1424 既是结束,也是开始(全文完)
[[1424既是结束,也是开始(全文完)
泰封国开京被攻破,大批魏军将士已涌入外城...城郭被四面合围,已是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国主王建走投无路之下,仰天悲愤疾呼,率领亲随负隅顽抗,最终与麾下死忠臣僚皆死于乱军之中,泰封自此灭国。
各路魏军班师回朝,统领渤海军的高模翰亦赶往汴京接受封赏...至于协同讨伐泰封国的生女真诸部,各自趁机大肆剽掠一番,也还能从与中原的互市贸易中捞得实惠,自然也都欢天喜地的返回各自的领地了。
自从魏朝重设的安东都护府与熊津都督府治下领土,也已连成了一片。李天衢也是“格外开恩”,将王建当初榨取蚕食新罗东部沿海地区的数十郡县,都赐还于金傅,还遣使告知那新罗国主:
背反自立的逆贼王建,我朝已经帮你除了,以后你新罗国继续恭顺的向中原俯首称臣,世代子孙,年年进贡,岁岁来朝,也自会保你新罗这个藩属国一直延续下去。
只不过魏朝趁势吞并当初后百济与泰封国全境,如今新罗国所统治的范围,与后世位于朝鲜半岛的东南端庆尚南道大致相当...按后来所划分的朝鲜八道,疆域已是大幅缩水。然而新罗王金傅实际所统治管辖的领土,本来也不过国都金城以及周围的弹丸之地,史载线于后唐正式册封王建为朝鲜半岛上的君主之后,他便只得纳土归顺伪高丽。
如果没有魏朝直接动用武力介入朝鲜半岛,金傅根本不可能保住新罗社稷...所以对魏帝李天衢,他也只能感恩戴德、叩谢皇恩。新罗这个朝鲜半岛后三国时期最为孱弱的国度,如今国土面积还不及海南岛的三分之一,与中原王朝这等庞然大国相较,以后就算想要再拿回当初分裂独立出去的领土,恐怕也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
这场战争既然已经结束,也是时候转而采取发展民生、休养生息的国策。李天衢遂开始致力于鼓励农耕工商,根据各地形势酌情减免税赋,并精简各级衙署,减少财政支出...以着手再造太平盛世景象。
李天衢当然也很清楚,还有吐蕃、漠北,乃至高昌回鹘所掌控的西域领土...尚还没有并入华夏山河的版图。可是现阶段继续对外用兵,偌大的魏朝治下百姓负担只会越来越重,国事繁杂,如今已经需要在政局稳定的形势下整顿吏治,至少也要几年的光景恢复元气。
罢了...我自问这辈子,一直竭心尽力至今,起码乱世已经终结,一统中原,又已收复安东、安南、单于等都护府故地。既已打好了根基,那些事,便留着由子孙辈去实现吧......
李天衢心中感慨念道,毕竟自己已是暮年,也不知还有几年的阳寿...毕竟世上没有千秋万代的王朝,无论哪个封建帝国的国策,当然也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李天衢自知现在所要做的,便是去芜存精,让魏朝的国运能够延长得更久。
而天下大势,也早已走向了不同方向,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或许会因个性使然,以后的人生也依然会大方异彩,然而最终的命途轨迹,也都会作为中原正朔魏朝的子民,为华夏山河施展自己的才华.....
诸如邢州尧山柴家庄,有个家道中落的大户人家,其中名为柴荣的少年郎为补贴家用,便前往邺都,各随家门相熟的富商颉跌氏做茶货生意...,而这柴荣自少器貌英奇,学得骑射,也盼着有朝一日能弃商从戎,矢志能出人头地;
洛阳夹马营,魏军指挥使赵弘殷膝下小名唤作“香孩儿”的长子赵匡胤,虽然还只不过十岁出头的年纪,虽然同一群年纪相仿的孩童终日调皮捣蛋,可是他按父亲的到学馆读书,又对习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甚至开始尝试驯服烈马,并豪言称待年纪再大些后,便会持棒走马,到处游历一番,再如同他父亲那般投军出仕,志在凭本事去博不世功名;
府麟经略使司,与折家交好的麟州豪强杨弘信得魏朝赐封为官,他的长子杨重贵也正值少壮年纪...父亲受封为麟州刺史,自己也做了官门子弟,善骑射、好畋猎的杨重贵遂也发下心愿“我他日为国尽忠,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
卢龙节度使高行周,因讨灭契丹战功受封赏宴飨,如今做为魏朝宿臣名将,名震一方,只是回家之后,还少不了要耳提面命的教训他那不喜读书,时常翘课痴迷音律射猎的长子高怀德...督促他陛下逐步削藩,早晚要彻底改制,将所有节度使地方军政大权还于朝廷,你小子也莫要指望以后能世袭做个藩镇节度,既然不是读书的料,那就多学学带兵打仗的本事,以后要光耀高家门楣,还是要看你的真才实学......
魏朝既然文有王师范、冯道、王朴、韩熙载,以及受李天衢御旨入朝为官的耶律屋质,等一众文臣辅弼治政;武有夏鲁奇、高行周、符彦卿、刘词、郭威、高模翰、柴克宏...等一众名将安邦定国,又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即便先前饱受战乱的地区,终于得以逐渐恢复往日气像,而且兴旺繁华,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各处名城要所商家云集,自是百业兴旺、生机勃勃,海贸收益更是源源不绝,也已早成为朝廷财政的一大支柱。
正值天下已呈现出一副盛世气象之时,李天衢却下诏禅位,被尊为太上皇。由四皇子正式即位,年号改为武隆,而史称魏武宗...只是虽已退位,可是关乎军国大事的裁决,乃至御下的帝王心术,李天衢自然仍免不了要指引自己的四子一番......
又过四年光景,天下各地仓府盈满,且诸路军旅武备充沛。趁着吐蕃拉萨王系、拉达克王系、普兰王系、亚泽王系、贡塘王系...等诸方势力相互对持,魏武宗怀雄心宏图,调遣诸部军旅赶赴川陕,意图拉拢一部分、分化一部分、打击一部分,而逐步征服吐蕃诸方势力之际。李天衢却于寝殿逝世,自大唐之后,重新建立一统盛世的魏朝太祖皇帝,也终于走完了他的一生。
本来已是昏昏沉沉、不省人事...卧在榻上的李天衢忽然缓缓的睁开双眼,依稀瞧见内侍太监跪在榻前,神情急切,连声禀说陛下于点将台誓师动员三军,已得知太上皇病重,很快便将赶来探视......
李天衢闻言,却面露一抹释然的笑意,随即长声念道:
“唐末乱世,群凶横行,天下动荡...朕招聚义师,以武功平定八荒,征讨四夷,兴我华夏衣冠,复我汉家故土,如此结乱世、安百姓,致太平,拓天下...该做的事,也都已做了,而以后的事,便要由我那皇儿去达成了......”
微微一顿过后,李天衢在这个时空,所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在场一众侍从却都有些听不明白:
“按说从哪里来,会哪里去...本来我不属于这里,如今又是否能回去了...?”
李天衢言讫,便感到自己的元神似乎飘升了起来,渐渐的,似乎便陷入一片雾蒙蒙的云朵当中...也不知漂游了多久,自己一直处于种意识朦胧的状态,直至前方有个亮点,正缓缓的放大,直至将他整个身子包裹在当中。当李天衢逐渐清醒起来时,隐隐约约的,又听见了几个字:
天福三年...邺都......
(全文完)
-------------------------
三百四十多万字,终于写完了。也不知道阳没阳,就是有些发低烧,所以凌晨之前没有写完,本想着要不缓一天,不过转念一想,还是一口气收尾吧.....
说实话,写到后期,真的已经写累了,文笔的原因,后来就是要把这个故事说完,但其实激情已消耗殆尽了...只是既已上架,便绝不能太监,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有始有终了。
五代十国这段乱世,其实我是打算写完的。但是主角从唐末黄巢时期,如果活到正史宋朝代周的时间段,那就应该算修仙类了...既然都是穿越了,本来是想着主人公的意识,也还会转移到下一本小说。
但如今的问题是,那么写的话,固然会有柴荣、赵匡胤、杨继业、大小周后等人物登场,诸如郭威、冯道、石敬瑭、高行周等太多这一本小说已近写过的人物,还会在下一本出现,如果是那样的话...心想不如先写别的题材,以后有机会的话,再回头以五代十国中后期为历史背景......
这部小说完本,起码做到绝不太监的承诺。真心需要歇养一段时间,再思考下一本小说的构思了......
感谢一直追读完的看管,我们下回见。>记住本站网址,,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