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团
繁体版

第一百零二章 闹剧

    在福州城做皇帝梦的王继鹏并不理会他的叔父王延政在建州的大作为,从潘承祐那儿听说,建州正在大搞茶业,已经初具御茶园的规模和派头了。潘承祐建议从茶叶上多征点税,王继鹏想着等猪养肥了再宰,只要王延政不来福州烦扰他,就算王延政在建州当了皇帝他也暂时不想管,更何况福州城的这些倚老卖老的长辈们他都管不过来了。

    某日早朝,王继鹏惊奇的发现老师叶翘居然穿着道士的服装站在朝堂之上,若无其事地来回走动,似乎是在向王继鹏传递着某种极其不满的情绪。要是换作旁人如此疯狂放肆,早就被王继鹏拉出去砍了,但老师毕竟是老师,王继鹏虽然很狂妄,但对于叶翘一向比较尊重。朝会结束,王继鹏决定亲自召见叶翘,和老师面对面聊聊内心话。王继鹏极其谦恭地拜见老师叶翘,并对叶翘说道:“军国事殷,久不接孤,孤之过也。”叶翘答道:“老臣辅道无状,致陛下无一善可称,原乞骸骨!”王继鹏说道:“先帝以孤属公,政令不善,公当极言,奈何弃孤去?”为了能够挽留叶翘,王继鹏还不惜重金厚帛赏赐叶翘,目的便是希望叶翘能够继续留在朝堂之上辅助自己。叶翘被王继鹏的这番忏悔所感动,天真地认为王继鹏似乎已经幡然悔悟、脱胎换骨了,于是决定抛弃个人怨恨,继续留在朝堂之上辅佐学生王继鹏。

    李敏的女儿李氏夫人对于自己的失宠,李春燕的得宠,很是愤愤不平,但又无法找到好的解决方法,无奈之中,李氏找到了叶翘,希望叶翘能够出面劝谏王继鹏。原本这种后宫之事,叶翘可以不插手管,但叶翘自以为学生王继鹏已经改头换面、洗心革面,于是便出面为李氏说情,希望王继鹏不要抛弃名媒正娶的妻子,而宠爱地位低贱的李春燕。但殊不知叶翘的这番劝谏却引来了王继鹏的极度怨恨。王继鹏原本打算把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忽悠过去,只要大家都不提这茬,那么李春燕的皇后之位就基本上稳固了。但叶翘不知是和李春燕有私仇,还是和李敏关系够好,居然不厌其烦地反复在王继鹏面前唠叨此事,搞得王继鹏终于出离愤怒了。于是,王继鹏开始展露自己的真实本性,他给老师叶翘写了首诗,内容为:

    春色曾看紫陌头,乱红飞尽不禁愁。人情自厌芳华歇,一叶随风落御沟。

    王继鹏这首诗中暗藏寓意,王继鹏希望叶翘早点退休回家休息,不要在朝堂之上啰里啰嗦、影响听觉。事到如今,叶翘才算明白,自己的这位学生其实根本就没有悔改之意,那番所谓感人对话只不过是他的忽悠表演罢了。叶翘彻底失去了对王继鹏的最后一点希望,既然如此,那就放手吧。于是叶翘主动辞官,归隐家乡永泰,终老于家乡。叶翘一走,整个闽国朝堂之上几乎无人再敢忤逆违背王继鹏的意志和愿望。失去了最后一点约束和控制的王继鹏终于可以疯狂地肆意妄为、胡乱折腾了。

    为了讨好皇后李春燕,王继鹏决定大兴土木、修建奢侈豪华宫殿。其中一座最为豪华奢侈的宫殿名叫紫微宫,其规模宏伟程度数倍于宝皇宫,全部用水晶进行装饰修饰,其富丽堂皇程度号称福建闽国第一!看到紫微宫的修筑,天师陈守元也不甘寂寞,怂恿王继鹏在皇宫之中修筑三清殿。当然,陈守元自称是成仙神道,自己不需要什么荣华富贵,修筑三清殿完全是为了供奉、祷祀王氏家族的祖先王霸宝皇。在陈守元的建议下,王继鹏同样花费巨资再次修筑了三清殿,光修三清殿还不算完,王继鹏又耗费数千黄金,在三清殿中修铸宝皇和无始天尊老君金像。

    王继鹏登基称帝后的低调冷静仅仅维持了三个多月时间,他的狂妄自大不仅体现在对内方面,在对待外部关系,王继鹏似乎也展现出了他无知者无畏的疯狂性格。某日,王继鹏居然心血来潮地向群臣们宣布:他打算出兵攻打吴国。理由很简单,王继鹏认为目前闽国的军事已经力量十分强大,强大到可以充当江南诸小国的霸主,而目前江南各国的实际霸主是吴国,要想当新霸主,必须把老霸主给打垮。既然有了想法,那就得由心动转化为行动,王继鹏于是在国内开展声势浩大的练兵运动。但王继鹏又很狡猾,他深知光靠自己嘴巴说说,似乎很难让朝堂群臣们完全支持他的出兵吴国计划,所以王继鹏又想出了新的忽悠方法。

    某日,王继鹏在射堋之中设置了一面大沙锣,然后下令文武群臣集体到射堋之中观看他的射箭表演!当然,王继鹏的射箭表演其实醉翁之意不在射箭!在射箭之前,王继鹏向群臣们宣布道:“如果这一箭能够射中这面沙锣,那么就预示着我们闽国可以平定整个江南。”王继鹏很无耻,因为他所选用的这面沙锣比普通的箭靶要大好几倍,而且他所站的射箭位置又离那面沙锣只有数十步,更加上王继鹏从小便学习射箭,箭术十分高超,在这种奇葩状况下,你想让王继鹏射不中沙锣都是件不可能的事。群臣们其实已经知道王继鹏的真实用心,但自从叶翘老师离职之后,整个闽国朝堂之上已无正直敢言的官员,所以大家要么阿谀奉承、要么随声附和、要么默不作声,谁也不去戳穿王继鹏的这种小把戏。射箭表演结果自然没有什么意外发生,王继鹏如愿以偿地射中沙锣,在场的文武群臣们则纷纷向王继鹏庆贺道:“此箭可以定天下矣!”于是,王继鹏迅速在全国展开全民总动员,并且在闽国和吴国边境的建、汀两州屯集重兵,展开一幅准备大举进攻吴国的姿态,江南各国之间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似乎就要爆发。

    面对闽国王继鹏的疯狂叫嚣和挑衅,作为闽国的邻居吴国对于闽国的这番举动的反应是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反应。自从吴国的第一代权臣徐温病死后,徐温的养子徐知诰已经全盘接过了原徐温的所有遗产,成为吴国的第二代权臣。只不过,徐知诰并不打算一辈子当个曹操式的权臣,他想尽快完成从权臣到帝王的角色转换。徐知诰加紧了夺位称帝的准备工作,一方面安排自己的亲信武将们担任吴国的各个军事要职,掌握所有的军权,另一方面则安排自己的亲信文官们制造各种舆论导向,为他能够取代杨氏集团作全面充分的宣传。在这种特殊时期,徐知诰是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去和闽国这种弱小邻居纠缠不清的。面对小字辈王继鹏狂妄而又可笑的武力威胁,徐知诰的反应是一笑了之,他轻蔑地对自己的下属们说道:“难道王继鹏真的这种雄心壮志吗?不过是开开玩笑而已!”从战略上,徐知诰是极其藐视王继鹏的,他懒得去过分理睬王继鹏,但从战术上讲,徐知诰自然也不会轻视对手,吴国和闽国的边境各州县其实早已加强戒备,王继鹏要真不识好歹地进攻吴国,估计也要撞个头破血流。

    不过,王继鹏真的如徐知诰所猜测的那般,心血来潮、三天的头脑热情,刚刚在吴闽边境集结重兵没几天,就彻底把平定江南的雄心壮志给淡忘了,所谓的攻打吴国、平定江南,彻底变成了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身在建州的王延政还等着看侄子上演的好戏,哪里知道好戏还没有揭幕就被扼杀在了摇篮里。王继鹏的荒唐之举已经彻底恶心到了他的叔父王延政。王延政身为殷王,又是建州刺史,掌管着建州方面的军政大权,已经不想把精力花在他的侄子身上了,只要不波及建州的利益,随他胡闹好了。王延政此时的心思和张晖一起都放在了北苑茶业之上,他们现在是一条船上的蚂蚱。等到这一季的腊面茶新品出炉,便能随即乘着大帆大船,销往海内外,能否名扬天下和留名千古,王延政和张晖已经把所有的赌注压在了这腊面茶上面了。王延政和张晖甚至邀请各方名士为腊面茶新品题名,十几个候选名称被张榜进行公开评选,其中,“耐重儿”和“京铤”两个名称遥遥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