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拍戏
繁体版

第十三章 进组

    “杨老师,我第一次写人物小传,不知道这么写对不对,希望你能帮忙指点一下。”陈译说着,从背包里掏出笔记本。

    杨瑢赶忙摆手道:“你别叫我杨老师,听着怪怪的,而且我也没比你大几岁。”

    见她神色不似作伪,陈译心里对她的印象不由好了几分。

    杨瑢眨了眨眼睛,好奇道:“你干嘛这么盯着我?”

    “就觉得你挺特别的,许多年轻的演员特别喜欢让我喊他们老师,有时候不喊还不高兴。”陈译笑着解释道。

    “我不是老师,也没资格当谁的老师。”

    杨瑢说罢,转移话题道:“对了,不是让我帮你看人物小传吗?”

    “哦,对!”

    陈译点点头,将笔记本递过去。

    接过笔记本,杨瑢先是随意翻了几页,发现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迹。

    一连翻了十几页,才彻底结束。

    “这……都是你写的人物小传?”

    “嗯!我就是凭感觉瞎写,也不懂这么写对不对。”

    耳边听着陈译的话,杨瑢只感觉自己的脸颊开始发烫。

    因为她的人物小传,只写了寥寥三四页纸。

    抛开写的怎么样先不谈,单单是人家这份认真劲儿,就比自己强多了。

    强压下心头的情绪,杨瑢柔声道:“你写的有点多,我需要一点时间慢慢看。”

    闻言,陈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要不就算了,总不能因为我的这点小事,耽误你工作。”

    杨瑢摇摇头,轻言巧语道:“没事儿,等会在车上的时候,我好好看看。”

    就在这时,一辆旅游大巴驶入酒店停车场。

    丁培从酒店中走出来,挨个开始点名,最后招呼道:“人都到齐了,上车吧!”

    旅游大巴的座位很多,但他们人也不少,整辆车塞的满满当当。

    陈译挑了个靠窗的位置,身旁的杨瑢上车后,便捧着他的笔记本认真看了起来。

    汽车缓缓启动,朝着杭州的方向驶去。

    看着窗外不断闪过的建筑,陈译一时间心潮激荡。

    自己主演的第一部电影,马上就要开拍了。

    不过很快,他就平复了心情,从背包里翻出一本《表演的技术》。

    这本书陈译觉得很有意思,强调以创造性的想象力代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情绪记忆,借助外部表达通往演员的潜意识,以获得身心合一的演技。

    不知过了多久,他的耳边响起一阵轻言巧语:“契科夫的这本书我之前也看过,但是只看了一半,我就不敢看了。”

    “为什么?”

    陈译抬起头,好奇道。

    杨瑢认真解释道:“契科夫是体验派的异类,他的很多观点过于癫狂和病态,偏偏又给人一种表演本该如此的感觉,我担心自己被影响,所以就没敢继续看了。”

    “对了,你们在学校里都是学习哪种表演方式?”

    陈译来了兴致,毕竟以前可没有机会和一个正儿八经科班出身的演员聊天。

    通过短暂的接触,他发现杨瑢这个人性格很随和,没有其他年轻演员那种傲气和膨胀劲儿。

    之前在《红日》剧组,李呦斌倒是经常和他聊天,但李呦斌是话剧出身,只是中途去上戏进修了一小段时间,本身并不算纯正的学院派。

    杨瑢沉吟道:“绝大多数学校都是以斯式体验派为主,但其实真正到了拍戏的时候,基本都是哪个好用,适合自己就用哪个。就比如我,拍第一部戏的时候,用的是体验派,可是现在,表现派的味道反而更浓。”

    “杨老师,你应该是班里最火的吧,我看过你的《少年天子》和《刀锋》。”

    “不是让你别叫我老师了嘛。”

    杨瑢撩了撩耳边的发丝,如实答道:“我可不是,班里现在最火的应该是佟大伪,前阵子还被赵宝钢导演选为男一号。”

    “那其他人呢?”

    陈译问出了自己心底最想问的问题。

    杨瑢回忆道:“严艺宽和冯绍蜂也发展的不错,他们外形好,很早就被经纪公司签下了。其他同学一部分进入话剧社,一部分转行幕后,倒是有一个叫于震的,大三时就休学去香江学编剧了。”

    闻言,陈译心情复杂。

    之前他就知道演员行业竞争激烈,只是没想到会激烈到这种程度,甚至可以用惨烈来形容。

    这可是上戏啊。

    国内三大艺术院校之一,结果一个班里,总共也就寥寥三四个人成为影视演员。

    剩下的,要么去演话剧,要么转行了。

    要知道,上戏表演系一年也就招几十个人,凑一个班。

    原先陈译还挺纠结,犹豫拍完这部电影后,还要不要去艺考。

    现在听到杨瑢这么说后,他就彻底绝了艺考的念头。

    自己还是太天真了!

    “对了,你的人物小传我看完了,写的非常好,对人物经历和性格成长描述的很细致。就是寡妇那一段,我觉得有些小瑕疵。”杨瑢刚才就准备和他讨论人物小传来着,只是聊着聊着,话题就跑偏了。

    陈译挑眉道:“你觉得古子华没有和寡妇发生关系吗?”

    杨瑢点点头,阐述自己的观点:“嗯!古子华的家境很好,加上他本身又多才多艺,所以在对待其他小镇居民的时候,骨子里应该带有一种高傲感。”

    这就是典型的女性思维了,她们忽视了一个肤白貌美的寡妇,对一个正处于荷尔蒙爆棚期的少年的吸引力。

    当然,这东西是没有对错的。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待角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你说的没错,但是古子华性格里也有冲动的一面,他给穆小旦写情书,三番两次的找穆小旦,包括后面走出小镇,勇敢追寻自己的梦想。而且,如果他们没有发生关系的话,最后寡妇找古子华教自己孩子音乐,就显得有些突兀……”

    ……

    横店距离杭州并不远,短短两个小时的车程。

    两人讨论着剧本,不知不觉间,旅游大巴下了高速,而后缓缓驶入一个小镇,最后在一家略显老旧的酒店门前停下。

    “到了,都下来吧!”

    丁培像极了带学生春游的老师,领着一帮演员下车,而后开始分配房间。

    说是酒店,其实更像是一个招待所。

    酒店内的装饰同样老旧,不过打扫的还算干净。

    毕竟,不是每一个镇子都叫横店,这里能有一家酒店就很不错了。

    房间不多,像群演和特约都是好几个人一间房,连那几名配角都是两人一间。

    没办法,镇上就这么一家酒店。

    县城倒是有,但距离镇子十几公里。

    当然了,主要还是剧组经费紧张,毕竟住在县里的酒店,每天大巴车来回接送,也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陈译作为男主角,到底还是有些特权的,和杨瑢一样,一人一个房间。

    走进房间,陈译扫视了一圈。

    一张床,一套桌椅,无了!

    不过陈译觉得挺满意,因为比他出租屋的环境好多了。

    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单独的卫生间。

    将背包扔在桌上,见时间还早,陈译拿出剧本准备背台词。

    “咚咚!”

    这时,敲门声响起。

    陈译放下剧本,起身打开房门。

    杨瑢站在门外,问道:“时间还早,我打算去片场看看,你要去吗?”

    “行,一起去吧。”

    陈译点点头,觉得这个提议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