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伐天录
繁体版

第三十四章 神枪

    在李圆兴家里一无所获,郑剑书只能带着两个学生打道回府。

    猫已经死了的事,不能告诉吴延杏,他们只能跟着骗小姑娘说猫是丢了。

    吴延杏一时伤心,但时间长了就会恢复过来了。

    郑剑书带着徒弟回到后花园,准备继续教授拳法,但突然发现他们平时练习的地方,现在正有很多仆人在打扫。

    "发生什么事了?"

    吴延枫叫来一个仆人问话,对方答道:"回少爷的话,延海少爷想在后花园里开辟一片拳场练拳,我们正在收拾。"

    "拳场?"

    "是,大奶奶已经允了。"

    吴延海就是大奶奶的儿子,也是吴延枫的堂兄。他素来喜好武艺,但现在要在这后花园里整一片拳场出来,倒是他以前没干过的事。

    仆人正打扫着,突然来了一位武师打扮的人,径直向郑剑书走来。

    "这位是郑先生吧?久仰大名。"

    那人行了一礼,郑剑书看见他腰间垂下的腰牌和自己一样是门客的牌子,而不是护院武师的牌子。

    "不敢当,敢问足下是?"

    那人自我介绍说:"鄙人铁松,江湖朋友给些面子,叫我神枪。"

    郑剑书向来不留意江湖人士的名字,但吴继和一听就有了印象。神枪铁松,是护院武师头子铁杉的弟弟,枪法据说独步江南。

    但今天还是第一次见到本尊,不是他的枪怎么个神法。

    仆人也打扫完了,练习者们纷纷凑了过来。都是些两府上的吴家子弟,但以安国府的人居多,兴国府上的子弟大多都被女色男风掏空了身体,也吃不了练武的辛苦。

    也有些人是管事的子侄,看起来都挺健壮的,不是随便挑来的人。

    "两位兄弟!"

    吴延海过来热情地招呼吴延枫和吴继和,但没有理会郑剑书。

    他身后走来一位贵妇人,身材高挑,比很多男子还高,身后跟着打遮阳伞的侍女,还有几个管事。

    吴继和跟吴延枫都老老实实过去问安,这位贵妇就是吴延海的母亲杨夫人,吴荃石的遗孀,府里人称作大奶奶。

    虽然兴国公吴荃锌的妻子,也就是吴延枫的母亲,看起来似乎地位更高,而杨夫人不过是个寡妇。

    但实际上兴国府里的大小事物,包括最重要的财政,都是由这位大奶奶杨夫人主管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她性格强势,人也有能力。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她是老太君的侄女。

    杨夫人受了晚辈的问安,也同样没有理会郑剑书,斜眼瞥了他一下,仿佛是看干粗活的下人。

    郑剑书看杨夫人也身材高大,心想吴延海要是不长成一个金刚,自己是绝不信的。

    场内,铁松拿起一根丈二大枪,抖了几下,又走了几个基础的封闭手法。他划出的枪圈小如铜钱,识者无不称好。

    连杨夫人也点头赞同,她是将门子女,多少懂得技艺好坏。

    江湖卖艺,枪圈无不阔大,还美其名曰枪花。为了枪花夸张,往往选用枪腰柔软的长枪,抖出来好看。

    但实际使用时,腰软的枪封闭无力,封枪时容易被敌人反制,而击枪更是软弱。

    所以实战用枪,讲究腰硬如铁,于卖艺腥活截然不同。而且使用时枪圈越小,越见功力。

    如果我用大圈开枪,必然将敌人的枪开得远,但此时我在一拍内的力量已尽,枪也离开了中线。如果我要反击,就要重新举力,还要把枪移回中线。但在这个过程中,敌人就可能反击。

    如果我用大圈,敌人用小圈,那更是占到了优势路线。

    不如用小圈开枪,一样能拿开。拿开一点,立刻用身法疾进击敌。

    但枪圈要小,不是随便就能做到的,至少要十年之功。

    一艺之精,其难如此。

    也不是所有枪法都用小圈,但能做到枪圈小,就说明对枪的控制好,用大用小就随意了。

    铁松的枪圈紧密,步伐和手臂也稳健,看起来平平无奇几下,拿出去卖艺都只能空碗回来。

    但在行家眼里,这几下才是真东西。

    铁松将枪收回,旁边一个弟子模样的人接了过去,恭恭敬敬捧住。

    铁松说话十分客气,对所有人拱手敬道:"各位,鄙人初来贵府,于大家尚无交情,如果谁有指教,请直说无妨。"

    "师傅那么好的枪法,还有谁能指教啊!"

    "是啊!"

    "哈哈哈!"

    不知道谁说了一句,引起了大家一阵笑声。这样的反应,说明铁松在府里算是站稳脚跟了。

    但铁松一挥手,让弟子拿来了一个黑布条。

    "大家看看,这布条透光的吗?"

    观者互相传递,发现这条黑布条厚得厉害,蒙在眼上什么也看不见。

    "好。"

    铁松把布条蒙在了自己眼睛上,又让人检查了松紧。众人议论纷纷,猜想他是不是要蒙眼扎靶。

    铁松说:"请各位跟我扎扎枪吧!"

    人群一片哗然,眼睛看不见岂能格斗?

    杨夫人暗叹一口气,这个铁松估计没见过世面,把江湖哄人的把戏拿进吴府里来了。

    铁松说出惊人之语,但观众里马上就有好几人穿戴护具,准备跟他对阵了。

    吴家子弟,最不信邪,最喜欢风浪,一句话谁也吓不住。今天,铁松的场子估计得砸了。

    一个子弟先穿好了护具,急忙提枪上前。枪是练习用的杆子,没有枪头,并且包上了布,沾上白粉末。

    虽然没有枪头,又包上了布,但是用力依然可以捅断肋骨,被捅到喉咙也可能致命。

    而铁松除了蒙上眼睛,也不穿任何护具。吴家子弟跃跃欲试,也无人问他。

    "铁师傅,可以开始了吗?"

    "你准备好了就可以开始了。"

    那个打头阵的子弟,轻垫了几下脚,然后突然一个单杀手猛烈扎出。

    铁松弯身一躲,长枪正好从他头上穿过。

    单杀手扎空以后,长枪往前落在了地上,子弟连忙收回。

    才收回来,又猛烈扎出,但铁松还是弯身躲闪,又躲过一枪。

    实战时人往往紧张,扎枪容易向上提气,枪跟着往上浮动,往往扎不准。这个子弟的扎手虽猛,但心气太浮,反而不是太准。

    而铁松料定了对方会扎自己头颅,所以不必躲其它部位,只躲头就行了,对方的枪又向上浮动,所以每次都料中。

    对方扎空又收枪,铁松突然上步也一个单杀手,枪头撞在对方护具上发出咚的一响。子弟连连退后,差点跌倒,好像挨了一下重拳。

    "你枪收,我枪发!"

    人群中有人赞叹铁松对枪理的实践真是一字不差,众人都称是。

    第二个挑战者迅速上来了,他吸取了上一人的教训,知道铁松虽然蒙眼,但还是能反应的,不能对头猛扎。

    他一出枪就伸出往铁松前手一点,但铁松十分敏锐,一听动静就将手一缩。躲过扎向自己的一枪,然后枪杆顺势划出一条弧线,从下方磕住了对方枪杆。

    对方大惊,立刻就想后退,但铁松跟着进步,枪杆在他杆子上滑进,一枪扎中了他。

    郑剑书看见他刚刚用枪杆划出弧线,想必是看不见对方杆子,就用自己杆子扫过一片区域寻找,有点类似夜战刀法。

    第三个挑战者马上就接替来了,他一上来就用梨花摆头,枪头在铁松杆子下穿梭,快速在大小门之间变换。

    铁松突然扭身一扎,正好一枪扎中对方中心。这叫鹞子翻身,是破梨花枪的奇计。

    但铁松没有时间休息,还有很多人排队等着呢。

    第四个人上来就黏住了铁松的杆子,众人见了都摇头。这是下策,枪杆贴在一起对铁松有好处。

    对方用枪缠转,一转下就扎向铁松的脚,但他将脚提起,躲过了这一下。

    枪杆接着缠上,对方又一枪扎向他的肩膀,但铁松一个侧身,又躲过了这一下。然后迅速顺着缠势出枪一点,啪的一声打在对方头盔上。

    对方大愧,收枪走了。

    第五个挑战者,上来直接绕着铁松外面跑了起来,想跑到他的侧面。

    但铁松迅速转身,枪杆一直跟着对方不放,就好像指南针一样。

    对方突然一停,突然转向反方向就。结果一停下,铁松的枪头已经指在他喉咙前了。

    大伙哄堂大笑,挑战者又是鞠躬又是拱手,彻彻底底服气了。

    杨夫人大为吃惊,她就算是将门之女,也从未听过这样的事。

    吴延枫张目结舌,说道:"这神枪是真的神啊。"

    郑剑书回道:"如此,可以语技矣。"

    吴延枫觉得郑剑书是虚张声势,铁松摘下黑巾时,身上的衣服没有一点白点,焕然一新,没有人碰到他一下。

    铁松笑着向郑剑书走来,拱手说道:"听说郑先生武艺也很好,能否交流一二呢?"

    所有人一下都看了过来,面对这样公开邀约,如果不接就会丢了面子。

    郑剑书想也没想,说道:"今天不方便,来日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