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第一嫡女:绝宠世子妃
繁体版

第六百四十六章 区区黄沙,能奈我何?

    容琛随意地收了手,摸出一块帕子来擦了手,道:“好在如今天冷,血已经止住了,等我们到了平兰城,给她找个医馆就行。”

    苏云月闻言松了口气,低头打量了一眼昏迷的姑娘,瞧着十四五岁的年纪,一张小脸清秀标志,虽脸上有些血污,倒是不影响她的美貌。

    “这样的一个美人儿,怎么就会自己躺在路边呢?真是奇怪。”苏云月不解道。

    “谁知道呢?”容琛笑得随意,眸中闪过一抹异色,随手拿起先前的书继续看。“不过,等到了平兰城,我们就同她分开了,至于她如何,跟我们也没什么关系了。”

    他们本就是偷偷而来,委实不宜节外生枝,苏云月觉得容琛的话有理,点了点头,不再说其他。能将这位姑娘带上马车,已经是尽了本分,至于其他,实在是无心过问。

    待到巳时,一行人总算是到了平兰城,不同于其他城池,平兰城外十里内皆有士兵,城门外更是一眼望去皆是士兵,且就连入城检查也极为严格。

    喝茶的士官看着通关文牒道:“哪儿的人?从哪儿来?到平兰城有什么事?”

    “上京人士,因许久未收到幼子来信,心下不放心,特来瞧瞧。”容琛语调沉稳道。

    那士官看了容琛一眼,问道:“你儿子叫什么名字?在何处当值?是什么时候来的?”

    容琛答道:“幼子罗阳宏,尚不知在何处当值,只知道是腊月初八跟着西武侯之女程教头来的。”话罢,怕士官不信,又道:“程教头也是认得我们夫妻的,若大人不放心,可以叫程教头过来,或者让小儿罗阳宏来认领我们夫妻二人。”

    士官点了点头,合上通关文牒,边掀帘子边道:“马车上还有什么人?”

    容琛道:“我家夫人和一位姑娘。”

    “什么姑娘?可有通关文牒?”士官挑眉,随即便瞧见了躺在马车上的女子,浓黑的眉头当即拧了起来。

    容琛见状,忙解释道:“大人,这姑娘是我们入城前在路边发现的,想着还有一丝生气,便将她救上了马车,想着入城后给她找个医馆,都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如今天业与辛武交战,我等百姓更应该团结一致才是。”

    这话史官听的很是顺心,便下令放了行。

    容琛连连道谢,这才上了马车入城门,同人打听了一番后,很快便找到了一家医馆,将昏迷不醒的女子放下后,又付了些诊金,方才离开。

    平兰城有东西两个城门,程瑞徽和众多人马如今多半是在将军府和西城门,因拓跋烨尚在,苏云月委实不好直接去将军府,说不定便碰上了,虽说两人已经易容,可难保不会被拓跋铭认出来。

    妥当起见,便先让左弛去西城门找苏云泽和左埕,但凡找到其中一人,便一切好说。而苏云月和容琛这暂且留在客栈内等候消息。

    “客官,茶来了……”店小二端着茶进来,热情的招呼两人。

    苏云月站在窗户前看了眼没什么人的街道,转而来到桌边坐下,问道:“小哥,平兰城内怎么这般冷清?平时也是这般吗?”

    “嗨,瞧客官这话说的,这平兰城是什么地方?边城之地,从蛮夷来犯开始,不少人举家迁了出去,剩下的多是些不愿意离开的,再加上平兰城气候不好,春夏还好,一旦入了秋,草原开始荒芜后,平兰城就便成了黄沙城了。”

    “黄沙城?”苏云月惊讶。

    “没错,就是黄沙城!”客栈内没什么客人,小伙计索性坐下来好好同这夫妻俩说道,“平兰城以西,数百里没什么人烟,春夏初秋的时候,一眼望过去,那儿是广袤的草原。可等到秋末开始,花草枯萎树木凋零,哪儿便成了荒漠,加上没什么树,时常有龙卷风拔地而起,卷着黄沙过来,足足有十几仗高,这个时候,大家伙全都躲在家里,任是谁也不敢轻易出来,等到龙卷风过去,平兰城便是满城的黄沙,就咱们平兰城的城墙,那么高,据说啊,用的全是龙卷风吹进来的那些黄沙!”

    苏云月听着这些话时,心下原本不是滋味,可听小伙计说到最后一句,差点儿要笑出来。

    “真的假的?”苏云月哭笑不得。

    “当然是真的呗!我还能骗您二位。”小伙计瞪着眼睛一本正经,又道:“不信您可以上街问问旁人!不过多亏了咱们大将军,每次龙卷风过后,便让士兵将城内的黄沙收拾起来,推到东边城门,若是有人盖房子用得着,还能给送家里去!不过,临城盖房子的人,倒是会过来将这些黄沙拉走,不是跟您吹,临城盖房子用的那些黄沙,全是从我们这儿拉走的!”

    见小伙计拍着胸|脯说的一脸得意,苏云月弯着嘴角笑起来,道:“这么一说,这些黄沙倒是还有些用处。”

    “那是!大将军说的嘛,福祸相依,区区黄沙而已,能奈我何?”

    因是清闲,小伙计一直同苏云月他们说了大半天的话,直到掌柜的站在楼下喊,方才摔着毛巾下了楼,临走时不忘同苏云月道:“夫人,这平兰城就没有我不知道的事儿,您要是有什么想问的,回头喊我一声就行!”

    话落,听见掌柜的喊,忙应声关了房门跑下楼。

    苏云月忍俊不禁,看向站在窗前的容琛道:“原以为平兰城久经战事,大家会愁眉苦脸的,不想,竟是这般乐观。”

    闻言,容琛弯着嘴角笑了,道:“人们总以为顺境中的人过得好,事实上,越是身处逆境的人们,越是容易满足,也越是懂得珍惜。而顺境中的人因为过得太好,一点儿小事都会不开心。”话落,低头看着路上,见七八岁的小孩子抱着一只小奶狗跑的飞快,因没注意脚下,“砰”地摔倒在地。恰逢有巡逻的士兵经过,伸手将其扶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笑道:“小家伙儿,下次跑慢点儿!”

    脸上蹭着尘埃的小孩子咧着嘴角笑起来,喊了声“谢谢叔叔”后,便抱着小奶狗跑开了。

    一队人瞧着小孩子跑开的方向,笑看了一会儿,这才继续往前走。

    “你看,逆境中的人,是不是更加乐观?”

    苏云月点了点头,目送着那一队士兵走远,这才抬眸笑看向容琛,道:“我记得,我小时候不小心摔疼了都要哭的,后来长大了一些,初学女红刺绣后,扎到手也要哭上一哭,如今想来,真真是有些矫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