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黑大陆
繁体版

第十六章 传教士

    眼看周末已到,周六店里都只上半天班,不到12点就关门结账了。

    黑人和中国人一样,一到周末全身从里到外已经调整到了休假模式,市场上的喧嚣也早早消散。

    在安哥拉,想去逛商场或者店铺得上班时间去,周末和假期都是关门大吉。商家和顾客都是一个作息时间,这一点和国内一到周末满街都是人大相径庭。

    今天的卡拉姆巴店里难得没有什么人,何加帆去逛市场去了。玛利亚玛丽莎两人更是兴味索然地趴在柜台上,大家连天都懒得聊,就等熬到下班撒欢回家。

    习惯了每天和倒娘妈妈们为个折扣要大战五百回合的李言,面对这个生意清淡的周六居然有点难熬。店里办公室坐着闷,店外坐着无聊。于是她来来回回地在店里踱着步消磨时间。

    正转到门口,店里进来两个笑容可掬的白人男性,二三十岁的样子,满脸通红,估计在外面走了不短的时间。

    两人穿着Polo衫和短裤,带着户外渔夫帽,好像马上要去非洲草原上徒步露营一样,要是背个猎枪,就更像要去猎杀大象的形象了。

    不过还好他们身后各背了一个小包,手里拿着宣传册一样的小本子。

    看到李言,两个人的笑容更加慈祥洋溢,嘴都快要咧到耳根。李言还第一次在这个区域里看到白人,他们和她一样,身上的肤色在这个环境里格外地扎眼。

    李言被他们这种含糖量过高的笑容有点不习惯,一时搞不清这两个人是来干什么的,看样子并不是来买鞋的顾客。

    “你好,请问你是这个店的老板吗?”其中稍微年长的一人操着一口不甚流利但是足以交流的中国话问李言,李言猛然听到除了中国人还有别的种族讲自己国家的语言,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愣住了,待片刻反应过来后,心中更是疑窦众生。

    “是的,我是这里的老板,请问你们有什么事吗?”只有她一个中国人在店里,心里一下警惕起来。

    年青的那一位满面春风地凑将上来,李言不由得皱皱眉后退一步。年长那位见状赶忙递出手里的册子:“我们是在安哥拉传教的传教士,来自葡萄牙,每个月都会来给各个店铺的人送新一期的册子,传递上帝的福音。”

    李言半信半疑地接过册子,册子是平装本,但难得地印刷得十分精美。因为市场里还有台湾人,所以还贴心地有简体字版和繁体字版。里面图文并茂地讲诉着圣经里的每一个小故事。

    看到李言在翻看,两个人也不多纠缠,告诉她他们下月再来,有什么宗教上的需求可以拨打后面的电话。同时也将葡萄牙语版本的分发给店里的各人后就告别离开了。

    正巧何加帆回到店里,李言给他看这个册子,他“哦”了一声,见怪不怪:“是那两个葡萄牙传教士又来了是吧。每个月都来,真够负责的。办公室柜子里可能还有一些往期的,你在店里要是无聊了可以拿来当小说看。”

    李言兴奋地说:“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传教士呢。”何加帆说:“你不知道吗,从15世纪末开始,葡萄牙人就开始到处扩展,传教士最早就是那个时候来到了非洲的,他们在安哥拉也算有点历史了。

    刚才来的两人是属于罗安达教会的,教会的势力在这里还挺大,他们可不仅仅在教堂和市场里传教。教会有学校、工厂、农场、医院等等,在安哥拉,教会在他们的经济、社会、文化乃至政治等事务中都有一定的发言权。

    可以说安哥拉人的生活中处处都有他们的影子。当然,安哥拉的生活中也处处是中国制造的影子。”说罢,为自己这两句排比得意了一下。

    李言看他那副需要赞扬的样子,故意不发一言,把何加帆弄得憋屈哑火,她暗暗好笑。

    何加帆哑火了一会儿,给李言说:“下周估计还有柜,咱们上楼看看库容量够不够。”两人上到二楼仓库里。

    弗拉维尔、弗朗西斯、瓦度三人正随心所欲地挂着不同的货堆上,看到李言他们上来,三人慵懒地坐起来。

    他们转了转仓库,库容量还不算饱和,卸条柜应该是没问题的。何加帆拍拍弗拉维尔让他们准备盘库下班。

    待到全部弄完,黑工们已经一改懒散的状态,全部打扮得精神抖擞,花枝招展地彼此告别,一个个喷的香水能熏人一个跟头。

    回去的路上李言看到街上到处是穿着一身白色衣服的黑人,一群一群白衣黑人在尘土飞杨的街上行进,场面蔚为壮观。

    马里奥说这是要去教堂做礼拜的,一般都是举家前往。

    李言不解地问:“安哥拉人这么信教,为什么治安还这么差?上帝不是说过做了恶事要地狱么?”

    马里奥呲牙一笑:“道理是没错的,可是我们每次都会去教堂忏悔啊。

    安哥拉人相信上帝,并向上帝祈祷,请求他的宽恕。上帝是包容的,他会宽恕犯错的人,只要他忏悔了还是能上天堂。”

    李言一听,好嘛,怪不得大家上教堂这么勤,合着还有这么个强大的赦免作用。

    回到驻地,感觉气氛也轻松不少,时间还早,在每个角落里都有人在给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人打电话或者视频。

    李言把自己的衣服拿着准备到二楼去洗。平时驻地的男同事除了内衣裤袜子,其余要洗的直接扔在洗衣机旁边的篮子里就行。

    每天在家里帮鲁大姐做事的两个女黑工卢比和玛丽早上会把这些衣服清洗、晾晒,到下午再熨烫叠好放在洗衣机上的架子,这一点可以说相当惬意了。

    但是李言不愿意自己的衣服和一堆男人的混洗,所以她都是自己单独清洗晾晒。

    来到三楼露台,清凉的风吹得人心旷神怡,在这里透过铁栅栏能看到隔壁邻居家的院子,因为驻地算是方圆5公里以内最高的建筑,所以看得很清楚。

    此时院子里正举办着家庭聚会。只见男女老少跟着音乐节奏,一会儿围圈,一会儿分散,一会儿两两相对地跳着舞,他们快速地扭动摇摆着腰、腹、臀部,幅度夸张,各自为营却又和谐如一。

    随着节奏的明快加强,舞蹈的感情更加炽热奔放。

    李言一上来就注意到章家腾正静静地站着铁栅栏处看着邻居的歌舞升平,那热闹的场景更衬得他的背影落寞孤寂。

    “你也在看他们跳舞啊。”李言打了个招呼。

    章家腾扑扇着大眼睛,头也不回地“嗯”了一声。

    李言被这个“嗯”噎得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也默默地站在他旁边一起看。

    舞蹈渐入佳境,伴随着肢体的扭动,他们还发出“嗨、嗨、嗨”的口号声。

    几个看起来两三岁的孩子也拙手笨脚地在外围跟跳,短胳膊短腿看起来可爱极了。

    “你说,我们来非洲为了什么?”章家腾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

    李言感觉今天遇到的问题都那么深奥宏大,从宗教到哲学。

    她嘴张了张,还没来得及回答,章家腾自己回答:“我们来这里,最直白的就是为了钱,为了自己和家人以后能过上好日子。”

    “这样说也没错........“还没等李言说完,章家腾抬抬下巴,指着正在兴头上的邻居们继续:“可是你看他们,也没有什么钱,陋屋几间,地无一平,吃了这顿得找下顿,说不定明天遇到抢劫的一枪就嗝屁了。

    但是他们家人在旁,欢歌笑语。他们活在当下,够够地享受着每个时刻的快乐。

    活在当下,不是不顾过去,也不计后果,恰恰相反,活在当下是一种最为负责任的生活方式,因为全身心地投入在此刻。

    和他们比,我们来这里干什么,我们在忙什么呢?”

    李言默然。

    风吹着三楼上晾晒的衣服,它们袅娜翩跹,飘摇曳曳,仿佛在追随空气中传来的音乐声。

    “你和王东虽然是老乡,但是你们俩感觉完全不一样呀。”李言打破了沉默。

    “我们俩当然不一样。我想的东西太多了,在这里不是好事。王东想得少,目标明确,反而没那么多痛苦。

    在咱们部门,我感觉苏运乘、何加帆还有我,我们三人在骨子里有很多相似的东西。”

    “你们三人相似?”李言觉得很诧异,根据她这段时间的观察,苏运乘和何加帆完全是两种不类型的人,更不要说大仙儿似的章家腾了。

    “嗯,时间久了你就知道了。

    另外,何加帆和我一样,是个好小伙,你要好好把握。”

    李言翻翻白眼。

    院子里的邻居在跳舞中已经发现在楼上一直注视他们的两个中国人,这时候口中的节奏已由“嗨、嗨、嗨”变成了“chinês、chinês、chinês(中国人)”,李言把手伸到铁栅栏外,笑着朝他们挥手致意,也收到了他们激情四溢的挥手。

    回头一看,章家腾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