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拍戏
繁体版

第四章 跟组

    两块肉饼,外加一碗馄饨。

    快速解决完早餐,陈译心满意足地骑着自家八手小电驴驶向剧组。

    他现在跟的这个剧组是部抗战剧,根据经典红色抗日小说改编,剧名叫《红日》。

    横店这地方,拍的最多的就是抗日剧。

    不少人调侃,每年在横店死掉的鬼子,能绕地球三圈。

    数量多,也导致抗日剧的质量参差不齐。

    每年至少有上百部抗日剧开拍,但真正顺利在电视台播出的,只有寥寥几部而已。

    至于剩下的,要么是质量太差,没有电视台购买。

    要么就是投资方跑路,再或者是导演跑路,也可能是财务跑路……

    横店这地方很魔幻,各种让人匪夷所思、嗔目结舌地骚操作层出不穷。

    不过他现在跟的这部《红日》,绝对是精品。

    抛开几千万的投资不谈,光是李呦斌主演这五个字,就足以说明一切。

    自从前年《亮剑》播出之后,李呦斌便红得发紫,稳坐抗战片头把交椅,更是荣升为国家一级演员。

    如今,他就是一块金字招牌。

    凡是他主演的抗战片,不愁没收视率。

    剧组开工时间是8点,骑着小电驴来到剧组的时候,时间才7点20。

    “花盆放这边,对,再往左边挪一点。”

    “谁让你把椅子放这的!”

    “你猪脑子啊,说了多少次摆中间摆中间,还特么放角落里。”

    剧组里一片火热朝天的景象,执行导演指挥着场务们布景。

    几十名群演早已换好戏服化完妆,三三两两地蹲在一起吹牛打屁。

    “刘导早啊!”

    陈译打了声招呼。

    执行导演敷衍的点点头,继续指挥场务。

    见状,陈译倒也没觉得什么。

    来横店这么些日子,形形色色的人他见过太多了。

    说实话,别看他是群演羡慕的大特,什么所谓的救场王。可是在那帮明星和导演眼里,他就是个跑龙套的,和群演没啥区别。

    人家能跟你点个头,就算不错了。

    走进化妆间,发现李呦斌早就已经来了,甚至连妆都画好了,此刻正捧着剧本,任由化妆师给他捯饬发型。

    瞥见陈译进来,李呦斌招呼道:“小陈来啦,正好,给我搭个戏。”

    他在剧里饰演张灵甫,而陈译则演他的副官。

    几天拍摄下来,李呦斌觉得这小伙子品行不错,演技好,人也谦虚,慢慢也就变得熟络。

    “来了!”

    陈译二话不说,接过对方递来的剧本,坐在化妆桌前。

    能跟李呦斌这样的老戏骨搭戏,他求之不得。

    虽说只是私下排练,但这种机会也十分难得。

    扫了眼这页剧本,陈译问道:“李老师,咱们从哪段开始?”

    “就从第一段开始!”

    “行!”

    陈译清了清嗓子,语气敬佩地笑道:“高,师座这一手实在是高!让汤司令当众训话,逼着他在咱们74师面前表态。”

    “哈哈!”

    李呦斌得意的笑道:“汤司令是有苦说不出啊!他要是不认马龙是因公殉职,那今天这一关,他就过不去。”

    “师座,我看汤司令还有那位李师长,本来是想找咱们茬的,结果现在倒先把自己嘴给堵上了。”

    “马龙之死,汤司令哪能不怀疑。他是不会相信我说的,背地里,肯定会搞小动作。”

    “……”

    两人对完这幕戏,李呦斌问道:“小陈,感觉怎么样?”

    闻言,陈译沉吟道:“李老师,您的演技是真没话说,语气、神态都很到位,但我瞅着还是有点像李云龙。”

    “啧!”

    李呦斌砸吧砸吧嘴,神色颇有些无奈。

    《亮剑》火了,他也红得发紫。

    好处自然不用提,可也有坏处。

    坏就坏在,他把李云龙这个角色演绎的太好了,太深入人心了。

    导致现在他只要拍抗战剧,否管什么角色,给人的第一映像就是李云龙……

    这部剧导演最初是想让李呦斌演男一号沈振新,结果他看完剧本后,觉得这个角色和李云龙十分相似,于是主动选择了反派张灵甫,就是为了能有所突破,打碎李云龙这个角色带给他的枷锁。

    李呦斌语气惆怅地问道:“难不成我李呦斌要当一辈子李云龙?”

    “李老师,我觉得这跟您演技没关系,纯粹是李云龙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换个题材可能会好点。当然,我就这么随口一说,您听听就行。”陈译提了个意见,末了还加上这么一句。

    交浅言深这个道理,他还是懂得。

    而且,两人地位不对等。

    人李呦斌是红透半边天的国家一级演员,他只是个横店跑龙套的无名小卒。

    李呦斌微微叹了口气。

    他也想过换换其他类型的剧,但问题是,很多事情身不由己,不是想换就能换的。

    《亮剑》播出后,他是红了,可来找他拍的戏,全特么是抗战片。

    毕竟投资方也不是傻子,现在明摆着只要请他拍抗战片,就能躺着赚钱。

    为什么要冒着风险,请他拍其他类型的电视剧?

    两人说话间,尤湧、宋徍等主演迈步走进化妆间。

    瞧见李呦斌已经换上戏服,尤勇开口道:“老李,你这勤奋劲儿简直让我汗颜啊!”

    “不努力不行啊,我这压力是一天比一天大。”李呦斌感叹一声。

    一旁的宋徍笑着打趣道:“李老师,您好歹给我们这些年轻人留条活路。”

    接下来的聊天,陈译识趣的闭上嘴。

    不够格儿。

    圈子不同,千万不要硬融。

    这会儿他要是开口,信不信立马冷场?

    8点,剧组准时开拍。

    陈译的戏份不多,作为一名副官,大部分时间都是绷着一张脸,默默跟在李呦斌身后,当一个人形道具。

    不过即便是人形道具,他也要做最好的那个。

    身姿挺拔,如同一杆长枪。

    神情坚毅,目光锐利,军人的气质展露无遗。

    同时,陈译抓住每一次表现的机会,在不抢戏的情况下,尽可能秀演技。

    没有台词,没有动作,并不意味着无法表演。

    通过眼神和微表情,同样可以表演。

    对于陈译的小动作,导演苏舟并未喝止,甚至还有些喜闻乐见。

    因为他的表演,让整体画面呈现出的效果更好。

    “好,这条过了!休息休息,准备吃饭了!”

    听到导演喊咔,李呦斌二话不说,开始脱衣服。

    没一会儿,就光着膀子。

    陈译和他一样,三下五除二把上衣扒光,汗水顺着胸膛和背脊不断滑落。

    这会儿是八月份,而他们却在拍冬天的戏。

    尤湧、宋徍他们还好一些,毕竟演的是我军,为了表现艰苦的作战条件,军装只有一件薄袄子,里面配上一件单衣。

    但是李呦斌和陈译不同,一个是国军师长,一个是师长副官。

    好家伙,三层厚实的军装,外面还披着一件军大氅。

    裹着这么厚的戏服,被大太阳晒一上午,这谁顶得住?

    瞥了眼陈译那身棱角分明的肌肉,李呦斌眼中闪过一丝羡慕之色,感慨一声:“年轻真好!”

    忽然,不远处响起场务的大喝:“宋徍老师请大家喝饮料,过来集合了。”

    听到有饮料喝,原本东倒西歪的群演们立刻来了精神。

    而演员这边,宋徍则提着一大袋饮料亲自发。

    “谢谢宋老师。”

    陈译接过饮料,感谢了一句。

    拧开饮料正准备喝,眼角余光忽然瞥到一个女人手握相机,正不断找角度拍照。

    好像是宋徍的助理……

    李呦斌灌了一大口饮料,看着宋徍的背影,慨叹一声:“现在小年轻的头脑,比我们那会儿可活络多咯。”

    说罢,转头冲着陈译叮嘱道:“你以后可别这样,好好拍戏,咱们是演员,作品好才是硬道理!”

    “李老师,我就一个龙套……”陈译苦笑道。

    “你小子难道还想当一辈子龙套?”

    “当然不想,可我心里明白,希望渺茫。”

    在横店这两年,陈译明白了很多事情,也知道当初刚来横店时的想法有多可笑。

    被导演看中,成为主角,然后一炮而红……

    想屁吃呢!

    中戏、北影、上戏这三所高校的表演专业,几乎每年都有70%的人无戏可拍,最终被迫选择转行。

    剩下30%的人,绝大多数只能演演小配角,能大红大紫的也就那么一小撮人而已。

    专业演员的竞争都如此激烈了,哪还轮得到群演?

    这么多北漂横漂,真正一跃成名的,也就一个王寳强。

    而且说实话,王寶强能出头,运气占了大头,其次就是他那张憨厚朴实的面相。

    陈译长相俊朗,但又帅的不够彻底,放在娱乐圈里只能算普通。

    唯一的优势,可能就是演技了。

    关键是演技这东西很抽象,他缺少展示自己的舞台。

    看出他眼中的失落,李呦斌拍了拍他的肩膀,问道:“知道我为什么看好你吗?”

    “不知道!”

    陈译想说演技,可这么说的话,就太不要脸了。

    李呦斌语重心长道:“你虽然是野路子,但身上有股子灵性。这年头,有灵性的演员没几个了。另外,心态放平和,各人有各人的缘法,我演了11年话剧,才等来一次拍电影的机会,你小子才跑多久龙套?慢慢等吧!”

    说罢,李呦斌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尘,招呼道:“走,吃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