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花开
繁体版

第七章 小学生

    因为婆媳关系不好,娘家又距离比较远,男人几乎整年在外打工,这个丫头又不是好想与的,用妈妈的话说,别看她整天蔫了吧唧的,没什么话,但是一肚子主意,说什么,做什么,中了她的意还好,不中她的意九头牛也拉不回。所以妈妈还是很希望把小女送去学校的,反正乡村小学学费一学期只要5块钱,构不成家里什么大的经济负担。在哥哥上三年级时,家里决定让妹妹也去上学。

    文盲妈妈给女儿起了一个几乎算不上名字的乳名,但是并不能阻止她在起名字的路上继续前行。报名前一天,妈妈给小女取了一个学名“陈娟”。科学的分析一下,“陈”本来就是大姓,“娟”又极其普通,而且是单字,毫无疑问,这个名字的重名机率极大。至于为什么起这么个名字,估计妈妈自己也说不清楚。小女后来仔细想过,极大的可能是前一天妈妈回过娘家,舅舅家有一个刚会说话的小姑娘,名字里就有一个“娟”,推测是谁叫小姑娘的名字时,妈妈听进了耳朵。名字不重要,有个名字就可以了,女孩子不必那么重视。

    果然,开学后不久,小女发现同校就有三个重名,而且有一个就在同班。每次老师课堂提问叫到这个名字时,她都要去追寻老师的目光所到之处,以便确定是不是在叫自己。不过,有时候即使追寻老师目光也不能确定到底是在叫谁。就这样忍受了两年,第三年,小女跳级读四年级。其实,小女对跳不跳级无所谓,但是想到就此可以脱离重名的尴尬还是很高兴的。欢欣鼓舞地来到新班级,悲催地发现,另一个重名就在这个班级。小女的忍耐终于到了极限。拍案而起:改名。好在那时候还没有什么学籍的说法,户口本上是乳名“陈小女”,以后总归要改的,而且到派出所改个名也容易,十里八乡的,谁不认识谁啊。于是,某个中午,小女趴在一本课外书上,闭着眼,用手指谁便点了一个字,就把自己名字定下来了。这个字是“可以”的“可”,设想一下,如果当时手指歪一歪,点到“以”字上,是不是真就叫“陈以”了?孩子不知道什么,大约就会这么叫了。所以,严格来说,新名字的由来和旧名字的由来并无多大差别,无非一个他人经办,一个完全自主。老天保佑,总算手指还算可靠。

    自己选定了名字,接下来就是告诉全世界的人,自己是“陈可”,不是“陈娟”,让老师知道容易,直接办公室告知就可以了。至于让同学知道,过程稍有点艰难,总有那么几个人不太听话,或还有记性不好,今天叫新名字,明天就回到旧名字去了。对于记性不好的,为了长治久安,多点耐心,多纠正就可以了。对于那些不听话的,小女还有一个大杀招,那就是谁叫她“陈娟”,她就跟在人家后面叫“陈娟”,大家都是“陈娟”。再不行,还有一个傻大个的哥哥是同一学校呢!一个学期以后,所有人都知道“陈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