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汉
繁体版

第三章 了解情况

    翌日一早,崔博就带着圃阶、樊通、郑经三人去到了治所。

    今天算是正式上任了,他带着朝廷的诏书,毕竟开始办公之前,还是要诏告下才合适。

    前任州牧巴祗留下了徐州部的班子,在没有进行深入了解之前,崔博是并不打算换掉他们的,毕竟…现在对于崔博来说,人手上确实很不足。

    刺史部主要的属吏有别驾从事史、治中从事史、兵曹从事、主簿、门亭长;还有各郡国都有的部从事史和典郡书佐;此外还有别驾等刺史手下要职的佐吏若干,像一些看起来卵用但吃公粮的也有,诸如月令师、律令师…

    刺史的班子无外乎此,当崔博来了治所,看着一屋子十多个人,一时也有点儿不知所措,光是记下这些人的名儿就很麻烦啊!

    “别驾从事史焦芝,见过使君…”

    “治中从事史汤原,见过使君…”

    …

    众人齐声向崔博介绍了自己的官职和姓名,可惜了…崔博对他们的名儿是一点都没记住。

    别的崔博不说,首先就得了解一下这刺史的基本职责,这事儿问崔钧给他派来的三吏就行,然后就是通过两个主官——别驾和治中这两位,来了解一下这徐州的情况。

    “嗯…别驾、治中,二君烦请来下,有些情况,我必须了解一下,其余诸君各司其职,有事我唤君等!”崔博很客气地和他们说。

    这些也不是什么要紧事,也无须避着人在密室里说,就在这正堂就行。

    刺史的主要职责,崔博也是有所了解的,先前在初遇陶谦之时,那厮可就拿了‘六条问事’说话,这六条问事,可就是刺史的主要职责。

    但这并不全面,也仅是一个评判的标准,至于刺史该如何做,做什么…崔博可还是一头雾水呢!

    崔博先向着圃、樊、郑三人一礼,然后谦虚地问道:“刺史的职务当是何也?”

    此言一出,在场其余的五个人,都愣住了,三吏想不到的是…从雒阳到东海历时一个多月,那段时间是干嘛去了?崔博不说,他们仨默认崔博什么都知道,谁曾想到是这么个结果?

    别驾和治中也是呆了,这个新来的刺史看着年轻…没想到行事更是这般不靠谱,是什么都没了解就光棍地赴任了?

    朝廷现在果然是没人了吗…他们在心里如是想道,但也只是想想,他们并不敢付诸口上。毕竟刺史也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尤其像崔博这种小伙子,年纪轻轻身居刺史,其身后…说不得就有不小的能量。

    需知祸从口出!

    圃阶无奈地叹了口气道:“简单说下吧,云: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

    自光武以来,多有变改。主监察二千石吏治、断不平事,此外还有上计事…

    刺史无法干涉郡、国政事,否则郡、国之守、相可上诉…”

    一大波说辞,圃阶自云是简单说,结果说的却是极为繁琐,但崔博大概也明白了,刺史这个职务,几乎就是一年到头往各郡国跑,看看那些郡守、国相是不是有里面的过错,还有就是些琐事,不愧是监察官啊…

    云只监察二千石和豪强,但实际应是不然的…要不然昨晚设宴会有那么多人巴结他?

    这应该就是后续改革衍生出来的职能吧,此外应是还有部分政务的权力,譬如刘虞在幽州能和胡人打交道,也能安置流民。

    这些圃阶并没有说,是之前在朝会上商量好了的么,一心是要复刺史为正儿八经的监察官罢!

    嗯…如此说的话,任务倒也是减轻了不少啊!但也不是不能变通,真遇到那种必须管的事儿,崔博一样是不会坐视不理的。

    “额…治中,烦请把个郡、国的部从事史之名姓报与我吧…还有州中吏员可有空缺?”崔博看着那个治中,是怎么都记不起他的名儿,只得以这么蹩脚的称呼唤他。

    这个问题本应是问功曹书佐的,其主选用,说来也怪,州刺史的属吏没有功曹史,却有功曹书佐,同样的没有簿曹史,却有簿曹书佐,这两个官职都是治中的佐吏…搞笑的是他们不叫治中书佐,但这些不重要。

    既然治中在,那就不用问功曹书佐了…

    “喏!”治中汤原点了点头,张口就回答了崔博的问题,“各郡、国之部从事史有…

    现缺下邳、琅琊二国之部从事史,广陵郡之典郡书佐,此外治所中的吏员尚缺:兵曹史、主簿…”

    外边的郡国且不说,此外还缺两个位置,但是崔博是带了三个人来的,但是适合的位置就一个主簿…

    嗯、这个圃阶似乎很是活跃,平素回答崔博问题的就是他,干脆就任他为主簿罢。

    “圃君,主簿之职就劳烦你了。”崔博对着圃阶说道。

    主簿几乎是各司通用都有的属吏,它们的职责也都差不多,录事加上文书。

    圃阶当然是接受了,他本是崔钧手下的得力属吏,政务也娴熟,虽然从兰台外放到地方,跟着这个小年轻混,但是离开之前,崔钧可是许诺过他们了。

    当崔博说完之后,又将目光转向了别驾焦芝,光论职能,别驾可谓是刺史的副手了,就是相当于贴身秘书的存在了。

    治中的职责包括的多了,财谷簿书…但是论与刺史的亲近,是不如别驾。

    别驾的职责并不明确,就是简简单单地‘从刺史行部’一句话,而且行诸郡国时,别驾不与刺史同车,另乘一车,故称‘别驾’。

    崔博问道:“别驾可否与我说说诸部情况?”

    诸郡、国各为一部,徐州有郡国六个,焦芝就一一和崔博说起了上一次行诸郡国的情况。

    一番谈论,崔博对于徐州的了解和对刺史的职责,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接下来…可就得干活了!

    针对二千石不法,眼前可就有一位,东海相汲廉,但是这人在东海也是担任几年的国相了,可谓是党羽众多了,现在不清楚情况,崔博还没打算针对他。

    嗯…还是先从行郡国开始罢!

    现在是六月,刺史是要在十月上报兰台的,不抓紧点儿进度,可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