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在晋朝
繁体版

第180章 巧妙安置旧部

    张华说:“严舒还被软禁在凉州驿馆,该如何处理?”

    提起这个严舒,皇上就生气:“这次的凉州之乱,可以说全都是严舒所致。即刻命人将严舒押送回洛阳,交刑部议处。”

    李松听到要将严舒交给刑部,就特意看了看朝堂上的三位吏部大员:吏部尚书荀勖、黄侍郎、白侍郎。

    去年刚到青海郡时,马隆就曾经告诉过他,从西平郡那边的老部下那里,得知严舒已经打通了吏部,将会高升。后来严舒果然升任凉州刺史,结果导致了秃发务丸的叛乱。

    显然,吏部与严舒是脱不了干系的,不知道这次严舒会说出些什么。

    李松感觉到,黄、白两位侍郎似乎有些慌乱,吏部尚书荀勖倒还好。看来,严舒跟两位侍郎是肯定有关联的了。不过,荀勖就让人捉摸不透了,看上去如此镇定,是真的与严舒无关?还是过于老奸巨猾,能藏匿得让人看不出来?

    不管那么多了,等严舒一到,自然水落石出。

    李松想起,自己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禀报,于是启奏道:“陛下,如今已经开年了,我请求继续修建洛阳到长安的马路,望朝廷批准。”

    皇上点点头,大臣们也无不赞同。

    杨骏说:“我的好外孙女婿啊,可惜这几个月你不在,要不然我肯定要催着你修了。这段时间,你可把大家害苦了。”

    李松一愣:“害苦大家了?”

    杨骏说:“是啊。如今我每次去长安,一过渑池,就知道又要受罪了。以前是不知道水泥马路的好,也就算了,现在有对比了,才知道从洛阳到渑池,是在享福;从渑池到长安,是在受罪。所以,你就快点把到长安的路修好吧。”

    朝堂上哄笑起来,李松也不由得笑了:自己这位“外公”虽然说的大体是实情,但语气也实在夸张了些。

    户部尚书和峤很关注修路的资金问题:“安宁侯,朝廷为了修青海郡的马路,从盐税中拨了不少钱过去;最近为了平定秃发务丸之乱,又花了不少钱,实在拿不出多少钱修马路了。”

    李松笑笑说:“不必担心,钱的问题会有办法的。不过,以前我说过的马路收费的事情,大家觉得如何?”

    这回倒是不再有人质疑了,和峤说:“这么好的马路,收点费也能接受,只要不太贵就行。”

    李松说:“如果大家都能接受收费马路,那么钱的事情就好办了。朝廷只需要出90万两银子就够了,就当是预支今年秋季的四成地租吧。另外200万两银子,由石崇、王恺几个人凑一凑。”

    大臣们听了都有些惊奇。和峤说:“朝廷出钱修路是应该的,就算不能收回成本,也要担负起这个责任。而石崇出钱修路又是为了什么呢?这钱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收回呢。”

    李松说:“通过收费是肯定能收回成本的,大家就不要替石崇他们担心了。”

    既然如此,大臣们也就不再说什么,修路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退朝之后,李松请张华留步:“大人,凉州旧部打开城门是有功的,却被流放岭南,我们是不是想办法帮助他们一下?”

    张华说:“这事情朝廷已经决定了,还能有什么办法?”

    李松说:“朝廷购地计划,在岭南有没有买地?”

    张华说:“已经在广州附近买了不少了,都是优质田地。”

    李松听了很高兴:“那就有办法了!既然在广州买了不少地,就不要再租出去了,交给那些流放岭南的凉州旧部来种吧。”

    张华想了想,立刻明白了:“不错,这招很妙。这么一来,以后就可以关照一下他们,也算是对他们的安抚了。”

    李松点点头。

    张华说:“要不是你这么一提醒,这些流放岭南的凉州旧部,还不知道会发配到哪个偏僻的地方;现在是把广州附近的好地给他们耕种,这下待遇可就好多了。”

    李松知道,此时的广州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但也算是岭南条件比较好的地方了。而后世的广州更是繁华之地,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将这些凉州旧部安排到广州那边,绝对是很大的关照了。

    张华感叹说:“以前你提议的购地计划,没想到如今会有这么多用处。先是在渑池修马路时,用来跟地主置换土地;现在又用来安置凉州旧部,将来还不知道会发挥什么作用呢。”

    李松心说:肯定会有更多用处的。再过几年,至少在交趾3郡那边就该发挥作用了。

    告别了张华,李松想起有大半年没见到郑凡了,于是来到国子学。

    特别班已经开学,李松转了转,现在共有6个教室,每个教室大约20多名学生,都有老师在讲课,有的是教算术,有的是教四书五经。

    李松感叹:未来要想发展大晋的科技,就靠这些娃娃们了。不过这些人还是数量太少,要有更多的娃娃来学习算术等知识才行。

    郑凡看到李松,非常惊喜,迎上前来:“侯爷,好久不见,您瘦多了。”

    李松笑笑:“我还好。代数、平面几何,你们学习得怎样了?”

    去年前往青海郡之前,李松就说过,回来后要看看郑凡他们掌握得怎样。郑凡他们自然不敢怠慢,一直在努力学习。

    见李松问起,郑凡说:“这些课程,我们已经全部看了一遍,先了解个大概,现在正在过第二遍,大量做习题。”说着,拿出厚厚一摞纸:“您看,这就是我们这段时间做的题。”

    李松翻了一遍,只见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代数题、平面几何题。看得出,郑凡他们花费了很多工夫在学习这些知识。

    李松很满意:“不错,你们继续努力。”

    郑凡问:“您这次过来,有什么事吗?”

    李松说:“趁着刚开学,我想再上一次公开课,讲点让你们感到新奇的东西。”

    郑凡说:“好啊。上次公开课,您讲的是高斯的故事,让我们大开眼界,直到现在都还有人在谈论呢。不知道您这次打算讲些什么?”

    李松说:“暂时保密。我花3天时间准备一下,3天后来讲课。这次不仅要让6个班的学生都来听课,最好还能邀请他们的家长也来听听,也欢迎旁边太学、算学的学生来听。”

    郑凡一愣:搞得这么隆重?看来肯定是很重要的内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