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在晋朝
繁体版

第288章 利息引起的问题

    陆风听了一愣:“公告?什么公告?”

    常宁正准备带他们到门外看看公告牌上的公告,黄谦、徐峰却说:“我们就不看了,快点交割吧。”

    黄谦、徐峰有2万两银子的债权,他们已经等了几个月还没有卖掉,比起只有5000两银子债权的陆风、陈煦来说,他们的心情更急迫。现在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愿意全部买下的人,自然希望尽快办妥,免得夜长梦多。

    常宁见黄谦、徐峰执意要马上交割,只好对陆风说:“陆大人,我这里很忙,要不您就自己去看看门外的公告吧?”

    石超见状,担心发生变故,既然黄谦、徐峰希望马上交割,石超连忙让人打开木箱,将一个个耀眼的银锭摆了出来,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

    陆风本来也只是随口一问,看着眼前白花花的银子,也没有心思去看什么公告了。此时4位御史都只有一个念头:尽快交割,在这个年轻人变卦之前,赶紧把钱拿到手。

    5万两银子不是小数目,常宁和手下也帮着称量,忙活了半天,总算让4位御史拿到了各自的银两。随后,常宁收回了4位御史的凭据,准备给石超开新的凭据。

    石超对常宁说:“请给我开5张1万两的凭据好吗?”

    常宁有些奇怪:“你这一共是5万两,开成一张凭据不就行了?”

    石超说:“还是开成5张吧,我有我的用处,麻烦您了。”

    常宁只好按照石超的要求,给他开了5张凭据。

    陆风等4位御史拿到了钱,心满意足地打道回府了,谁也不曾留意门外的公告。

    石超来时带着满满几大箱银子,如今却只剩下5张薄薄的纸片。此时,他也不禁有些疑惑:自己做的这一切,真的是对的吗?

    说实话,石超对于债权并非全无疑虑,毕竟以前从没跟这东西打过交道嘛。他之所以敢于这么大手笔地投入资金,唯一的因素就是李松了。

    石超跟随李松去过青海郡,亲眼看到李松如何干大事,顺便还帮自己收购了张李氏的羊毛作坊。虽然这只是一笔300两银子的小生意,但是却开启了他的思路,以后那么多笔收购,都是参考这个样板来的。

    石超是个商人,自然是在商言商。但是石超发现,即使单从商业角度而论,李松的很多做法也是非常新颖,效果很好。所以,石超对于李松做的事一直比较关注,虽然有时也理解不了,但是他相信李松肯定有很深的用意,不会随便去做一件事。

    正因为如此,当石超发现了债权交易市场的机会后,虽然投入的资金较大,他也曾经有些犹豫,但最终他还是行动了。

    眼下,就是耐性等两天,准备接收利息了。虽然他相信工部肯定会说到做到,但是在拿到利息之前,一切还都是未定之数。

    与此同时,李松正在工部这边,跟束皙商议两天后发放利息的事。

    修路一共借了500万两银子,半年需要支付的利息是10万两。本来,在为舒国公夫人的债权兜底之后,工部已经没有多少流动资金了,但是新开的榨油作坊1个多月来生意不错,赚了10多万两银子了,已足够支付利息。

    李松说:“这两天,你从工部临时调集20个人,后天让他们按照账本上记录的债权人住址,将利息送到各自的府上。”

    束皙说:“没问题。不过,太上皇那里总共购买了80万两银子的债权,利息大约是16000两,这笔利息得我亲自送去。”

    李松说:“好。这次所有人都要高调行事,送利息的时候要大张旗鼓,让百姓们都知道。”

    束皙有些不解:“为何要这么做?”

    李松说:“我想让大家都知道,债权的利息不是随便说说的,是真金白银,这样才能让百姓们信服,以后才愿意参与进来啊。”

    束皙说:“明白了。这次太上皇收到的利息最多,看来我也要大肆宣扬一番了。”

    李松说:“对,你这宣扬很有必要,一方面让百姓们看到,太上皇以身作则,大力支持修路;另一方面也让他们看到,投入得多,收益也高。”

    两天后,到了十月五日,所有债权人都拿到了利息,其中太上皇收到16000两利息更是引起了轰动。石超自然也收到了那1000两利息。

    次日,朝堂之上,大家似乎无心议论朝政,晋惠帝见没人递上奏折,宣布退朝。

    然而,大臣们却没几个人离开,而是在朝堂上议论起来。他们问的只有一个问题:收到利息了吗?

    裴秀问张华:“张大人收到了多少利息?”

    张华说;“我买了2万两的债权,昨天工部派人送来了400两银子的利息。你呢?”

    裴秀说:“我跟您的情况一样。”

    大臣们都是一脸喜色。他们当然不怀疑工部会支付利息,但是只有当利息真正发放到手上,才让他们真切地感到,他们的投资的确有收益,而非停留在账面上。

    应该说,在这个时代,购买田地是最好的投资。但是好的田地也要等机会,而且这几年随着朝廷购地计划的进行,很多好地都被朝廷买走了,剩下的好地并不易得,所以很多大臣们只好将钱存放在地窖里,没有一点收益,只能任其长霉。如今投资于工部的马路项目,获得的是实实在在的收益,真金白银摆在眼前,这可比放在地窖里好多了。

    在一片欢喜的人群中,只有4个人气急败坏。黄谦问陆风:“怎么回事?我们刚刚卖掉债权,工部就发放利息了?”

    陆风说:“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啊。”

    黄谦说:“我们是不是上当了啊?”

    徐峰说:“我也觉得是的。只要再等两天,就能拿到利息了,可是我们却原价卖掉了,起码损失了半年的利息。”

    黄谦说:“才短短2天,我就少收了400两银子。”

    徐峰说:“我也是。不行,我们得问问安宁侯。”

    于是4人一起围住了李松,恼怒地责问他为何选择此时发放利息,让他们白白遭受损失?

    李松见他们七嘴八舌,一时也有些不明所以,听了好一会,总算明白了他们的意思。

    李松说:“原来4位大人是前天刚刚卖掉债权啊?可是工部早就决定要发放利息,我还特地嘱咐常宁,要在公告牌那里公告,你们没看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