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未央
繁体版

第九章,大江沧澜东去

    浩浩荡荡沧澜江,滚滚滔滔向东流,

    少年唯志身在剑,岁月堪首挽回愁。

    烈酒黄鸡停夜半,且看大地一春秋,

    少女弹歌花且笑,千古尽头更白头!

    ……

    沧澜洲,人口高达惊人的七百万众,自古以来便是漕运大洲,承接横古江南北,贯穿沧澜江西东,靠近两江交汇,占尽地势之利,沧澜洲所属商业十分之繁华荣盛,沧澜洲之民众又格外勤劳富强,横古江与沧澜江交汇之处,便是沧澜洲的中心,雄城沧澜。

    一路不急不缓,这几日倒是没有再遇到刺杀与袭击,安稳的很,沧澜城池的雄壮已经肉眼可观。

    姜昭盘坐在马车之上,膝盖旁是几本从朝阳候府拿来的各种剑诀,别看朝阳候自身什么武学都不懂,但是收藏的这些东西,还是很可圈可点。

    这几日,姜昭将这几本剑诀早已看的滚瓜烂熟。

    “有用?”古朝宗正在看书,闲下来看了姜昭一眼。

    “有胜于无吧!就是看看,都不是特别高深出名的剑诀,但也是前人心血,取长补短吧!”姜昭放下剑诀,笑了笑。

    “前面就是沧澜城,我们就不进城了,直接在沧澜码头登船,走水路沧澜江,再由汗州登陆,这样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古朝宗眼神深邃,望向马车外,不知道在具体想些什么。

    “好,都听先生的!”姜昭推开马车车窗,扫视了一眼前面雄浑的沧澜城,默然不语。

    这几日,只有少数清晨吃饭时古昭能清醒一会,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眠当中度过。

    阿蛮苦着一张脸,扛着一杆大铁锤步行跟在马车以后,本来阿蛮身体已经足够强壮高大了,再加上这一杆近千斤重的大铁锤,骏马根本承受不住这份重量,这几日,已经累死两匹大黑马了,无奈,阿蛮只得步行,好在他身体足够强横,并不觉得有什么疲累。

    ……

    沧澜码头,浩浩荡荡的沧澜江江水奔腾不息,已经如此流淌了千年不止,江水微黄,有些浑浊,偶有鲤鱼飞出水面,砸出一个大水花,沧澜江水流甚是湍急,两岸皆是高山险壁,怪石嶙峋,只有沧澜渡口,在高山之中挖开了一条巨大豁口,能工巧匠合力建设起了大商皇朝有名的沧澜码头。

    沧澜侯姜守一身极其名贵的青色衣衫,只是已经快要被汗水打湿,有姿色上乘的侍女正不停地为沧澜侯爷有些苍白的脸上擦着汗水,沧澜侯等的十分焦急,但表情没有一丝不耐烦。

    朝阳郡朝阳候姜楚的事,因为两郡互为友邻,他可是在第一时间就听说了。知道儒圣要在沧澜码头登船,直下沧澜江以后,他这心里是即兴奋又害怕的。就像刚刚谈恋爱的怀春少女对待痴心恋人一般,怕他不来,又怕他乱来!

    兴奋的是,那可是儒家圣人啊!平时想见都见不到,此次路过沧澜郡,自己一定要送上些大人情,越大越好,要是不能如愿,哪怕是混个脸熟,留下一个极好的印象呢!百利而无一害嘛!这笔账沧澜侯姜守绝对算得清!

    害怕的是,如果再发生刺杀袭击儒圣事件,那么自己一定会被牵连,正如他的名字那般,他不像姜楚所图那么大,他不是一个特别有野心的侯爷,就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就很好,他很满足。

    自从知道了朝阳候姜楚的下场,沧澜侯姜守,这几日极为勤勉的带兵将儒圣所行要经过的地方,所有的盗匪马帮屠了一个遍,当真是鸡犬不留,狠辣心肠,甚至是连沧澜城里的小偷地痞,也纷纷下了大狱,酷刑招待,保管让他们后悔来到这人世,生怕有哪个不开眼的王八蛋,冲撞了儒圣的车架,连累了自己。

    姜守身后,是整整两千装备整齐的封地私兵,大商皇朝经历七百多年光景,龙子龙孙,再加上立过奇功的异性将领,封侯封王者,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恐怕如今的大商掌权者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诸侯王爷了。

    自己可不敢犯错,分封诸侯不易,但是想要丢掉却很快,犯个错,得罪几个人,轻轻松松家破人亡,越是纸醉金迷,越是危机重重啊!

    大商分封的每个等级又分三品,三品最低,一品最高,就像如今的沧澜侯姜守,就是一位实打实的二品侯爷,分封之领地,可养私兵一万有余,如果再进一步,便是一品侯爷,一品侯爷如果再上一步,那便是封王了,可萌阴子孙的光荣。

    “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吗?”沧澜侯爷姜守,问像身后的管家。

    “回禀侯爷,一切已经安排妥当,无论是水果蔬菜,大米肉食,全部都是沧澜州的极品,并且足够儒圣一行人用到汗州,额外小的按侯爷吩咐,准备了五十万两的银票,以及平时收集到的古书籍,一道放在了船舱里。”管家恭敬回答。

    “好,几日时间,办的如此漂亮,一会自己去账房,领一百两银子,本侯爷赏你的!”沧澜侯爷姜守十分高兴,大声笑道,坐拥漕运发达的沧澜郡,老子就是钱多,姜守心里得意到。

    “来了来了,所有人都给我站好了,谁给我丢人,回头家法从事!!!”沧澜侯姜守回头严厉喝道,再转过头来,立刻换上了一副容光焕发,小心翼翼的模样!

    “恭迎儒圣,驾临沧澜郡,蓬荜生辉,蓬荜生辉啊!”沧澜侯姜守大声说道。

    马车在沧澜侯姜守面前,停了下来,古朝宗几人走下马车,古朝宗看着姜守身后的两千私兵,眯了眯眼,调侃道,“沧澜侯,好大的阵仗啊!”

    沧澜侯姜守神色一正,慷慨激昂的说道,“古先生说笑了,听闻在朝阳郡有不开眼的人冲撞过古先生的车架,小侯担心的紧,这几日彻底肃清了分封之地所有盗匪,更是为古先生准备两千私兵,来保卫古先生安全!”

    “这样啊!那还真是要谢过侯爷了!”古朝宗呵呵一笑,十分配合的说道。

    “古先生见外了不是,这是小侯应该尽的责任,责无旁贷!”沧澜侯说的极为诚恳。

    姜昭背着剑匣,抱着双臂,默默地看着古朝宗与沧澜侯姜守交谈,不觉莞尔。

    “古先生,所有一切所需,都已经准备好,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大船内早已经准备妥当,小侯平时还收集到了一些上古书籍,觉得还不错,留在小侯手里也是浪费,一并放着了船舱里!”

    “额外的,小侯立志报国,奈何个人能力本领都十分的有限,对为江山社稷出功出力的稷下学宫一向心有仰慕,沧澜郡优势得天独厚,守着南北东西的漕运,小侯这些年也算攒了点小钱,船舱里还有五十万两,一并捐给稷下学宫,希望稷下学宫能更好的为大商培养经天纬地之才,以完成小侯不能完成的心愿!”沧澜侯姜守对着古朝宗一拜到底,态度做的很足。

    古朝宗微楞,眼神十分精彩,绕是他见惯了风雨,也为这位一方小诸侯的魄力感到佩服,当真是一个妙人啊!

    “这不好吧!五十万两,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古朝宗扶起沧澜侯姜守,笑着说道。

    “古先生一定要收下的,也算小侯能为江山社稷出了一份力,小侯心里是十分欢喜的!”沧澜侯姜守面色不改,一脸的赤诚。

    “也罢,既然如此,沧澜侯家中可有子弟?有没有入稷下学宫求学的打算?也算是为大商社稷出出力嘛!”古朝宗闻弦而知雅意,都是万年的老狐狸,一切尽在不言中。

    “巧了巧了,小侯正巧有两个儿子,都到了入学之年,这两个小子要是能进入稷下学宫学习,小侯就是死也足矣瞑目了!”姜守神色有些激动,果然……果然……钱没有白花的,拜入稷下学宫,自己这两个儿子前途算是稳了。

    “甚好,那就劳请沧澜侯爷,派人送二位小世子去趟朝歌城,直入稷下学宫便可!”古朝宗呵呵一笑。

    “古先生说的可当真?”沧澜侯姜守觉得这一切来的有些不可思议。

    “言出法随!”古朝宗淡淡说道。

    “古先生见谅,我没有质疑古先生的意思,就是觉得这一切太不真实,这样,我再拿五十万两,赠与稷下学宫,就当是我儿的伙食费!”沧澜侯有些激动,一张嘴就是五十万两。

    “不必,这样刚刚好,侯爷若是有心,善待封地百姓即可,侯爷需要相信,天道好还!”古朝宗笑了笑,挥手令檀重开始着手登船,战马辎重,甚是耗时。

    “谢古先生指点,小侯记下了,日后定当一位有作为的诸侯!”沧澜侯神色一正,恭敬又严肃的说道。

    “我信你,也知你口碑不坏,要不然我不会收下你那两个孩子,继续好好做吧!稷下学宫在一天,你沧澜侯的位置便是稳的!”古朝宗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