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在晋朝
繁体版

第222章 黄河决堤之灾

    看到皇上并不是很排斥当太上皇,李松的胆气壮了点,于是干脆一鼓作气,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陛下,太子过于仁厚,不宜长期治理国家啊。”

    皇上听了一怔:过于仁厚?这差不多就是在说太子有些笨,不适合称帝了。

    其实李松已经够字斟句酌了,总不能直截了当地说:太子智商不足,不适合皇帝这个“工作岗位”吧?所以他婉转地用了“仁厚”一词来替代,不过相信皇上肯定听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见皇上脸色有些不好看,李松已经是箭在弦上,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还有太子妃,心胸过于狭隘,曾多次为难平阳公主,已足以证明其为人。将来如若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恐非大晋之福啊。”

    皇上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了:“够了!这些事岂容你置喙?”

    李松不禁一愣。

    在皇上看来,太子司马衷的表现中规中矩,哪里笨了?他曾经派人将一些公文送到东宫,让太子决断,结果太子的批复虽然粗浅,但还算条理清楚。这样的太子,怎么就不能继承皇位了?

    再说,就算司马衷不称职,不还有个聪明伶俐的孙子司马遹嘛。将来司马遹终将继承皇位,大晋江山不就后继有人了?

    对于太子一事,皇上其实主意已定。虽然卫瓘、和峤等人都曾劝他不要让司马衷继承皇位,但是他都听不进去。不过,卫瓘、和峤都是多年老臣,看在长期忠心耿耿为朝廷服务的份上,他也就没有加以斥责。如今李松竟然也想插手此事,让皇上不由得非常生气,甚至怀疑李松有什么别的目的。

    皇上怒气冲冲地说:“朕曾经考核过太子,见他处理政事四平八稳,没有发现不妥之处。如今你却说他不适合治理国家,莫非是想推举别的皇子?”

    李松心说:坏了,皇上误会我了,以为我要帮别的皇子争夺皇位,连忙说:“儿臣绝无此意......”

    皇上打断了他的话:“你管好工部的事就行了,这些事情你少搀和,不然对你不利。”

    李松当然听出了话里浓浓的警告意味,连忙说:“父皇息怒,是儿臣错了,儿臣不该提起这些事,以后一定注意。”

    见李松认错,皇上这才没有说什么。

    从皇宫出来,李松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显然,今天说的话,已经触碰到皇上的逆鳞了:首先,说太子不够聪明,肯定让皇上不悦。即便是一个普通人,也不喜欢别人说自己的孩子笨,皇上自然也不例外;其次,自己资历尚浅,议论太子的废立是犯忌的。

    说起来,李松在现世界里工作了好几年,也算是在职场上摸爬滚打过了,人情世故还是懂得不少的。他才不会像古代的忠臣那样一根筋,既然皇上不喜欢,那就不说,以后再找合适的机会呗。

    好在皇上对李松还是欣赏有加的,再说,3天不跟聪明狗对弈一盘,就觉得日子过得没劲。所以过了两天,皇上又派人找李松进宫,陪同下棋。

    见皇上仍然跟以前一样和颜悦色,李松一直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这天,李松来到工部,束皙前来报告:“黄河下游有一处堤坝垮塌,冲毁了数十个村庄。”

    李松大惊,连忙说:“那要赶快派人去堵住决口啊。”

    束皙说:“尚书大人不必着急,潘岳已经带着人赶过去了。他一直负责黄河堤坝,以前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对于堵住决口很有经验,相信这次也能很快处理好。”

    李松这才松了口气。这时他想起来,后世如果黄河决堤,往往意味着巨大的灾难。可是,他听到束皙谈起黄河决堤,似乎并不是什么很少见的情况,而且损失也不算特别大。至少比起后世来,远没有达到那么惊人的程度。

    这是怎么回事?李松找来工部存放的黄河水文资料,这才发现了一些端倪。

    原来,此时的黄河中下游,河床都还算正常,堤坝内的水位并不比堤坝外的地面高出多少。但是在李松的记忆中,后世的情况似乎完全不同。

    李松赶紧回到家里,打开笔记本电脑,查询了关于黄河的资料。结果发现,西晋之后过了1000多年,黄河已经变成了“悬河”,也就是说黄河的河床经常高出堤坝外的地面5、6米,甚至高达10米。

    形成悬河的原因是,由于黄河上游过度砍伐、放牧造成水土流失,大量的泥沙被河水携带到下游沉积下来,导致下游的河床不断升高,堤坝也随之被迫升高,千百年后就导致了悬河的景象。

    试想,假如在你的头顶上几层楼高的位置,有一条大河正在奔流,一旦决堤,巨大的势能释放出来,将会淹没多少地方?这就是后世黄河决堤损失更大的原因。

    不过,在这个时代,由于黄河上游还没有出现过度砍伐、放牧的现象,黄河水质还不错,这一点李松在孟津渡口时就已经注意到了。所以,此时黄河下游还没有形成悬河,即使决堤,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

    当然,决口之处还是要尽快堵上的,不然的话,河水不断奔流出来,将会淹没更多的村庄。

    幸好,3天之后,潘岳那边传来消息,决口已经堵上了,李松这才放下心来。

    李松对束皙说:“黄河堤坝果然隐患很多,裴秀大人提出的用混凝土加固黄河大堤,看来是势在必行啊。”

    束皙说:“是啊,等到了黄河枯水期,这就是工部着重要做的事了。”

    李松说:“灾区的情况怎么样?”

    束皙说:“赈灾的事情是户部在做,不过我听户部的人说,情况很糟糕。河水所到之处,全都成了水乡泽国。老百姓都被困住了,得靠船去搭救。户部的力量有限,救不出多少人。”

    李松着急地说:“这可怎么办?老百姓不是要饿肚子吗?”

    束皙说:“是啊,听说那里的百姓只有吃树叶、树皮呢。”

    李松知道,现世界里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必须依靠强大的救援力量,才可以应对。但是在这新世界里,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没有太多的办法,只好靠老百姓自己支撑到河水退去,才能离开灾区。而在这段时间里,灾区的百姓们真是受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