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悍家福
繁体版

第一百六十四章 聘礼

    皇甫惜歌也没叫碧油车,反正天气早就转暖,还能顺路瞧瞧内宅气象。,。因此她只是带着丫头们步行走着,一边走一边琢磨。

    萧府里的下人们其实一直都算不错的。无论谁来做客,皆是真心的夸赞。只是之前老夫人当家,就像孙习两位妈妈所说那样,反正都是老夫人自己的子孙,自然省心省力。到了她这里,却不能一切依循旧例,表面的规矩倒是可以依旧继续,内里的脏污却得好好清理一番了。

    内账房最近的账册皇甫惜歌已经看完了,并无任何不妥。萧府既不像其他大宅子那般、无论哪个房头都能拿着站不住脚的借口去支取银两,也没有其它不该支出的银两随便上了帐。

    大事有例册可循,自有老夫人支出来银子统一分配用途。小事有每月几十两月银分到各房归各房自己支配,爷们还有在外账房领取的类似于办差工钱贴补房头家用。因此账面上极是清楚爽利一目了然,这也是老夫人当初规矩定得好的缘故。

    若像有的府里,只是每月给夫人姑娘还有姨娘们发上十两五两月银,其它开销都由着个人去账房支银子,那可就‘乱’套了。不但账房要多做不少琐碎事儿多记不少琐碎细账,还会平白‘浪’费更多银钱。

    “你们几个当初还说,萧府这月银发放的奇怪,每个院儿的主子还要靠那月银给仆‘妇’们发饷打赏,不但省不下反倒极可能往里搭。如今可知道了这么做的好处?”皇甫惜歌笑问几个大丫头。

    当初她才进‘门’儿,到了发月银的时候琉璃便要嘬牙‘花’子心疼钱,说是一个月给主子的六十两还不够下人的月钱。好在三郎当时便时不时塞给她三五十两,否则还真的要拿着自己嫁妆往里贴。

    流苏虽是几个丫头里最不爱唠叨的,却在此时比她人先开了口:“主子的意思可是说,哪房哪院儿都是主家,若三天两头由着个人随便拿个幌子去账房支取银子买这买那,不但省不下银两反倒极可能多支出?”

    “何止是多支出,账房也得多做不少活计。而既是多做了活计,心里就不高兴,就得想方设法在账面上给自己多做的活儿找补回来。天长日久无论主仆都变得大胃口了。”璎珞也跟着补了几句。

    翡翠并不吭声。在王府时,王妃管家自有谢妈妈一手‘操’持,何况王府人口甚是简单。她之前一直跟着王妃贴身伺候饮食,后来到了郡主的锦茵院,主要打理的也是小厨房,对当家管事这些东西一直都很懵懂,还是多跟着主子学些时日再说吧。

    ‘花’黄更是‘插’不上嘴,毕竟她才做了大丫头还不满半年,几位姐姐里的翡翠姐姐都不吭声,她哪里就能只顾显摆她自己。

    “璎珞说的这些我倒没想到,虽说你将人想得有些过分了,在别人家里还真不是没可能。这就是人的劣根‘性’啊。”皇甫惜歌叹气道。话说完,她愈加觉得老夫人真是英明果断,否则何止是库房和‘花’木上,就连内账房也得是个烂摊子要她从头收拾。

    怪不得那赵毓岫整日里不卑不亢。不管是老夫人的规矩摆在这儿他的内账房做不得假,还是人家根本不屑于作假帐,无论当家主母换上几茬儿,人家也是能腰杆儿‘挺’得直溜溜的。

    璎珞之所以想得深,与她日日游走于内院之间,整日听到的都是仆‘妇’们嚼舌有关。虽说想得深些便能多些对策有备无患,可璎珞长期这么着,不是毁了个好好的姑娘家?看来哪天得‘抽’空问问她到底喜欢不喜欢三禄了,若是她也有意,不如赶紧嫁了,好好当个规规矩矩的管事媳‘妇’好了。

    眼下既然已经当了家,便有很多事要与外院来往。只靠着吴妈妈一人来回行走,也太累人了些。叶妈妈倒是个靠得住的,就是为人太过良善。不过也罢,就算眼前立刻将几个大些的丫头都嫁了人做起管事媳‘妇’,也得留在身边****些时日,还不如先叫叶妈妈帮忙跑着‘腿’儿,若只是个传话的差事,叶妈妈也能做得来不是。

    主仆众人才回了清苑,皇甫惜歌刚端起茶盏,吴妈妈便进来回禀说三夫人来了,她已经请三夫人坐在穿堂里、等着她进来看主子有没有空儿。皇甫惜歌也不急着示下,先喝了几口茶,才叫‘门’口的丫头出去请人,吴妈妈便顺势立在主子身旁。

    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三夫人若是以为老夫人不当家了,她又是个小辈,妄想在她这里说通了将善哥儿寄在****‘奶’名下,那是行不通的。只需说上头还有老夫人、侄媳‘妇’可做不了这个主,还怕不能将三夫人堵回去?

    不想三夫人进来被请着坐下后,聊得却完全不是善哥儿的事儿。听三郎媳‘妇’问婶娘所为何来,嗫喏了片刻,三夫人便开口道:“那个于家,虽说是于尚书的族亲,媳‘妇’她兄长又在礼部任职,她家里可是普通人家儿,她嫂嫂又是个抠‘门’儿的……”

    “三婶娘可是怕四爷媳‘妇’嫁妆少,嫁进来后抬不起头?无论如何也是咱们萧家娶媳‘妇’,所谓的低头娶妻,怎么能因为媳‘妇’嫁妆少便笑话人家?何况萧家是上百年的世族,哪能做出这等事来,三婶娘完全不必因此忧心。”皇甫惜歌也不等三夫人完全说明来意便抢先堵了三夫人嘴。

    四郎媳‘妇’就算净身入户,也轮不到三夫人来求当家主母想办法不是?各房娶媳‘妇’嫁‘女’都有份例在这里摆着,若想多给些自有各房嫡母添置,根本就不关内院的事儿。

    三夫人紧着摆手,面‘色’尴尬道:“我不是这意思……我是想问问三‘奶’‘奶’,既是新媳‘妇’嫁妆少,咱们家便少给些聘礼好了,左右她嫂子也舍不得将那聘礼给姑娘添箱抬回来。”

    皇甫惜歌心里笑坏了,低头强压着不许笑出声来,半晌才抬头挂上温婉的微笑对三夫人道:“惜儿说句不中听的婶娘勿怪。莫说婶娘你们三房还没分家出去,就算分出去了,娶的若还是这个媳‘妇’,只因为于家有可能嫁妆少便少给聘礼,叫于尚书与姨祖母往后可怎么在于家做人?老夫人又该如何在她老人家的妹子妹夫面前抬起头来?”

    她知道三夫人这么说并不是恶意,不过是想将聘礼银子省下来不白白喂了四郎媳‘妇’的抠‘门’嫂子,若能落在她们三房自己腰包里当然更好。三夫人怎么就不想想,这‘门’亲事可是于尚书家何夫人给牵的线儿……

    况且那句分家不分家的话,也得分怎么听。既是眼下没分家,就算最后聘礼少给了,都落在你们三房自己兜里,别的房头儿凭啥和你们三房一起担这个没脸。就算只论你们自己房头儿,当初****‘奶’进‘门’儿嫁妆也不多吧,聘金可少给了水家一分?自己房头的媳‘妇’还区别对待,这三夫人真是个偏心又贪心的。

    四郎这孩子再是如何莽撞,再是如何书读的不够好,毕竟本‘性’还不错。他的嫡亲哥哥在他这年龄房里已经有了人,这孩子如今可还是只使唤书童小厮和婆子们呢。在皇甫惜歌眼里,男爷们儿只要不贪‘女’‘色’便是好的。

    三夫人听了皇甫惜歌的话,脸红得如同火烧云。怪不得好多大宅子里的次子都闹着要分家,分家也有分家的好处呢,若是分出去自己做了当家主母,这聘金不是想怎么给就怎么给?至于三老爷的兄弟有脸没脸,她才不管那个。老夫人与何夫人的面子事儿更不归她管,这两个老的当初便不该给四郎定下这‘门’儿亲!

    据说那媳‘妇’一家子全都挤在个三进宅子里,那家的老夫人长年都是着布裙木簪吃青菜豆腐,四郎媳‘妇’的嫁妆可能抬够三十六抬?三十六抬里可能每个箱笼都塞得满满当当全是真材实料?

    她就奇怪了,当初明明是要给四郎定下告老还乡那何知府、也就是老夫人堂弟的那个大孙‘女’的,那丫头还来萧府小住了两回,怎么后来悄没言声儿的便换了人?据说那何家丫头出嫁时,满满的六十四抬嫁妆,箱箱装的都是皮‘毛’绸缎和古董瓷器呢。

    皇甫惜歌见三夫人只顾脸红却不再说话,便轻声道:“若是四弟媳‘妇’娘家的嫂子不过是在‘花’银子上谨慎些却是个极要脸面的人,其实这事儿倒是好办。叫咱们家去下聘礼的人专‘门’儿当着她家老夫人嘱咐声,说为免亲家为姑娘准备嫁妆为难,哪一类的东西就是给姑娘添箱的……这样不就是能叫四弟媳‘妇’再将东西抬回萧家来了?”

    四郎没过‘门’的媳‘妇’她那兄长是礼部的官员,礼部官员的媳‘妇’怎么能不懂面上的礼数?男方家来人下聘都当众说了,她还好意思昧下?虽说聘礼里本身就有一部分是要新嫁娘带着进婆家的,毕竟萧家哪位爷娶媳‘妇’的聘礼比一般人家都是只多不少。

    于家又怎么好去打听,多出来的这些到底是为她家姑娘添箱专‘门’多给的,还是萧家变着‘花’样儿说话,只为护着没过‘门’儿的媳‘妇’?就算是后者,这也没错儿不是?难不成不护着自家媳‘妇’倒要白白便宜了媳‘妇’的兄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