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大军阀
繁体版

636章 魏国灭梁,蜀国的反应

    听李天衢这一番言语,紫宸殿内伏拜的一众降臣登时来了精神。他们也都很清楚,降从于魏朝之后,他们的身份与地位也都要会重新洗牌...其中谁能加官进爵,又有谁会受惩处贬官,甚至有杀身之祸,也全由魏帝定夺,在新主子面前,一有机会也必须要尽力表现,无论是谁得李天衢委以职事,起码还说明自己在魏朝有用。

    李天衢如挑瓜捡菜一般,最终择选出使凉州夏末、甘州回鹘的人选,却是个年过花甲的老夫子。他名为韦震,出仕时本来任朱温藩镇中的统判官,所以也是梁国朝中的老资历宿臣。虽然说不上是定国安邦的能臣,但为人干练机敏,有口辩之才。

    听闻韦震当初按朱温授意,做得也是不断向唐廷施压,逼迫唐昭宗就范的勾当。而当世的顶级说客李振反而早已投至李天衢麾下,所以阴差阳错的,倒也显出了韦震的能耐。朱温篡唐之际,他便被赐封为正一品的太子太傅,朱友贞登基之后更是加封为太师,虽然实权不大,起码官阶已是位极人臣的荣誉虚衔。

    由擅长外交的韦震出使与凉州夏末、甘州回鹘等势力打交道,也可说是物尽其用了。然而除了这些情愿降从于魏朝的梁国臣子,倒还有个在逃的人物需要处置...李天衢沉吟片刻,忽的又沉声说道:

    “梁国驸马赵岩,根据长安南隅鄠县降军上报,他与其族弟赵縠一众车仗途径县城,又往西南方向奔逃而去...看来是打算去投奔蜀国啊......”

    恩官赵犨的次子,当年还曾共同死守宛丘对抗黄巢大军的朱温女婿赵岩。按他原本的轨迹,便是在梁国国都眼见要被攻破之时,背离朱友贞出逃。只不过按说他因与本名温韬的温昭图狼狈为奸,所以便去投奔当时坐镇徐州的同伙,结果却被温昭图砍了脑袋,而当做向后唐换取功名的本钱。

    不过如今温昭图早已死在由李克用亲掌鸦儿军的攻势之下,梁国其余州府望风而降,赵岩若是要逃,东面尽是魏朝掌控的疆土,北面又有梁国的世仇晋国掌控,西面则是局势错综复杂的诸族各部...所以唯一的选择,他也就只能去寻求好歹先前与梁国也曾做邦交往来的蜀帝王建庇护了。

    即便当年曾经并肩作战过,李天衢估计赵岩也很清楚彼此间相处的并不愉快。就算顾念恩官赵犨的情分,李天衢也不会打算如李存勖那般,以协助朱温灭唐的不赦大罪名义,将赵家后嗣诛族杀绝。可赵岩想必也很清楚,魏帝就算会宽胥保存赵家宗族骨血,但是也实在没有理由放过他这个讨好朱温最为卖力,而带头促使忠武军藩镇归附梁国的权奸外戚......

    所以赵岩只能逃,也可说是病急乱投医,投奔蜀国纯属没有选择的选择...李天衢心中寻思,以蜀国皇帝王建的秉性,他有必要去包庇收容已经失去靠山的赵岩等人么?

    ※※※※※※※※※※※※※※※※

    蜀国国都成都,由王建称帝时聘名匠所建创的宫殿,也正按《十国春秋》中所载的那般“尝以缯彩数万段,结为彩楼。山上立宫殿亭阁,一如居常栋宇之制”......

    而富丽堂皇的大殿当中,蜀国一众臣子位列两班,也正听着由镇守蜀道要隘的将领所派遣来的使臣,禀说梁国外戚赵岩、赵縠投至关前,呈上珍宝财物,乞请转呈蜀国帝君收容的消息。

    而王建端坐在龙椅上,他生得隆眉广额、龙睛虎视,倒也有能镇住麾下臣子的雄主之相。只是他现在也已是六旬的年纪,似乎也是由于这些年来愈发的沉迷享乐,所形貌气质也显得有些懒散与消极。

    “朱温的女婿赵岩,还有梁国左骁卫大将军,兼宣徽北院使的赵縠,已浑如丧家之犬。若是朱温还在世,朕多少忌惮梁国几分,可是如今梁国都已亡了,那蠢汉还以为朕却是好买通的?又何必顾忌他梁国外戚的身份?我蜀国又何必收容那专权乱政,也已是名声在外的佞臣?”

    王建冷笑一声,旋即又慢条斯理的说道:

    “那赵岩与赵縠...就不必来成都了。珍宝财物留下,人则杀了,将他们的首级传至长安去,全当做魏国攻灭梁国的贺礼了......”

    然而王建方自下令说罢,参赴朝议的众臣当中,本名王宗懿,如今因被钦封为太子而更名的王元膺面露忿然之色,也不住恨声说道:

    “可恨魏、晋两国悍然出兵,即便梁末主暗弱万能,可是社稷覆亡之快,仍出乎我朝意料之外。偏生大长和蛮夷犯边侵袭疆土,倒有那杨师厚的确用兵了得,杀过大渡河,反并下云滇之地大片疆土。

    只是我国因处于战事,调度军旅,征讨南面诸寨各部...本来也因趁着梁国国力衰微之际,趁机出祁山吞取关中诸地。如今却是被魏国捷足先登,并下梁国大多领土,反而成了我蜀国强邻...而那魏帝李天衢野心勃勃,只怕日后也要觊觎我朝啊......”

    王建闻言,脸上倒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当年我蜀国虽然兵败于朱温,也只得与梁国修好霸占,彼此面上和睦,实则朱温那老狐狸,也必然时刻觊觎我蜀国疆土。但是任他兵强马壮,也逾越不过蜀道天险,所以与朕尔虞我诈,也不得不面上佯装亲近。

    如今换做李天衢掌控关中,也是亦然。眼下虽然不宜招惹魏国,他也奈何不了我蜀国。而魏、晋两国,也便如我朝与梁人一般面和心不和,如今晋国的世仇死敌朱家梁国败亡,魏帝与晋王日后...想必也不会一直相安无事下去,我蜀国先南顾云滇,观望中原局势,再图谋伺机而动,也未尝不能从中取利。

    而方今天下称帝建元于中土者,唯朕与朱温、李天衢三个。而魏国灭梁,朱家帝业覆亡,任他李天衢吞并梁国之后再是势大,与朕不还是东西各帝一方?如今就算给他几分薄面,我大蜀与他魏国平起平坐,他若意图兴兵来犯,也讨不得任何便宜,届时恐怕还要让晋王有机可乘...如此魏国又怎敢妄动?”

    早年以杀牛、偷驴、贩卖私盐为生计的无赖之徒出身,曾被乡里乡亲唤作“贼王八”的王建,如今却也能称雄于蜀地,而称帝建国,打下一片的江山也算是从割据诸藩当中脱颖而出...当然权谋心术也甚为老辣。

    然而王建做为朱温灭唐称帝之后,而急不可耐最先也要以皇帝自据的一方君主,不但极为看重虚名,又极好面子。当初与梁国做邦交来往时,便因朱温那边的国印标示“大梁入蜀之印”,寓意梁国把蜀国当做唐朝时节招抚的夷狄看待,便激得王建勃然大怒欲斩了来使,而后虽然作罢,但是于朱温被他亲子朱友珪弑杀之时,王建派使臣李纮前去吊唁,国印印文便针对性的刻上“大蜀入梁之印”......

    所以既然都是称帝的君主,不管是朱温还是李天衢,哪怕蜀国国力稍逊,王建从排面上来讲,也决计不甘落在下风。

    然而王建嘴上对殿中一众臣子虽如此做,他心中也不由念道:

    本来朱温遇刺身死之后,梁国日渐衰微,可恨朕却没有把握住机会...如今换做李天衢掌控关中,他魏国却是锐气正盛,以后与其相处,也少不得要劳心费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