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拍戏
繁体版

第二章 我养你啊!

    今天剧组收工早,回到镇上的时候,还不到六点。

    收工这么早的原因,并非是拍摄顺利,仅仅只是因为剧组想省一顿饭钱而已。

    没错,就是省饭钱。

    根据演员工会规定,拍戏超过六点,剧组就必须为群演免费提供晚饭。

    千万别小看这顿饭,几十上百名群演,外加剧组里的工作人员,一顿下来怎么也得大几千。

    有时候拍大场面的戏,需要上千名群演,一天光饭钱就得好几万。

    而一部电视剧的拍摄周期短则60天,长则以年计算,总体算下来光是饭钱就得几十万,所以一些资金不怎么宽裕的剧组,自然是能省则省。

    陈译今天跟的这个组还算可以,只是偶尔省一顿。

    有些剧组特恶心,整天钻公会空子省饭钱,关键每次都卡在5点55分收工……

    群演的工资不高,甚至可以说很低。

    06年以前,一天也就二三十块钱。

    今年稍微好点,演员公会把群演的工资提到了8小时40块。超过8小时,每小时补贴5块钱。另外抬棺材、扮死人、披麻戴孝、躺水里等情况,会有额外红包,不过并不多,5-10块钱不等。

    就算每天干12小时,一个月全部出勤,到手也就1800。

    除掉房租水电日常用度,基本就没什么闲钱了。

    就这还是说的最理想状态,事实上还没有哪个群演能一天不缺的出勤,有时候连着好几天接不到活儿都是正常的,平均一个月能拿到1000就算运气特别好了。

    每到月末,整个横店不少群演会陷入没钱吃饭的窘境,必须得靠借钱或家里救济才能活下去。

    所以,群演们对于这种钻空子省饭钱的剧组非常痛恨。

    临时群演之上,还有一类群演,被称为特约演员。

    特约演员又分为小特和大特,小特每天的工资150-300不等,大特则是500-800不等。

    横店小特有不少,但大特却没几个。

    想要成为大特,必须得有明显的特点。

    既要有演技,长相还得满足导演所需要的特型。

    比如金发碧眼的老外、面相喜庆的肥婆、慈眉善目的老人、气质奸诈的光头……

    这类大特在横店非常吃香,不愁没戏拍。

    今天的收获不错,因为救场的原因,张强不但给他算了800的日薪,还自掏腰包多给了200块。

    算上另一个剧组的工资,一共进账1600。

    救场这种情况很少,一个月也碰不到一两次,另外哪怕身为大特,也不是天天都有戏拍。所以陈译的收入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夸张,剧组少的时候,一个月只赚两三千块钱都是常事。

    当然,剧组多的时候能破万。

    路过卤味摊的时候,陈译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称了三十块钱的烤鸭,随后骑着小电驴突突突地驶回家。

    以前刚来横店的时候,陈译同大部分群演一样,租在老公会附近。

    那里房租比镇中心便宜很多,并且靠着老公会,接戏方便。

    不过自从出租屋的门锁三番两次被撬开之后,他就搬到了镇中心。

    他现在租的地方位于镇中心附近,在新世纪超市傍边的一条巷子里,虽然这边房租贵很多,但胜在方便安全。

    一间不到20平米的出租屋,自带一个独立浴室和卫生间,租金480一个月,水电自理。

    距离出租屋不到500米,就有一间派出所。

    ……

    将小电驴推进院子锁好,陈译取出钥匙开门。

    不到20平米的房间,还要隔出一间卫生间,面积就更小了。

    一张大床,两个靠墙的简易油布衣柜,一张折叠桌,两个小马扎,靠着门边的墙壁还有一张长条矮桌,上面堆放着锅碗瓢盆。

    仅仅只是这些东西,就将出租屋填充的满满当当。

    见昨天还剩下一些西红柿和黄瓜,陈译从床下翻出电磁炉和电饭煲。

    先是把饭闷上,接着开始做菜。

    黄瓜拍碎,切些蒜末,加点盐和醋拌一拌,一道仲夏可口的小凉菜就搞定了。

    正在做番茄炒蛋的时候,身后响起开门声。

    “祝姐,回来啦。”

    陈译炒着菜,头也不回的招呼道。

    “哟,今天又接大活儿了?”祝佳顺手关上门,拖着疲惫的步伐来到餐桌前,说话间,伸手捏住一片烤鸭塞进嘴里。

    “嗯,去张哥那边赚了点外快。”

    陈译娴熟地翻动锅铲,转头道:“你先洗个澡,马上就好了。”

    嘬干净手指上的料汁儿,祝佳提议道:“要不晚上喝点?”

    “行!”

    “那我去买啤酒。”

    “对了祝姐,家里香烟没了,记得带一条,回头我给你钱。”

    ……

    祝佳不是他老婆,甚至连女朋友都算不上,他们的关系更像是两只在寒冬中抱团取暖的刺猬。

    小心翼翼地靠近,彼此汲取对方身上的温度。

    这种男女搭伙过日子的情况,在横店并不算罕见。

    既能分摊生活成本,也能在寂寞孤独的时候抚慰心灵。

    祝佳也是大特,只是相比起陈译,她的日子并不好过。

    漂亮、身材好、演技也有一些,但就是接不到戏。

    一部分原因是身高,一部分原因是性格。

    1米73的身高,比如今娱乐圈绝大多数女星都要高,这种情况下就没法和女星们搭戏,甚至有些男星都不好搭。

    至于穿增高鞋……

    开什么玩笑,人家会为了一个龙套专门穿增高鞋?

    想屁吃呢。

    不行就换一个,横店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漂亮的女特。

    而她又不屑于去讨好群头和副导演,用她的话来说就是“讨好他们,然后自己送上门被潜?姐能当大特靠的是实力,我有手有脚不信会饿死,大不了回去干群演。”

    结果,她就真的被迫回去干群演了。

    总的来说,祝佳是个有理想,有坚持,有底线的女人。

    事实上,所有横店的群演,不分男女,最初时都和祝佳一样。

    梦想着凭借自身的努力,有朝一日被某个导演看中,成为主角,最终一炮而红。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实磨平了他们的棱角,顺带也将他们的理想坚持、以及底线也一起消磨殆尽。

    到了最后,很多人甚至已经忘了自己为什么还留在横店。

    ……

    番茄炒蛋做好,祝佳也正巧回来。

    “红塔山暂时没货了,我给你买的红河。”

    随手将啤酒和香烟放在桌上,祝佳一边朝着卫生间走去,一边抬手脱T恤。

    一时间,曼妙的背影尽显无疑。

    很快,卫生间里传来哗啦啦的水声。

    陈译收拾好桌子,坐在小马扎上,用筷子撬开一瓶啤酒,咕咚咕咚灌了几口。

    冰爽的啤酒顺着喉咙一路滑倒胃里,整个人顿时忍不住发出一声舒爽的呻吟。

    再来上一口清脆酸爽的拍黄瓜,只觉别无所求了。

    一瓶啤酒喝到一半的时候,卫生间的门开了。

    祝佳擦拭着湿漉漉地长发,来到他对面坐下。

    刚一坐下,便皱眉道:“赶紧洗个澡去,都馊了!”

    “吃完再洗。”

    陈译正喝得起劲,这会儿不想动。

    祝佳撇撇嘴,满脸嫌弃道:“你自己闻闻身上的味儿,隔着桌子都冲人。”

    闻言,陈译低头嗅了嗅。

    嗯,确实馊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一整天被戏服捂着,再被夏天的太阳晒一天,能不馊嘛。

    舒舒服服地冲了个凉水澡,陈译光着膀子,踩着拖鞋回到桌前坐下。

    “走一个!”

    祝佳说着把酒瓶凑上前。

    拿起啤酒碰了碰,陈译将之前喝剩下的小半瓶啤酒一口喝干。

    嚼着一片烤鸭,陈译闲聊道:“今天接着活儿了?”

    “还是跑的群演。”祝佳摇摇头。

    陈译皱了皱眉:“祝姐,群演还是别跑了。”

    在横店有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成为特约之后,就不能跑群演了。

    不管是大特还是小特,都是如此。

    除了面子上过不去,觉得跌份儿之外,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实际收入。

    那帮群头和副导演非常鸡贼,当发现某个特约跑群演后,会故意压价。

    比如小特,正常价格是150-300一天,副导演可能只会给你150的底薪,甚至100块钱。

    群演跑多了,久而久之群头和副导演渐渐就不会找你了。

    他们会觉得你和群演没啥区别……

    “不跑群演你养我啊?”

    祝佳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

    “我养你啊!”

    “你先养好自己吧,傻瓜!”

    说罢,两人相视一笑。

    两人都算是周星驰的粉丝,祝佳甚至还有一本《喜剧之王》同款的书。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的自我修养》。

    这本书的扉页上,有着密密麻麻几十个明星签名,这些签名都是祝佳拍戏时一点点集齐的。

    最让她觉得遗憾的是,上面没有周星驰的签名。

    打趣过后,陈译正色道:“总跑群演也不是个事,这两天我帮你问问,看看有没有剧组缺人。”

    祝佳没说话,只是把手中的啤酒凑过去。

    陈译再度开了一瓶,两个酒瓶轻轻一碰,一切尽在不言中。

    两人边喝边聊,一顿饭吃到7点才结束。

    收拾好锅碗瓢盆,祝佳蹲在卫生间里,开始搓洗两人的换洗衣裤。

    陈译坐在小马扎上,点上一支红河,默默看着她忙碌。

    洗着洗着,祝佳侧头问道:“对了,张强喊你跑的是什么组?”

    “射雕英雄传!”

    “这剧不是停了吗?”

    “今天刚开机,我还见着胡戨了。”

    “他现在怎么样?”

    “右边眼睛上的疤挺长,不过依旧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