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黑大陆
繁体版

第十二章 市场

    第二天起来,照例是6点半出门,大小马里奥早已经在门口聊得热火朝天。

    按这个时间计算,马里奥他们早上5点左右就要起床,洗簌整理再坐小巴来到驻地,却几乎没有见他们有迟到、旷工的情况出现过,每次开门看到的都是那张张发自内心喜悦的大大笑脸。

    都说非洲人很懒,但是在罗安达,依然有那么多如蝼蚁般忙忙碌碌的人们在认真地生活着。

    大家打过招呼后各自离去。谷星依然找了个舒服的姿势仰躺在副驾上,估计昨晚奋战游戏到很晚。

    何加帆在车上给李言说:“今天带你去外面转转,熟悉一下市场。”

    李言听闻,问:“去市场不会很危险吧,毕竟在店里是自己的地方,还有保安守着。”

    何加帆挠挠头:“我觉得也没什么危险的,我们不是基本上每天都在市场里跑么,稍微注意点就好了,毕竟大家都是来做生意的,小偷小摸可能会有,大的恶性事件应该没那么倒霉会遇到吧。”

    谷星笑着说:“你小子也太不懂怜香惜玉了,李言跟个小孩似的,别被那些倒娘妈妈们给吃了。”

    何加帆翻了白眼:”你就别吓唬她了,在卡拉姆巴市场上跑的中国女人还少了?还有那些越南女人,就是几条街而已,又不是什么龙潭虎穴。“

    尽管李言心里还有点打小鼓,不过好奇心战胜了害怕,她居然还有点莫名地期待起来。

    来到店里,和弗拉维尔对完库存,把账目和零钱现金交给玛利亚她们,何加帆又给店长何塞交代了几句,让李言带好签证和钱就出门了。

    中国人在安哥拉出门时,身上一定要带有一定数量的现金,这也是公司安全培训中的一条---以防遇到抢劫时身上无钱,激怒歹人带给更大的伤害那就得不偿失了。

    何加帆和李言出了店门右转下坡两三百米,看到这里有一条长不到1公里的大路,和普拉亚大街平行。

    两边的楼也不高,下面是店铺,上面是窗户围着铁栅栏的住户。这里就是罗安达有名的卡拉姆巴市场。

    这条大路两旁店铺林立。鞋子、衣服、假发、餐具、装饰品应有尽有。这里的店铺既有像二店一样前有柜台后有仓库的店面,又有里面塞得几乎无立足之地四壁包括头顶都挂满了货物的店铺。街边还摆满了贩卖各种生活用品的地摊。

    和罗安达大部分地方一样,这里的卫生环境十分堪忧。水泥路已经看不出原样,垃圾遍地,尘土飞扬。一到雨季,这里到处都是沤臭的大大小小的水坑,

    头上顶着用塑料袋装的冰水或水果的倒娘穿行其间。还有一些头顶货物或用独轮车推着货物的小伙吭哧前行,他们后面常会跟着作为货物主人的中国人。

    大路还有几条分叉路,每一条分叉路两旁都满满当当坐着倒娘们,前面的地摊上摆着她们在各个店铺批发出来零售的物品。

    李言一打眼,已经看到几个摊位上摆着昨天他们卸柜的新款。

    整个卡拉姆巴市场正值一天的售货高峰,人群车辆往来络绎不绝,人声鼎沸热。

    几个误入其中的车辆就如同羊入沼泽,不耐烦的喇叭声响彻云霄,反而让市场显得更加热闹非凡。

    很多罗安达其他地区或者在外省做生意的客人会来这里进货,还有想给自己或者家人买点日常用品的也会来到这里逛逛。

    何加帆在这里到处有熟人,只见他不停地挥手回应着倒娘们热情的“MrHe!”的招呼,还有倒娘抓住他的手摩挲着述说昨天没有抢到货的委屈。

    何加帆微笑着各种虚假承诺,嘱咐她们记得有空一定多去二店看他。李言看他在这些肉呼呼的倒娘之间周旋谈笑,俨然一个招花问柳的小白脸。

    路边除了做生意的倒娘,还有聚成一堆一堆等待雇主招呼的男人们。看见李言走过,各种口哨声响起。何加帆招呼她赶快跟上离开。

    这一路,李言一步不拉地紧跟着何加帆。市场里人很多,要不不小心跟丢了惨了。

    虽然这里离二店并不远,但是一个人行走在几乎遍地都是黑人的环境里还是很让李言恐惧。

    在何加帆和倒娘絮絮叨叨,询问昨天卸柜的货销售情况的时候。李言的一头披肩发已经无数次地被好奇的倒娘们拉在手里细细查看。

    倒娘们也不事先说一声,不管认不认识,站在李言旁边手就伸了过来,刚开始把她吓了一跳,不知道这是非洲的什么特别的社交方式。只看到倒娘们羡慕不已地把拿在手里的头发翻来覆去地观察,嘴里表达着对李言头发的艳羡之情。

    非洲女人的长发基本上都是假发编织的,所以看到李言这一头自然生长的头发当然是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

    何加帆曾告诉李言,非洲人不管是行为还是语言都比较直接。

    所以李言也入乡随俗,刚开始还礼貌地微笑着让倒娘看头发。到后来直接是一皱眉,扭头扯回头发,再配一个白眼。倒娘们也还识趣,赶紧讪讪收手。

    何加帆带李言来到一个巷子里,这里简直是鞋类的倒娘大本营,看到何加帆们过来,无所事事的倒娘们如粉丝一般大喊起来。

    徐娘半老的倒娘们十分热爱这个中国青壮小伙,各种扑身上手,何加帆不失礼貌地灵巧闪躲着,实在躲不过只好顺从地被揩着油,反正在李言看起来他还挺自在的。

    何加帆询问了一下几个昨天在店里买了货的倒娘,货在市场买得怎么样,也打量着她们摊位上别人家的新款,还让李言多观察一下最近市场里的流行趋势和别人家新的制作工艺。

    “MrHe,bomdia(早上好)。”耳边突然传来一个懒洋洋的招呼声。

    李言们寻声一看,声音来自一个半躺在地上的,一身肥肉都快扑到地上的倒娘。只见她用手半挡着照在脸上的阳光,嘘眯着眼睛,神态慵懒。

    和市场别的“妖艳贱货”不一样,这位倒娘神态自怡,眼神睥睨,对MrHe的到来毫无动心。

    何加帆朝李言努努嘴:“这个就是市场上鞋类最大的倒娘伊娅,也是咱们店里的大客户,如果有什么她看好的新款,货还没到,她就可以直接包下。

    伊娅不光是一个人在市场里,她是一个小团队里的头儿,其他两个成员是亚雅娜和桑达,今天不知道去哪儿了。

    当然这种直接包货也不能常操作,市场里的大小倒娘都要雨露均沾,要不被某个客户把控着销售就被动了。“

    听到“雨露均沾”,再联想何加帆之前在倒娘群里的表现,李言不由得笑出声来。

    何加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笑什么?”

    李言赶快憋住笑,挥挥手表示没什么。

    只见伊娅撑住身体,缓慢而费劲地立起来,她哼唧着,摇晃着身体来到他俩面前,如同一个巨大的铁塔一般,李言感觉眼前的阳光都被遮去一半。

    伊娅看着李言,笑着回头问何加帆:“以后我们就要和这位Bonita(美人)打交道了么?”

    何加帆点点头:“她以后就常驻二店,有什么事找她就好。”

    伊娅缓慢地点点头,伸出大而厚的手掌握住李言小小的手,嘴里喊着:“哎呀,哎呀,以后要常见面了。”

    看完倒娘,何加帆带李言又逛了几家福建人的店,他们坐在店里高高的柜台后面,眼前的鞋一层累一层。

    他们基本上都是两夫妻跟着村里的老乡或朋友来到这边。而在来安哥拉之前,好多人已经有着丰富的闯荡世界的经验。

    无论是欧洲、美洲、大洋洲还是非洲,都会有福建人的身影,他们或明或暗地生活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他们是中国版的“犹太人”,横亘的大洋阻挡不了他们向外探寻的脚步。

    比起李言们这种在公司工作,平时有黑工、司机、保安的生活来说,这群福建人在这里都是结成一个个团结的福建人聚落,这样让刚来的老乡们也更容易立脚,一起抵御市场的风险,也一起共同抵抗着安哥拉糟糕治安的风险。

    逛完市场,何加帆带李言来到卡拉姆巴一店。

    一店就在大街开端处,还没走进,就看到每天陪他们上下班的穆利和门口摆摊的倒娘聊得喜笑颜开,远远来到他们俩过来就越过一堆行人脑袋高声招呼起来。

    李言心想:“还以为他是腼腆类的,估计非洲人就没有内向这种说法吧。”

    进入一店,这里比二店小一半。前厅的柜台分为两个部分,左边是公司的,右边租给另外一个大倒娘迪尔茹和她的小团队。

    一店主要销售男士的皮鞋和运动鞋,货量不大但是货值很高。这里有的皮能卖到近2000宽扎一双,算是在这个市场里比较高档的鞋了。

    当然市区里还有很多高级精品鞋店,价格非卡拉姆巴市场可比,但是也传有些款式也是从这个市场里出去的。

    中国的生产制作能力以及开发速度在世界上堪称一绝,没有哪个国家能有这么强大的生产力,所以在非洲市场上能见到的商品几乎都是MADEINCHINA。

    因为价格低廉,所以质量堪忧,价廉并不物美。所以有些商品为了洗去质量低劣的印象,在标注商品出产地的时候会改为:madeinUSA或madeinBrazil,当然这也只是掩耳盗铃的手法罢了。

    罗安达人在去教堂做礼拜,或参加婚礼等一些重大的场合时,都会穿得十分合体正式,所以每个男人必备西装和皮鞋。

    同二店不同,一店柜台后的仓库是一个细条型,里面堆放着不多的货物,办公室和卫生间都在这里。

    小小的办公室并没有窗户,白墙白地砖,估计是刚粉刷过没几年,比起二店的办公室来说条件好得多,更像是国内的办公室。

    摆设大同小异,桌子、板凳、保险柜和办公柜就是全部的家具。一店的仓库是在地下室,面积也只有二店的三分之二大小,因为面积不大,显得整体小巧紧凑。

    谷星正在桌边一口一口地喝着冰可乐,悠闲中愣是喝出了一种品茗的感觉。

    看到李言两人进来,笑着问:“今天收获怎么样,市场上的倒娘们可想死MrHe了。”

    何加帆笑着说:“倒娘们的咸猪手太厉害了,躲都躲不过来。”

    李言说:“也没看见你怎么躲啊”。

    谷星大笑,何加帆一点都不尴尬地说:“还不是为了公司的明天更好么,为了公司,只能牺牲自己的色相了。”

    几个人正互相打趣着。前面的柜台上传来大呼小叫的吵闹声,谷星神色一变,啐了一口:“这一天就没个安生日子过,这是又发生什么倒霉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