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君
繁体版

第十八章 战事酣各路齐出

    诡异的画面持续了足足一刻钟,双方依然没有任何动作。

    而这时,卫亚卿后方的两万人马因为发现了卫亚卿的部队,为了防止两位族长被偷袭,在卫亚卿进军之前就已经动身了。

    北面,韩文武与卫亚卿的一万人马也正在全力渡河之中。

    整个东方战场似乎有着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身为双方主帅的卫亚卿、粟立、谷满,此时一个轻微的举动就能引发十数万大军交战。

    双方此时都没有辎重,兵力差距也不大,进攻方肯定要比防守方吃亏,因此谁先动谁就可能战败。

    一刻钟、两刻钟、三刻钟。

    时间不受任何因素影响,依旧悄悄的流逝着。

    终于,半个时辰之后,韩文武的所有战船在三支部队中首先顺利抵达艮河南岸。

    见敌方军营空空如也,敌方人马却集结在军营外不远处,韩文武虽然不解,但是还是没有停下脚步,带着自己的九千人马在军营中穿梭。

    不多时,探子来报,说是卫亚卿的大军正和敌军在前方对峙,这一消息让韩文武精神一振。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战机啊,前面正在对峙,正好自己在后边放火。

    哪里能犹豫,韩文武二话不说,直接就命令手下士兵朝敌方军阵放火。

    韩文武的到来,彻底打破了持续半个时辰的诡异局面,见敌军后方火起,卫亚卿哪能猜不到是韩文武到了,当下便是一声断喝:“全军冲锋!”

    七万大军接到军令犹如离弦之箭,一瞬间就杀向了粟立和谷满的军阵。

    后方失火,前方卫亚卿已然掩杀过来,粟立和谷满也不得不战。

    只是他们俩的目标一直都很明确,不求胜,只求保存实力,所以这次他们没有管后方,也没有下达攻击命令,而是命令全军突围。

    与卫亚卿的七万大军的气势如虹不同,军心本就不稳的东部二族大军面对着卫亚卿的优势兵力和后方的偷袭部队,这时军心早已大乱。

    粟立与谷满即使全力组织部队突围,几次下来,也是无功而返。

    军心已乱,士兵们根本不听指挥,只顾着自己逃命,哪里还能维持原有的阵型。两个人能组织起来的人马也不过数千,这么点人想要突破卫亚卿的大军,简直难如登天。

    虽说东部二族的部队军心大乱,但是四万五千人毕竟不是几个人,也并不是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氏族之战几乎也没有投降的可能。

    要将这四万五千人一举击溃,短时间内还真是难以办到。

    就在卫亚卿与韩文武配合着击杀东部二族士兵两刻钟之后,东部二族万夫长农敬终于带着卫亚卿后方的两万人马赶到了战场。

    在驰援的路上,农敬也见到了粟立和谷满派来的斥候,知道形势于己方极为不利,当即便放下一切辎重,全速赶来救援。

    看着喊杀声响彻云霄的战场,农敬没有半分迟疑,当下命令部队组成箭矢阵朝着卫亚卿的部队一点突破。

    卫亚卿虽然一直防备着后方,但是现在激战正酣,尤其是为了防止粟立、谷满冲出包围,卫亚卿的七万大军已经全部卷入战局,一时之间卫亚卿也无暇顾及后方。

    面对着无暇顾及自己的卫亚卿的大军,农敬的两万人马组成的箭矢阵迅速冲破了卫亚卿的包围圈,仅一刻钟农敬就找到了正在试图突围的粟立和谷满。

    三人一见面,农敬立刻下令冲进战场的人马朝两侧攻杀过去,这样一来,在粟立和谷满面前就出现了一条逃生通道。

    通道不宽,但是足够了,在农敬的带领下,粟立与谷满的残部快速朝着南方疾驰而去。

    这一幕虽然被卫亚卿和韩文武看在眼里,但是这个时候,因为农敬的两万人马加入,粟立、谷满的部队也振奋了士气,为了能让族长突围成功,也是拼了命的和王族军队死战。

    这种情况之下,卫亚卿和韩文武根本抽不出任何人马去堵住被打开的缺口。

    眼看着谷满、粟立就要逃出生天,谁知斜刺里突然杀出一路人马,赶来的正是原本驻守在艮河北岸的卫亚卿的一万人马。

    现在这支人马的大纛上书写着一个大大的“齐”字,齐冉,正是这支人马的直接统帅,也是卫亚卿的部下,万夫长。

    齐冉深知卫亚卿的计划,一直待在北岸的他也得到了中部二族起兵的消息,见南岸的东部二族部队撤离,他很确定,粟立和谷满肯定是要撤退。

    如果直接杀向东部二族大军军营,必然会扑空,于是他当机立断,带着自己的一万人马就朝卫亚卿原计划集结七万大军的地方奔去。

    没想到这一判断,正好让他遇到了正要杀出包围的粟立和谷满,杀了粟立和谷满那可是天大的功劳,齐冉怎么能放过这样的机会。

    此时农敬的两万人马大部分已经陷入了战场,身边并没有太多人马,面对齐冉的一万人马,农敬也不敢保证能护送两位族长顺利突围。

    随着粟立、谷满的突围和齐冉人马赶到,卫亚卿和韩文武也不愿与其他人纠缠,一步步的率领着部队朝南杀去,他俩此时只想快点抓获粟立、谷满,只要抓获此二人,东方战事便能结束。

    粟立、谷满以及农敬的部队虽然损失惨重,但是为了不让卫亚卿和韩文武的人马再次包围两位族长,也是一步步的在南方组织防线。

    齐冉这个万夫长就如他的名字一样,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刚刚二十出头就被封为万夫长,这样的万夫长可不是老成持重那一类的,大战必定是要身先士卒。

    有齐冉这样的万夫长,手底下的士兵也不敢不奋勇向前,不到一刻钟的时间,齐冉这支劲旅就快杀到粟立和谷满身前。

    面对这么凶狠的进攻,农敬根本就没有机会组织人马进行突围,东部二族大军再次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十几万人马激战正酣,正在组织再次包围的卫亚卿、韩文武,正在奋力突围的农敬、粟立、谷满,正在步步逼近两位族长的齐冉,他们似乎都忘了一件事。

    原本驻扎在艮河南岸与齐冉对峙的五千人马至今都没有出现,难道他们已经逃跑了吗?

    不,这是个属于氏族的时代,是个氏族荣誉高于一切的时代,带着五千人马后撤的万夫长耕常怎么可能丢下两位族长独自逃命。

    耕常是个冷静的人,他知道他的五千人马如果与两位族长的部队汇合也起不了多大作用,整个现状他也基本上摸清楚了。

    耕常知道,北岸的人说的话写的书信应该都是真的,两位族长下令撤退必然是因为还未参战的四族入侵了,来这里之前粟立就告诉过他,卫亚卿可能有大股部队已经渡河。

    凡此种种,耕常判断,两位族长撤退的时候一定会不顺利,即使有农敬的两万人马在后方策应,也不能保证族长能全身而退。

    毕竟东部二族驻扎在艮河南岸的五万人马撤离,艮河城以及北岸的一万人马必定不会坐视不理。

    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已经安全了的耕常几乎看穿了战场形势的变化,整顿好部队,他毅然决然的带着部队再次开赴战场。

    事实证明,耕常的判断没有错,早就抵达战场外围的他看着一支支出现的队伍,是心惊肉跳。

    如果自己没有来到这里,今日,两位族长恐怕会命丧于此。

    眼看齐冉步步逼近两位族长,耕常不再蛰伏,所有人马均已加入战局,只要此时自己出现,必然能让王族大军措手不及。

    正在交战的双方突然听的南边喊杀声四起,卫亚卿遥遥望去只见南边尘土飞扬,尘土之下似乎还有人影闪动。

    “不好!”卫亚卿见状大惊出声,他知道,王族大军已经尽数登场,如果此时再出现一支部队,必然是东部二族援军赶到。

    可是他现在的位置离粟立、谷满太远,根本无法帮齐冉挡住突如其来的人马。

    所谓大将,身先士卒鼓舞军心,是必修课,即便是冷静沉稳的耕常也不是个文文弱弱的人。

    如此危及时刻,他必须要化身一名悍将,振大军之战心,救族长于水火。

    杀红了眼的齐冉,眼看就要靠近粟立、谷满,却没想到自己的后方被偷袭了,一万人马顿时腹背受敌,攻击节奏立刻就慢了下来。

    看着赶来部队的大纛上那个大大的“耕”字,粟立和谷满是喜出望外,立刻就将耕常赶到的消息告诉了部下。

    再次出现援军,东部二族士卒士气大振,喊杀声都比先前响亮了不少。

    就在齐冉攻击节奏放慢,东部二族士气大振之时,浑身是血的耕常已经为粟立、谷满再次杀开了一条血路。

    一路踏血狂奔,终于,粟立和谷满还是逃出了战场。

    看着二人仓皇逃窜的身影,以及带起的滚滚尘土,卫亚卿长叹一声。

    没有抓住二人,就说明他的征程,还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