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第一嫡女:绝宠世子妃
繁体版

第六百一十二章 拜别爹娘!

    喜婆进来,笑着说着吉利话,将容琛手中绣球的另一端拿过来递到苏云月手上,扶着苏云月站起身往外走,奶娘瞧着这一幕,眼眶蓦地便红了。

    外面炮竹声声,丝竹声声,苏云月紧张的满手是汗,却是担心自己会不小心松开红绸带,是以将红绸带攥的紧紧的。

    可因为攥的太近,不消片刻,手中的红绸带便被手汗浸湿。然而苏云月毫无所觉。只是在喜婆的搀扶下,僵硬的往外走。

    慌乱中,她听见容琛清浅的声音,他说,“月儿,不要怕,我会在你身边,一直都在。”

    纵使这话轻柔的厉害,可落在苏云月耳中,却如定海神针一般,一下子便压住了她内心所有的慌乱。

    苏云月低垂着头,看着手中的大红绸带,抿着唇无声的笑了。

    新娘子既是要出门,便要拜了父母才能离开。

    严思禅和苏成安早已经等在前院清风堂,眼瞅着容琛和拓跋烨各自牵着红绸领着新娘子进来,严思禅的眼睛瞬间热了起来。

    见她满眼是泪,阿蛮心下叹了口气,拍了拍严思禅的肩膀,俯身在她耳畔低语道:“娘亲不哭,我还在呢!”

    严思禅抬眸看向阿蛮,见她笑得一脸乖巧,欣慰的笑了。

    容琛和拓跋烨领着各自的喜娘子在准备好的蒲团上跪下,待喜婆说了敬茶词,这才从丫鬟手中接过准备好的茶盏敬给坐在椅子上的严思禅和苏成安。

    看着跪在面前的苏云月,严思禅心下五味杂陈,强忍着眼泪笑道:“今日我的月儿便要出嫁了,入了王府,要孝敬长辈,体恤夫君,善待郡主,宽宥下人。”

    苏云月鼻尖泛酸,俯身叩首。

    严思禅目光落在容琛身上,见他眉眼含笑,也弯着眸子笑了,道:“好孩子,从今以后,月儿就交给你了。”

    容琛笑着点头,俯身叩首。

    严思禅喝了口茶放下,四位新人起身交换位置再拜,严思禅看着苏云兰,心下除了担心,还是担心。

    “我的兰儿啊,为娘以前总觉得你还小,不成想一转眼我的兰儿就要嫁人了,日后入了皇子府,定要恪守规矩,体恤夫君,敬重长辈,切要改了以往的性子,谨遵立法,不可任性。身为正妃,要大度得体,在外不可无礼,更不可无状;于内要打理好内院,为殿下分忧。要为国思量,为民思量,完不能再向从前那般任性妄为。”

    苏云兰点头,俯身叩首。

    严思禅又看向拓跋烨,道:“兰儿自幼被我惯坏了,是个孩子心性,日后若她有何不周之处,也是我这个做娘亲的教导无方,还望殿下能宽宥一二。”相比于苏云月,严思禅更担心苏云兰,毕竟苏云兰在府上时便任性惯了,如今又嫁入皇室,皇室之中,稍不留神便丢了性命,如此,她如何不担心?

    拓跋烨点头,俯身叩首。

    既敬了茶,便在没有旁的事,严思禅眼看着两个女儿在新婿的搀扶下转身往外走,再也控制不住情绪,“蹭”地站起身来,沙哑着嗓子哭喊道:“月儿!兰儿!”

    四人的脚步齐齐顿住,苏云月僵硬的转过身,透过红色头纱一眼便看到满脸是泪,哭到站不住被苏成安扶住的严思禅,眼眶蓦然一热。

    纵使是苏云兰,此时此刻,也不禁红了眼眶。

    这么多年,严思禅对她不好吗?

    不!很好!只要是她想要的,严思禅都会尽量满足她,纵使苏云月是亲生女儿,其待遇也比不得她。她的吃穿住用一点儿也不差,甚至于同严思禅的关系都比苏云月要亲近。

    恨吗?也恨,可并非只有恨。

    “娘亲,兰儿还会回来看您的。”

    苏云月眼泪滑落,怕生自己哭出来,努力扯出一个笑意来,想要安慰严思禅,却不知该从何处下手,望着爹娘好一会儿后,目光最终落在了阿蛮身上,“照顾好爹娘。”

    “嗯!”阿蛮坚定的点头。

    容琛默不作声地握紧了苏云月的手,温热透着掌心一点一点传过来,苏云月侧眸看了他一眼,便对上他柔暖的笑意,像是三月的暖风,四月的日光,一下子照耀到人的心底去。

    “去吧。”苏成安轻轻摆手,目光里带着慈爱笑意。

    四人这才施了一礼,转身出门。

    府外炮竹声声,丝竹唢呐声声,庆贺满满,喜气洋洋。苏云月在容琛的搀扶下,一步一步往外走,奶娘和墨竹等人簇拥着跟在二人身后。

    尚书府门口,规整地列着两方仪仗队,仪仗队外,是无数围观的上京百姓。一胞双生本就少见,更何况一胞双生的姐妹花还在同日赐婚、同日嫁人呢?这于上京城百姓而言,简直是千百年来少有的稀罕事,更何况这姐妹花一个顶一个的美貌,一个顶一个的才艺双绝。再瞧两位新郎官,一个是温文尔雅得百官盛赞的二皇子,一个是容貌绝美的容王府世子,四人站在一起,无需说话,便美不胜收。宛如从云端飘然走下的两对金童玉女般!

    世人无一不赞皇上这一桩赐婚赐的妙!也无一不赞这一场盛世大婚!

    无论是战争带来的惶恐,还是夺命山水画带来的不安,都被大婚的炮竹声冲走,众人眼中都是喜庆的红,耳边是喜庆的唢呐声,脸上带笑,口中说着或夸赞、或羡艳、或恭贺的话,没有不安,没有惶恐,这一场大婚带来的只有喜庆,只有热闹!

    苏云月在喜婆和容琛的搀扶下上了马车,容琛紧随其后坐上马车。

    另一面,苏云兰在喜婆的搀扶下上了花轿,拓跋烨则翻身越上绑着红绸花球的枣红色骏马,隔着十几步的距离,往布满红绸和流苏宝石的马车望了一眼,狭长的眸眯了眯,这才骑着马微微错开来,往西走去。

    上京嫁娶,有不走回头路的规矩。是以,皇子府和容王府早在之前便商量好了路线,在尚书府门前这一段,迎亲时容琛从西面来,拓跋烨从东面来;待迎了新娘子以后,容琛往东走,拓跋烨往西走。如此,两方人马刚好错开。

    拓跋权对今日的大婚极为重视,若没有平兰城战事,那今日的大婚,也只是大婚。可平兰城开战,今日大婚便不仅仅是四人的大婚,它还是天业的颜面所在,是以,特意调动六千人马过来,两方迎亲的仪仗队所经过的街道全都有禁卫军候着,无论是皇子府内外还是容王府内外,又或者尚书府内外都布满了禁卫军。

    先前苏云泽成婚的教训还历历在目,那时好在是发生在平兰城得胜之后,而如今平兰城危急,此次的大婚牵扯皇室,便万不能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