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在晋朝
繁体版

第232章 马路边的生意之道

    公元286年农历10月底,祖逖报告说:位于熊耳山山谷中的新房子,已经全部建好了。

    李松和公主高兴地来到新房子这边,只见所有房屋都已装饰完毕,整个格局显得很气派。当初,祖逖请来一位经验丰富的工匠进行设计,两人曾一起反复讨论,如今建成后,果然极富特色。

    新房子比侯府宽敞多了,中间是客厅和内室,四周则分布着100个士兵的宿舍,起到拱卫作用。山坡上的防御工事也建好了。

    李松和公主看后很满意。李松对祖逖说:“这里的所有门窗,每天都要打开透透气。等到了快过年的时候,大家再一起搬进来吧。”

    祖逖说:“好的。不过,这新房子的大门口需要挂个牌匾,请侯爷给这房子取个名字吧。”

    李松点点头:“是啊,该取个名字了。”他心想:得取个既文雅、又有寓意的名字才好。

    思率了半晌,李松说道:“有了,就叫做‘昆仑苑’吧。”

    祖逖文武双全,马上听出了这名字中蕴藏的意味:“昆仑苑这个名字好。昆仑山,那可是仙人们住的地方啊,还有西王母的瑶池仙境呢。这个名字真有意境,我马上就去做一个牌匾,挂在大门口。”

    看着祖逖匆匆离去,李松和公主相视一笑。

    公主悄声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昆仑苑的昆仑,可不是指什么仙山,而是指那边的世界。每次你从那边回来,都要在这里落地,因此取名‘昆仑苑’,表示这房子跟那边有着很深的联系,是这个意思吧?”

    李松说:“一点都没错,这里恐怕只有娘子懂我的意思了。”

    公主说:“我要不是跟着你去了那边一趟,恐怕也猜不到是这个意思,肯定也会像祖逖那么想。”

    李松笑着说:“别想那么多了,现在就安心等待,到了快过年的时候,我们全家都搬进这‘仙境’般的房子里来住下,好不好?”

    公主说:“那我当然很期待了。”

    第二天,李松来到工部当值。刚坐下,就收到了周处的来信。

    周处在信中说:根据李松2月时来信的提议,青海郡已经种了一季春油菜,前些时已经收割,采摘了不少油菜籽。青海郡准备继续扩大种植2年,到了后年就可以开始榨菜籽油了。

    周处在信中还报告了一个好消息:青海郡到酒泉郡的水泥马路已经修建完毕,即将通车。如今,从酒泉郡到西平郡,长达1500里的道路都是平坦的水泥马路。

    不过,在修建青海郡到酒泉郡的道路之前,马隆找盐商们借了巨额资金,而且承诺每年支付5%的利息,所以青海郡负担沉重,还款的压力很大。

    因此周处在信中询问,洛阳到长安的马路收费情况如何。如果可以的话,青海郡也打算采取类似的收费政策,以便尽快归还借款。

    李松马上回信,介绍了这边的收费情况。

    信发出后,李松有些担忧青海郡那边了:通向酒泉郡的道路是自己提议修的,但是那边目前人烟稀少,马路收费怕是不容易收回成本,该怎么帮青海郡一下呢?

    这时,束皙走了进来:“大人,到长安的水泥马路已经通车3个月了,该跟股东们结算一下红利了。”

    李松感叹说:“时间过得好快啊,通车3个月了。那你就请石崇、王恺等人来一趟工部吧。”

    等石崇、王恺他们到齐,束皙给大家介绍了一下这3个月来马路的收益状况。束皙说:“现在,马路上每天都有大量的公交马车和私人马车来来往往,大约收费1000多两银子。3个月下来,共计收费10万多两银子。”

    李松说:“现在就按你们的出资,给你们分红。我算了一下,要是按目前这个状况,你们想要回本大概得10多年。不过,现在马路才开通,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马车上路,所以我觉得,也许不到10年就能回本。”

    石崇说:“马路收费这块收益稳定,我们很放心。其实现在大家看重的不是这个,而是朝廷租给我们的那些地。我们在那里建了很多客栈、饭馆,已经成为收入的主要来源。”

    王恺也说:“是啊。现在我们购置了不少公交马车,这些马车中途都要停下来,让乘客们休息、吃饭,而且大多还要住宿,算起来是一大笔收入啊。”

    李松笑着说:“这样说来,你们的收入应该很高啊。”

    王恺说:“总的说来很不错。不过也有让我感觉不对劲的地方:最近我们新购置了不少公交马车,但是客栈、饭馆的生意却并没有好很多。”

    石崇笑笑说:“你不了解这其中的情况。”

    王恺说:“有什么情况?”

    石崇说:“你觉得,这些马车夫会那么老实,每次都把马车停在各家的客栈、饭馆那里吗?”

    王恺说:“不停在自家的客栈、饭馆那里,又停在哪里?”

    石崇说:“停在自家的地方,你又不会多给他钱。但是停在别人的客栈、饭馆那里,别人会给他好处。如果你是马车夫,你会怎么办?”

    王恺这才醒悟过来:“好啊,我明白了,这些马车夫竟然吃里扒外,看我回去不好好整治他们。”

    石崇叹了口气说:“算了,没用的。”

    王恺说:“怎么会没用呢?”

    石崇说:“你没法要求他们一定要停在自家的地方啊。在马路上,马车怎么开,完全是马车夫说了算。他们稍微开快一点或者开慢一点,就可以错过自家的地方,而停在别人家的地方,你还没法责怪他们。这样的情况,你怎么去整治他们?”

    王恺等人听了,才明白事情不是那么简单。

    石崇说:“据我所知,现在这些马车夫可是香馍馍呢。沿途不是开了很多客栈、饭馆吗?这些小老板都想抢生意,那就必须拉拢这些马车夫。”

    王恺说:“你的意思是说,只要马车夫停在这些小老板的地方,就能拿到钱?”

    石崇说:“是啊。当然这些马车夫也很精明,他们大部分时间还是要停在自家的地方的,不然肯定会引起东家的不满。但是他们也会隔那么几次就停在小老板那里一趟,收取些好处费。”

    “而这些小老板也并不吃亏,他们的客栈、饭馆可能位置很偏僻,如果不这么做,也许根本就没有生意。但是拉拢了马车夫以后,只要每天能停一辆马车,就足够维持日常开销了,再多停的车就是净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