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团
繁体版

第一百四十五章 建州之源

    大唐乾符二年四月的一个深夜,浙西狼山镇遏使府中,镇遏使王郢和他的一帮心腹们正在静悄悄地密谋着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件。

    “弟兄们,既然赵隐不仁,那就休怪我们不义,干脆先下手为强,造反得了!”王郢面无表情地对手底下那帮心腹死党们低声说出这句必然改变他们将来命运的话。

    王郢同志原本是镇海军节度使赵隐的手下,曾经为赵隐多次立下过战功,但赵隐同志很不地道,给王郢发放了很多的空头支票和精神奖励,能够带来实惠的物质奖励一概没有。

    王郢自然心有不甘,曾经多次向赵隐要求物质奖励,但换来的都是赵隐的拒绝,所以王郢和他那帮心腹死党的冲天怒气终于在沉默中及时爆发了。

    如果换作大唐贞观之治或开元盛世期间,一个小小的镇遏使居然因为得不到战争奖励而造反,简单不可想象,但如今的大唐再也不是那个万国来朝、四方朝贺的盛世大唐了!

    自从安史之乱之后,大唐就像一位被重拳彻底击跨的巨人,再也难现昔日的辉煌和强盛,宦官专政和藩镇割据已经成了大唐王朝所身患的两大顽疾,直至死亡都没能治愈。

    既然大唐王朝已经身患重疾,而且大唐王朝对他的下属和臣民们的影响和控制力已经日益削弱,那么自然有很多人并不把长安城中那个名义上的朝廷放在眼中。

    咸通元年正月,浙东剡县的盐贩子裘甫率领当地百姓起兵造反,一时间声势浩大,席卷整个浙东一带,搞得大唐朝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摆平了裘甫。

    咸通九年正月,戍守桂林的徐州士兵在度粮料判官庞勋的率领下起兵叛乱,并率兵从桂林出发,一路攻城略寨,攻占了徐州附近的多个州县,声势规模完全超越了裘甫,甚至一度有终结大唐王朝的趋势。

    但大唐王朝这个身患重病的巨人最终还是没有死亡,依靠那几位平时并不太听话的藩镇的帮忙,庞勋最终兵败身死,大唐王朝再次躲过了一劫!

    原本就身患两大顽疾,又突然遭遇两记重拳,身体健康状况日益恶化,无论是平民百姓、文武百官还是军官士兵,大家都已经非常清楚,大唐王朝这艘昔日的超级巨舰正在逐渐下沉,彻底沉没只是个时间问题,于是野心欲望家们开始层出不穷,谁都希望能够在乱世之中能够称雄争霸、割据称王,当然如果运气足够好的话,顺便也可以当一回大唐王朝的终结者和掘墓人,那知名度可就相当的知名了!

    而乾符年间大唐的局势更加让人遐想连篇,因为此时长安大明宫里唐朝名义上的主人只是一位名叫李儇的十三岁少年,而且李儇同志几乎继承了一切昏庸君主所应该具备的各种特点。

    昏庸君主自然不懂如何处理什么军国大事,一切都是李儇的好朋友宦官田令孜说了算,而那些各种各样骄横跋扈的藩镇们愈加地骄横跋扈,大家似乎都有一种不详的预感,也许大唐王朝将葬送在这个十三岁的少年手中!

    王郢同志可能也有着这样的想法,他虽然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野心和欲望,但要说他有多么庞大的野心和欲望,那也就太抬举这位哥们了,王郢的终极目标其实很简单,霸占浙东、浙西这块地盘,逼迫朝廷承认他的藩镇地位,仿效河北的那些猛人前辈们,来个高度自治,当个江南的土皇帝。

    唐朝在江浙一带的驻守兵力原本就十分薄弱,于是王郢率领六十九名死党,占领兵库、抢夺兵器,居然成功地聚集了数万之众,并一度攻占了苏州、常州,并泛舟入海,沿着浙江、福建沿海到处攻掠,江浙一带再次狼烟四起。

    不过,王郢终究不是能够影响并改变历史的枭雄式重要人物,他的出现只不过是起到了绿叶的衬托和配合作用,为的是让那些乱世争霸战中脱颖而出的红花们能够充分绽放他们的风采。

    而且,王郢的这朵绿叶当得还相当的郁闷和尴尬,因为他根本连红花的边都没能搭上,充其量只能算是一朵超级龙套外加边缘级绿叶!

    鉴于唐朝在浙东、浙西一带的兵力严重不足,此时远在长安大明宫里的唐朝皇帝李儇同志决定在浙西、浙东一带招募当地有志青年光荣参军,保家卫国,抵抗王郢的叛军。

    在浙西杭州府石镜镇,有一位名叫钱镠的年青人看到了朝廷颁发的招兵告示,他经过短暂思考,决定放弃自己目前那种高风险但高回报的盐贩子职业,加入到征讨王郢的志愿军行列!

    在唐朝末年,盐贩子绝对是个高度热门、高度风险、高度回报的三高职业,因为盐属于国家控制的资源,只有政府才有买卖交易食盐的权利,普通百姓是无权进行食盐买卖的,所以走私食盐是犯罪行为,轻则做牢重则斩首!

    但盐贩子中出英雄,为了获取高额的利润,许许多多的野心欲望青年们踏上了这条充满荆棘之路。

    年青的钱镠同样选择了这条道路,在杭州、越州、宣州的山间小道中,经常能够看见年青的钱镠挑着盐担,神情严峻地穿梭在城镇和乡村之中!

    然而,钱镠很快发现盐贩子这个职业是永远不会有任何前途的,和政府作对似乎不太可能有好下场,即使侥幸逃脱,也像丧家之犬般终日东躲西藏不得安宁。

    当然,盐贩子钱镠也可以选择另一条有前途的道路,因为很快他的两位同行们做出了他们认为正确的选择——造反,跟随王郢一起加入了对抗唐朝的斗争之中。

    但年青的钱镠似乎还没有这么高的思想觉悟,他的当前主要目标是尽快摘掉盐贩子这顶可耻低等的帽子,找到一个似乎正当的职业。

    在石镜镇,钱镠遇到了他生命之中的第一朵绿叶,石镜镇将董昌!

    当然比起王郢,董昌显然更加的绿叶,因为他的这朵绿叶曾经无限度地接近红花,甚至有成为红花的机会,然而机会只属于那些善于捕捉机会的人,董昌最终没能成为一朵红花,只是充当了一回超级绿叶,最终被风吹雨打而飘落!

    不过此时的钱镠还不是红花,而董昌却实实在在是钱镠的伯乐!

    钱镠的勇武善战、精通武艺吸引了董昌,董昌很快任命钱镠为石镜镇副将,年仅二十四岁的钱镠正式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

    正式参军第一站:目标当然是王郢!

    但不幸运,王郢这朵龙套级绿叶甚至连和钱镠交手的机会都没能捞到,乾符三年王郢在攻打明州时,居然被明州镇遏使刘巨容射杀,稀里糊涂地就结束了他的造反生涯,实在很冤,连成功人士们(红花)的边都没摸到,死得实在太冤!

    没能亲自终结王郢,钱镠略有遗憾,但属于他的军事时代很快就要到来,因为又有不甘寂寞的那些绿叶们蠢蠢欲动,开始挑战钱镠!

    在王郢起兵造反的同时,中国历史上两位知名度甚高的盐贩子分别在河南的长垣和山东的冤句发动了反抗唐朝的军事斗争,王仙芝和黄巢起义!

    王仙芝虽然是带头大哥,但目光短浅,还没怎么造反,却老想着被朝廷招安作官,所以很快就被二号人物黄巢所鄙视和痛恨,最终两人走上了分道扬镳的地步!

    失去了黄巢的生力军支援,王仙芝屡次被唐朝政府击败,乾符五年二月,王仙芝在黄梅县被唐朝招讨使曾元裕击败,兵败身死,成为又一名朵调零的绿叶!

    王仙芝虽然烟消云散了,但他的那帮盐贩子兄弟们还相当的活跃,除了一部分部队投靠黄巢外,另有一群残部在部将曹师雄的率领下居然渡过了长江,攻掠浙西宣、歙、润、湖等州,再次将战火点燃于浙西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