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小修士
繁体版

第一卷 狗子出山 诸邪退避 第八章 山下的疾苦

    转眼间又是四月了,二狗子来磨盘山整整一年了,变化还挺大个子长高了些,也更加壮实了,这不长大了也有长大了的烦恼。

    就是三师兄看二狗子长个了,心里挺高兴的,又心疼小师弟营养不良,毕竟他还没有辟谷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总不能自己天天上山打猎,下河摸鱼吧,总吃肉也是会腻的。

    这不寻思着,带师弟去山下转转长长见识,一来呢看看能不能迁几户人家过来好供给山门的日常运转,二来也是为日后招收弟子做准备。

    紫龙这里正在焦头烂额呢,想着是去十万大山砍妖兽好,还是去剥削那些魔教妖人来得快,哪里有心思管这些,也就答应了。临下山的时候交待不要闯祸,欺凌普通百姓,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可以到附近门派传信回来。

    这下子二狗子可是高兴了,之前自己不是吃辟谷丹就是上山打猎下河摸鱼的,瓜果蔬菜已经很久没见过了,上山有野果,门派里也有种,老吃一样会腻的。

    刚出门二狗子就问三师兄去哪里,三师兄自己也没出过几次门,哪里知道去哪里。自己之前给师弟讲的那些所见所闻,一部分是听来的一部分是二师兄淘回来的书上看的,自己也没经验。

    还好二狗子比较争气,自小一个人自力更生,向师兄问清楚了最近的凡人城镇在哪里,就拿了主意先去看看,三师兄只能先答应下来。

    师兄弟两人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小村子想弄两只代步的牲口,一问马车不可能的,马也是没有的,只得是弄了两只驴骑着,一路向北。

    为什么不驾驭法宝用飞得呢?主要还是二人修为不高,三师兄归元初境功力不够坚持不了多久,只能是用来跑路,二狗子这个天才就不用提了,储物袋里有的是装备,可是自己用不了。

    再说二人这次下山也是想着长见识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慢慢的不着急,不紧不慢的走了将近十天才到了南安城。

    这南安城是离十万大山最近的城池,也是南安郡的郡首所在,城墙高达十五丈宽三十丈甚是雄伟。也是为了预防兽潮才不得不这样做,妖兽虽然盘踞十万大山内很少出来,但历史上也是有不少的例子。

    所以历代君主,不论是哪朝哪代都十分重视南安城的建设才有了今天这个样子。

    城门口虽然有兵士把守,但是再往南就是十万大山了,所以也不盘查,如今的二狗子也不怕这个了。

    刚进城二狗子眼睛还没来得及看呢,鼻子就快冒烟了。呼吸着闹市的空气,一个字“香”。什么东坡肘子黄焖羊肉的就都来了,嗯,这是狗不理包子,还有还有酸辣凉粉。

    感觉自己都快忘了这些味道的二狗子,拉着师兄就往馆子里跑,驴都差点忘记牵了。

    “师兄来吃吃吃,这个好吃,尝尝这个~”嘴巴里塞的满满的还不忘给师兄夹菜。

    “师弟慢点师兄不跟你抢”师兄看着二狗子这样子心里又是一酸。

    “呜~呜~呜~”

    二狗子哪里会注意这些,只管往嘴里塞,都快把旁边的食客给看傻了,活脱脱饿死鬼投胎不是。

    “嗝~~”终于在把店里的大部分菜品都吃了一遍,二狗子才意犹未尽的打了个饱嗝。

    三师兄杨晓本来已经是辟谷了,看着二狗子那吃相也是食指大动,跟着吃了不少。

    酒足饭饱的二人结过账,找个地方把小毛驴卖了,又找了家客栈休息准备着下一步的安排。

    “师兄我们往哪里走,这农户怎么迁回去,莫不是去掳掠几个”二狗子边喝茶边问道。

    “这不行!”三师兄刚喝了口水差点没被呛到。

    “师傅下山是交代过的不允许持强凌弱欺负百姓,你这办法是魔教行径”二师兄放下茶杯说道。

    “师兄说起这魔教,你给我说说怎么回事”二狗子听到魔教这事来了兴趣。

    既然小师弟想听,师兄也不好拒绝指的是缓缓道来。

    魔教一听就知道不是好货色,魔教势大这些年一直与正道相互抗衡,别看渝州的魔教分舵上次被灭了,在这天下九州还有很多魔教弟子。

    魔教在每个州都有一个分舵,下面又有各路旗主,长老供奉,加上众多教徒。

    有的州郡正道占上风有的州郡魔教占上风,这一来二去的,虽然正道这边总体上一直是压着魔教一头的,但也是因为门派较多,战力上来计算而已。

    如果是单一的门派很难和魔教抗衡,就拿上次渝州分舵率众围攻青莲宗来说,要不是护山大阵撑着,青莲宗就没了,根本等不到救援赶来。

    讲到了这里三师兄向二狗子投去了夸赞的眼神,要不是师弟报信及时青莲宗哪里能及时打开护山大阵。

    师弟除了修为低了一点,品行还是不错的,慢慢的师傅的眼光错不了。

    关于魔教的由来那就比较含糊了,谁创建了魔教不清楚,只是知道魔教是靠着一些心术不正的修士主要做大做强的。

    山上的修炼本来就是修为和心境相辅相成的,但是偏偏有些人误入了歧途,想着速度快一点,自然也就渐行渐远了。

    一步错步步错,修为高于境界,力量增加了对力量的控制力却下降了,自然的也就越来越偏激,久而久之也就不正常了。

    就像乞丐一夜暴富,空有财富却不知道怎么处理,心态的变化自然越来越偏激。

    当然也有不少本来就是打家劫舍无恶不作之徒,天道是公允的,只要你有天赋有根骨自然就可以修炼,不分正邪。

    自从青莲宗一战,渝州境内魔教低调从事,几乎已经销声匿迹了,这也是师兄弟两人修为虽低,也能可以下山游历的原因。

    —————

    师兄弟二人下山也不是来游山玩水体验人间疾苦的,而是有任务的,首要的就是想办法找一些想远走他乡的人家,经过协商之后,带到宗门内。

    二人一路询问,找到了城内管理户籍的衙门,拿出了自官府发的度牒凭证,说明来意查阅相关的户籍资料。

    这度牒凭证也是山下王朝不得不发,毕竟山上的神仙老爷每隔一段时间就是要招收弟子的,每个凭证怎么处理,难不成直接用抢的?

    如果直接到处宣扬自己是谋山谋府某派的修士,百姓们与我上山修行,那可不行百姓一听能上山当神仙,又能躲了税收劳役,哪个不愿意。

    山下王朝还怎么经营,百姓都跑了,自己也弄不过这帮仙人老爷。再说了山上也容不下这么多人,只得默许发这度牒凭证。

    虽然说这凭证是官府给的,但是这谁管谁也还不一定呢。

    二人也不可能直接去翻阅这些资料,只能是等着官府后面通知。

    在此期间二狗子带着师兄又不是吃就是逛街,自己之前也是存了一些钱的,本来是打算留着有大用的,现在上山修行了,灵石都不缺自然也就不在乎这个黄白之物了。

    另外自己磨盘山虽然没有经营仙家买卖,人间的买卖还是有的,但是兑换成这灵石那就不可说了。

    二师兄做的就是把渝州的东西物件运到别州去收买,一部分是山下的生意,一部分则是山上修士购买,毕竟和谐来自他州的小玩意还是有修士喜欢的,自然也会花灵石来购买,有不值几个钱,就图一个乐呵。

    青莲宗的主殿里就放着不少来自其他州郡的稀奇玩意,更别说其他的地方,又是女子在的仙门,精致的东西是少不了的。

    磨盘山这种主殿里空空如也,连上次青莲宗大战紫龙都没去,完完全全就是因为穷,除了祖师堂几乎一无所有的门派在山上也是少见。

    给大师兄带一些山下的小玩意,闲来没事的时候观赏观赏,陶冶一下情操,不然一直闭关也是烦闷。

    师傅的道袍一看就是好多年没换了,鞋子也旧了,买新的统统买新的。

    三师兄那不用说定做了一身衣服,三十来岁的样子,文质彬彬的一袭青衫穿在身上,怎么看怎么像新科的状元郎。

    二狗子就像个小书童一样拎着给师兄买的书,嘴里就没停过,一会冰糖葫芦,一会糯米糍粑的,走着走着还要去路边的摊子上喝一碗酸梅汤,这才几月份就说解暑,纯粹是嘴馋。

    每天晚上回到客栈,把大包小包的东西都收到储物袋里,在街上可不兴这样,惊着了百姓自然会有人去宗门告状的。

    二狗子自己也买了不少小玩意,都是路边地摊上淘来的,自己最喜欢的是一套笔砚,是打算以后送给二师兄的。

    逛了几天,该买的东西也买了,衙门那边也有消息了,离着南安城不远的地方,有个小村子连续几年都遭了祸事,村里人一合计就上报官府,准备全村搬迁。

    官府这边也是头疼,这时间确实比较尴尬,搬去哪里都不合适,春耕刚结束没多久,这要搬就要安置,今年一年的粮食要白给,明年的粮食也要准备,还得想办法置地建房都是钱,一听说有人要出钱,这不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嘛。

    在衙门叫了定钱,雇了几个车夫,拉着粮食就往那边赶过去。定钱以后会退,主要是怕安置不好,以后这笔钱会拿出来给村村民做补偿。

    粮食就是燃眉之急了,人都是恋乡的,如果不是活不下去了谁想要搬家,更何况是全村搬迁,所以首要解决的就是吃饭问题。

    路上走了三天,二狗子远远的看到村里老幼,鼻子也是一酸。

    完全可以用衣衫褴褛来形容,个个都是面黄肌瘦,看着粮食来了,要不是知道是官府安排的来人,估计都要上来抢了。

    分粮食的时候,有几个不知道是不是实在饿坏了,抓一把就放在嘴里嚼,管他生的熟的,有没有砂子在里面。

    来了以后才知道,情况比想象的严重的多,这吴家村地理位置不好,附近几个土匪窝子,闲来无事就来村里抢劫。

    主要还是奔着粮食来的,其他的也没有做的太过分,顿顿饱和一顿饱土匪还是分得清的,毕竟霍霍惨了人家是要跟你拼命的。

    去年冬天又遭了雪灾,小春收成没了,今年更惨春种的时候还好好的,村里人想着咬咬牙,坚持坚持就过去了。

    土匪又来搜刮了一波,粮食没了,地里青苗还在,还有盼头领进的村里借点粮食,来年还上就过去了。

    谁承想长势正好的时候来了一波春涝,不是青苗被淹了,而是整个地都没了,垮掉了,一阵山洪啥也不剩,村里还搭上了几条人命,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祸不单行。

    这下子村里人心里的支柱没了,就有了搬迁的想法,自己什么都没有了,换个地方一切从头来过。

    要不是知县老爷比较重视,又加上几个大户组织了一点东西赈灾,估计都等不到二狗子他们来,再晚几天就不是来接人了。

    等大伙都吃饱了饭,就把村里说得上话的人都组织起来,给大家说说要去的是什么地方,去了有些什么好处。

    还不等二狗子说完,村里年长的老头就站出来了。

    “小兄弟,你也别说了,这粮食救了全村人的命,你说去哪里就去哪里,这吴家村我说话还是有分量的,只要不是让我们去做伤天害理的事情,就是当牛做马谁敢多说闲话,别管我倚老卖老”老头看着村里的人郑重其事的说道。

    村里都是一个姓的,这老头叫吴二虎是村长也是族长,说话不是有分量,根本就是说啥是啥。

    得嘞,都不用忽悠了,这下事情就好办了,清点人数,各家回去收拾东西,二狗子和师兄去准备物资。

    全村上下现在仅有八十多口人,太老的没了,太小的也没了都是饿的。现在家里也没什么东西,拿上铺盖行李,背着锅就算收拾好了,毕竟值钱的东西要么被抢了,要么买了换粮食了。

    吴家村这些人发了口粮,由吴村长带着,妇女老幼坐着之前雇的大车往南安城先走。

    二狗子和师兄留了下来,准备把那几窝土匪端了。我辈修士虽然不与人为恶,但是眼睛了也容不得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