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在晋朝
繁体版

第161章 马隆审理盐商案

    卫瓘在乌鞘岭转了转。这乌鞘岭东西长约30多里,山峰高耸、地势险要,卫瓘看了,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秃发务丸的人马已经在乌鞘岭的各个山口严密布防。晋军发起了攻势,鲜卑军依托地形,滚木、礌石、弓箭齐下,晋军死伤惨重。

    卫瓘感叹:现在的情况比前些天的对战还糟糕。以前虽然自身伤亡较重,好歹还能杀伤一些鲜卑军,毕竟己方兵力占优,这样打下去还是有胜算的。现在倒好,己方死伤惨重,对方却几乎没有损失。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啊?

    卫瓘感到有些束手无策。将军金豫说:“安宁侯足智多谋,大人何不找他问计?”

    征讨慕容廆时,金豫就是前锋,率领装备了马镫的人马,多次击败鲜卑骑兵,打了好几个漂亮仗。长期被慕容廆压制的金豫,终于扬眉吐气。

    自那以后,对于发明马镫的李松,金豫一直非常佩服。如今5年过去,金豫已经统领北平郡的2万骑兵,他仍忘不了当年那些酣畅淋漓的胜利,现在遇到困境,自然而然想到了再找李松帮忙。

    卫瓘拍拍自己的脑门:“你瞧,我都忙糊涂了,连这个智多星都忘了。安宁侯跟秃发树机能和慕容廆都打过交道,对付鲜卑人是很有一套的。”于是连忙派出一个小校去请李松。

    青海郡。衙役们经过10多天的查访,终于搞清楚了哪些盐商曾经替秃发务丸卖盐,并将他们全都捉拿归案。

    马隆坐堂审理此案,李松旁听。

    几个盐商刚一带上堂,就连声喊“冤枉!”

    马隆说:“你们不知道秃发务丸是朝廷的大敌吗?替他做事,还敢说冤枉!”

    有个姓张的盐商说:“大人明鉴啊!我们只不过是赚了点小钱,这能算多大个事?再说,百姓们缺盐,我们把盐运过去,也算是做好事啊。”

    马隆气得一拍桌子:“做好事?你知不知道,秃发务丸拿着你们帮他赚的钱,奖赏了每个士兵,鲜卑兵们受到激励,差点攻破了这座府城?”

    张盐商这才感到,事情不是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李松插话道:“你们都知道,府城里有很多银两,这些都是要上交朝廷的盐税。一旦府城被攻破,银两就会被鲜卑人抢走。没了盐税,朝廷的很多大事就会办不成,这就是你们说的‘做好事’?”

    听了李松这一席话,盐商们脸色煞白,他们明白这下是闯了大祸了。

    马隆说:“我听说,你们当中谁的盐卖得快,鲜卑人就把盐给谁?”

    其他盐商纷纷指着张盐商说:“大人,这个姓张的,卖盐最积极了,赚的钱也最多,请大人严惩。”

    经过一番审理,马隆查明,确实是这个张盐商卖的盐最多,占了一半。当然其他人也卖了不少。

    后堂,马隆问李松:“这个案子,你觉得应该如何判?”

    李松说:“宽严相济。客观地说,这些盐商造成的后果很严重,这个领头的张盐商,必须严惩,以便让天下人都知道,有些事是不能触碰的。不过,这些盐商可能确实没料到有这样的后果,所以也不宜惩罚过重。”

    马隆点点头:“有道理。”

    经过仔细权衡,马隆宣判:没收盐商们的违法所得,并处两倍罚金;张盐商处斩;其他盐商流放岭南。

    张盐商一听,当场晕倒过去,其他盐商也是吓得战战兢兢。

    马隆将卷宗整理好,派人送交刑部。

    后来,刑部批准了马隆的判案,并且将这个案例向各郡县公示,要所有人都引以为戒。

    审理完案子,李松正准备告辞,却见到金坤从外面进来,面带喜色:“大人,林峰回来了。”

    马隆大为高兴:“快让他进来。”

    很快,林峰走了进来,只见他衣衫褴褛,李松都快认不出他了。

    林峰向马隆深施一礼,忽然看到坐在旁边的李松,认了出来,连忙也施礼。

    林峰非常激动:“我有3年多没看见安宁侯了,您这一向可好?”

    李松感慨地说:“我很好。看你这样子,真是受苦了。”

    马隆问:“这些天你到哪里去了?”

    林峰说:“那天,我听说鲜卑兵要打过来,就先让2000名盐丁疏散了。未经大人准许,还望大人恕罪。”

    马隆摆摆手说:“你做得很对,我怎么会怪你。后来呢?”

    林峰说:“后来,鲜卑人逼着我们采了几天的盐。我找个机会,让张龙把卤水倒进鲜卑兵的饮水里。看到他们大部分病倒了,我们就赶紧逃跑。当时曾有几个鲜卑兵想阻拦,我们死伤了十几个兄弟才冲出来。”

    李松有现代的化学知识,自然知道,林峰说的这卤水,应该就是茶卡盐湖中的“盐卤”了,能致人呕吐,让人浑身无力,严重的还能致死。林峰能“就地取材”,把这个当成“武器”,真是机灵啊。

    马隆说:“后来怎样?”

    林峰说:“我们生怕鲜卑兵追上来,就一直向西拼命逃亡,一路上有不少人病死、失散了,最后总算遇到一个羌人部落,收留了我们。前几天,我才听说鲜卑兵已经退了,就带着盐丁们回来了。”

    李松关切地问:“你们还剩多少人?”

    林峰说:“本来是500盐丁,现在只剩280多人。”

    李松瞪了马隆一眼:“你看看,非要让盐丁们坚持采盐,结果带来这么大的损失!幸好林峰先疏散了2000人,否则还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马隆有些惭愧:“这件事确实是我的过错。”

    马隆对林峰说:“你疏散的那2000人,早就已经回来采盐了,你休息两天,回去继续指挥采盐吧。”

    林峰答:“遵命。”随后金坤带他下去了。

    从马隆那里出来,李松心中仍在感叹:盐丁们宁可冒死逃亡,也不为鲜卑人做事;而盐商们为了发财,主动跟鲜卑人合作。同为大晋子民,差别怎么这么大呢?

    第二天,李松想起了张李氏。遇到这场劫难,不知道她还好吗?于是带着刘忠,一起去石氏兄弟和张李氏的作坊那里看看。

    作坊已经开门,张李氏和工人们都正在忙碌。

    见到李松前来,张李氏忙上前迎接:“侯爷,您怎么来了?”

    李松说:“鲜卑人来过,我担心你遇到危险,所以过来看看。”

    张李氏说:“我还好,鲜卑人打来之前,马太守就安排我们疏散到羌人部落那里暂避了。”

    李松心说:这个马隆,将老百姓们都安排得不错,尽到了地方官的职责。就是没把盐丁们安排好,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就糊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