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小修士
繁体版

第一卷 狗子出山 诸邪退避 第十九章 疑惑重重的二狗子

    二狗子带着冉冉,一路上走走停停,只要是城镇都会停下来休息买东西,一路上买了很多冉冉的生活用品,还骗人家小姑自己是变戏法的,给了一个储物袋,里面都是冉冉的东西,时不时就把东西拿出来又放回去,哄得小姑娘很高兴。

    等到了五里镇,先得去找一下镇上的米老爷,有点事情要弄清楚,这件事比自身功法的问题还要重要。

    这天傍晚,二狗子把驴栓在了门口,拉着冉冉上前敲响了米老爷家的大门,门开了探出了半个脑壳“谁呀,这么晚还敲门”

    “张管事,小的是米老爷故友之子,家父年纪大了不方便出门,,特地命我来探望故友,家父姓花烦请张管事通报一下”二狗子看到开门的人也是一愣,怎么是这货,当初还昧了自己二十两银子嘞。

    “那好,请随我来”张管事听来人是来替父访友的,自家老爷交由广阔,虽然是住在这偏远小镇,经常有不好友人前来拜访,也就没多话,把二狗子两人领了进去。

    其实也是巧,已经是深秋马上入冬了,张管事也就闲了下来,今天刚好轮到自己巡视宅子,刚到了门口就听到了敲门声,纳闷哪个不长眼的还敢来告状了不成,支开了门房自己来开门了。

    把二人带到了一处小厅,告了声罪,就去禀报米老爷了,也没有让别人去。其实这种事情理应是下人去的,张管事不用掺和,可是偏偏米老爷这人重情义又大方,若来人果真是多年的故友一高兴少不得要打赏来报信的下人,这一来而去的张管事也就摸到了门路,打赏是小讨老爷高兴是大,老爷高兴了,那差事还能少了,差事多了自然也就有油水了,况且多走两步就可能拿银子。

    没过一会张管事就回来了,银子没有领到,只是说把人带到书房。张管事也是闷,又要多跑一趟,没办法谁让自己要往前凑呢。

    到了书房,二狗子看到一个六十来岁的小老头,烤着暖炉,小几上茶水还冒着热气,手上拿着本书,看的入神。

    张管事通报了一声便知趣的退了下去了,米老爷抬眼看到二狗子:“你是何人?我确有姓花的朋友,但是没有你这样的侄子!”

    “米老爷可还记得十二年前,一个雪夜,就在这五里镇捡到的一老一少?”二狗子行了一礼,开口反问道。

    “嗯~似乎有点印象,是爷孙俩,当时那小孩子七八岁的样子,被老头紧紧地护在怀里”米老了回忆了一会说道。

    “一饭之恩,莫敢相忘”二狗子说完就又行了一礼。

    “哦,原来是你呀!都长这么大啦!”米老爷欣慰的说道。

    “来时匆忙,一点心意~”二狗子从怀里捏着银票就要往外掏

    “诶,不用不用,你还年轻留着做个本钱,以后多帮帮别人就是”话还没说完米老爷拒绝的压了压二狗子的手。

    米老爷交友广泛的主要原因不外乎就是乐善好施心胸豁达,再加上也没什么争强好胜的心思,自然在哪里都是混的风生水起,还在郡府里做过官嘞,然后没过几年心里倦了急流勇退之后,就回到了这五里镇做个乡绅大户。

    回乡的时候恰好遇到了这爷两顺手捡了回来,老头醒来了只是拉着小孙子给米老爷磕头,说什么一饭之恩,莫敢相忘,米老爷一看还识字就想叫爷孙两留下给自己做个门房知客,也好过饿死在外面,老头不肯,后来给了几两银子也就打发了。当时手下的管事还说这爷孙两不识抬举,拿了银子就走,也不知什么是知恩图报。

    其实米老爷自己也不知道,那老头走出去没多远就不行了,二狗子只能是到了那红山村里落脚,一转眼已经十二年过去了。

    推了几次见米老爷不收,二狗子就提了个想法,银子存在米老爷这里,,一部分拿出来盖学堂请先生,一部分当做以后十里八乡的孩子外出游学的费用,米老爷一听也就手下了,自己又贴了一些进去,合起来好大一笔银子呢,后来的好多年这十里八乡的穷苦读书人都念米老爷的好呢。

    二狗子在米老爷这里住了一宿就告辞了,自己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自己在递银子的时候偷偷输了两道灵气入体,米老爷身体本来就不错,这两下子不说活到一百多,八九十岁是没问题的,毕竟纯善的人是会有好报的。

    拜别了米老爷,二狗子带着冉冉去了小村,也没看着王林,估计是去县里念书了,大壮还是没和王嫂子走在一起,看着熟悉的人,熟悉的事一阵感慨。

    二狗子没有上前相认,只是装成了外地商贩,到处转了转,毕竟村里人认识的那个二狗子已经死了,何必再去打扰人家的生活。

    二狗子故意转到了很晚,后来就被安排到了老樊的小院里住着,自己原来的那个院子大壮又给卖了,现在也住了一户新的牧羊人。

    入夜冉冉已经睡了,二狗子把整个村子都查探过了,神识扫了不知道多少遍,老樊屋里更是亲自动手翻了个底朝天,就差用法宝轰了,没有什么都没有,看来还是得去找那送信的人。

    第二天,也没费什么功夫找到了,二狗子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么容易,花了几两银子也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按理来说每年来往这么些信,那信头差役也不能记得这么清楚,可偏偏他也认识老樊,这么些年也没见动静,突然来了一会也就留意了。

    二狗子也不耽搁,牵着小驴带着冉冉就往那地方赶,也不远就在这黄羊郡内,三宝县因为盛产天麻虫草松茸而得名,比红山县要大一些,等到了三宝县已经是正月初五了。

    正月初五家家户户的迎财神,年味正浓,两个外乡人怎么看怎么突兀,这情况做什么都不方便。无奈只能是找了家客栈住下,这一住就是小半个月。

    这些天二狗子摸到一些线索,可是又断了。

    原来老樊本来是这县里的一个武师,早年闯荡江湖学了一身武艺,记名在了一家镖局的下面做个小镖头,自家的生活还是不错的,一个贤惠的老婆还有一双儿女,后来不知道怎么,是仇家寻仇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也不得而知,老樊儿子没了,自己也被人打废了,老樊精神也就出了点问题。

    一开始三天两头往外跑,要去找人报仇,后来稍微好一了些,虽然给老樊治病费了不少功夫,靠着老婆子给大户人家洗洗涮涮的,日子也还算过得去,偏偏女儿又不争气,要嫁给一个小流氓,这下可把老樊给气坏了,女大不由人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索性直接跑到那五里镇放羊去了,落得个眼不见心不烦。

    女儿嫁给小流氓后,不知道是不是老婆管得严还是怎么说,也就收了性子老老实实的做起了小买卖,日子一天天的好了起来,对待老人也是孝顺,开始想着把老樊接回来,开始还托人去找了几次,老樊就是赌气不来,直到五年前,老婆子不行了,托人捎了信,老樊这才回来了。

    老婆子走了,老樊本就精神不太好,这不有旧病复发了,没过两年也走了。

    二狗子这半个月仔仔细细的观察了老樊女儿女婿一家子,期间也泄露过几次修士的气息试探,这两口子包括整个三宝县城没有一个修士,彻头彻尾的凡人。

    老樊的坟头乐趣看了用神识扫了又扫看了又看,那冢中枯骨确确实实是老樊。

    这些二狗子整个人都不好了,自己从,磨盘山大老远跑了几个月,现在倒好所有疑惑都在在哪个小土堆里埋着了,差点气不过给老樊刨了出来再打一顿消消气。

    二狗子疑惑,思前想后的也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普普通通的放羊老头,一个还算是正常的普通武师,既不识字,又没什么名师传承的,怎么闯荡几年江湖就能学会山上最顶级的功法,重点是还能记得传承,老樊临走的时候明明很正常,真是太奇怪了。

    可在有疑惑也没办法线索断了,自己只能是悠着点,好好的把这个秘密藏起来,以后有机会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线索吧。

    此间事了就带着冉冉去了青莲宗,暂时把冉冉放在青莲宗,自己接下来的事情,带着个孩子不太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