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魂骨
繁体版

第四十三章 剿匪(一)

    “恩。”南珅点点头,“有点头绪了。”

    南弛没有说话,等待着南珅接着说下去,但是他好像没有再说的意思,静静地站着也不说话。

    南弛:“麟将军牺牲后,先帝追封麟将军忠勇侯,只是麟将军膝下只有一儿一女……听说麟夫人这么多年一直在找,却没有任何蛛丝马迹。”

    南珅:“那年我十岁,他五岁,我们小时候一直在一起玩。”

    南弛:“是啊,一晃这么多年,你抽空去麟家看看,这些年他们家虽有爵位在身,到底是没落了,以后能帮就多帮帮。你和麟珑的婚事虽然不作数了,但到底是……”

    “麟珑小妹,想必已经出落的是个大姑娘了吧。”南珅喃喃说道,声音轻到自己都没听清。

    “你刚才说什么?”显然南弛也没听清,“如果你有麟家小子的消息,千万要第一时间通知麟家,这是麟兄唯一的骨血,一定要帮他保住。”

    “这是自然,我会继续跟进的,您也别太担心了。有空的时候,我去麟府看看吧。”

    “也好,不过先说正事,明天皇上会在早朝上宣你,你准备一下。”

    “行,我知道了。”

    *********

    “宣南山王南弛长子南珅觐见~”武英殿内一位太监撕扯着喉咙朝着殿外喊道,后面还拖着长长的尾音。

    “臣南珅,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免礼。果然是一表人才啊!”

    “臣谢过皇上。”

    “朕今日找你来呢是想让你……关于江林省剿灭山匪,追回丢失的款费,听说这山匪凶悍无比,难以制服,爱卿觉得如何。”

    皇帝虽年轻但也是精明,所谓狐狸洞里没傻子,跟老狐狸们斗智斗勇久了,自然也是学了不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臣莫非王臣,只要皇上愿意又怎会有人制服不了的,陛下宽厚想着饶他们性命,如若知错能改那也善莫大焉。如若一错再错,臣不才,愿替陛下分忧。”

    南珅的这番话可谓是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山匪没有被剿灭并非我朝廷无能,是我们陛下宽厚,你们要识趣点,交出银子,那我们继续,你做你的匪,我做我的王。

    这一番话也是给足了皇帝面子,这年轻人讲话就是没有代沟。

    “爱卿所言极是,果然是虎父无犬子,朕封你为左骠骑将军,带领一万兵马,三日后出发。如果你能不战而屈人之兵,那也是极好的。”

    “臣,一定不负所托。”

    南珅的语气始终淡淡的,却给人一种很强的说服力,一中信任感。

    “众爱卿还有事要议否?……退朝。”

    “皇上起驾~”

    ***********

    “小珅,刚才你在朝堂上胸有成竹的样子,为父很欣慰,不过千万不要锋芒过盛。”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我自然懂得分寸,父亲放心。”

    “你做事我自然放心,只是担心你初入官场,难免有纰漏。今日看来,我也放心退隐了。”

    “我先去准备一下,晚些时候再过来。”

    “恩。”

    南珅刚从书房出去,就看到拂昇朝这边走过来,两人互相点点头。

    “真抱歉啊,刚下早朝,邀你来京都还没带你四处逛逛呢。”

    “这有什么,我只是想问问皇上召你所为何事,哦,对了,这个会不会不合规矩?”

    “哈哈哈,当然不会,不过我三天后要去江林省剿匪,可能要离开一段时间了,真是对不起啊,你要不留在京都逛逛?”

    “本来我从南城来到京都就是陪你来的,现在你要去江林省我还留在这干嘛?我可以和你一起去吗,我想在每一个地方留下足迹。”

    “当然可以,拂昇,我问你一个问题,你想不想建功立业,甚至位享太庙,千古留名呢?”

    麟家败落,想要重新振作起来,拂昇势必要走上这条路,如果他根本不愿意,把自己是否是害了他呢?

    “为什么会突然这么问,不过不管怎样,如果这样能帮到你的话,我自然愿意与你共进退。南珅,你是不是遇到麻烦了?”

    “三天之后,我们去江林省,届时我再跟你细说,时间仓促你准备准备,江林省西部一带环山,悍匪颇多。我一会儿去父亲那要一份江林省要一份详细地形图。”

    “恩。”

    **************

    “众将士听令!”

    “末将在!”

    “出发!”

    “是!”

    南珅虽然看起来是个文弱书生,但是这带领兵马的气势绝不亚于任何人,拂昇骑马跟在他一侧,看着他指挥的模样,心中也是放心。

    “拂昇,这江林省西部那一片山叫五老虎山,易守难攻,而且听说有些山头还有自己的军队,供给粮备充足,待上两个月不下山绝不是问题。”

    “五老虎山,是指有五座山头吗?”

    “五座最高最险要的山连在一块儿,山脚还有数不清的一个一个小山坡,无缝衔接,简直就是铜墙铁壁呀。强攻恐怕是不行了,只能智取。”

    “现在不管说什么都是纸上谈兵,等到了那边,咱们先接触一下当地的官吏,他们应该要比我们更了解情况,到时再制定方案。”

    “也好。”南珅清了清嗓子,提高了嗓门,“诸位,时候尚早,咱们抓紧时间赶路,争取天黑之前抵达扎营地。”

    从京都到江林省的距离并不短,如果走水路会快上许多,但是对于一万多人的部队来说,走水路所要耗费的船只太多,所以南珅将队伍分成两只,一只在几天前就已经出发,他们这只是走的水路去追赶那只队伍。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这次虽然自己确实有运输粮草,但是江林省是个富庶的地方,所以不需要担心这粮食的问题。”

    “南珅,这江林省不是雨季易形成涝灾吗,诋毁人亡,流民失所,怎么会是一富裕之地呢?”

    “恩……这南方啊多种植水稻,水稻喜水喜阳,雨季也是天气酷暑的时候,正好投其所好,自然会有收成,再说这涝灾也不是年年都有的,只是少数年份而已。”

    “朝廷拨这么大一笔银子用来修缮堤坝,也有这个原因吧?”

    “既是富庶之地,赋税自然也比其他地方多,朝廷重视也是应当的。不过这修堤坝拦水也不是个长期的法子,这终是治标不治本的。”

    南珅把声音压的很低,以确保只有拂昇一个人能听到,这一路上南珅基本上也就只和拂昇说话,所以众人对这位少年的身份也是大概懂了。

    “昔年唐尧时期,黄河泛滥成灾,鲧、禹父子二人受命治水,鲧因为治理无功被赐死,后来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才想出治理之法。”

    南珅轻轻摇了摇头,眉头微皱。

    “你是说疏通河道之法吧?我曾在古籍上看过此法,但是相关记载甚少,具体操作之法也只是一笔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