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为了丞相大人得加钱
繁体版

第八十五章 曹魏势力大乱斗

    曹丕病了,命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大将军曹休,共同负责大事。

    曹丕的这三位大臣可谓搭配非常合理,从出身来看,曹真、曹休是宗室将领,陈群是士族代表;而且一文两武,互相牵制,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问题。

    有细心的人会发现一丝阴谋的气息,种云了解内情,毕竟陈群需要他的支持。

    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暗中密谋对付大将军曹休。

    魏文帝曹丕,明确了三位辅政大臣,以及他们的排名顺序,曹真、陈群、曹休。

    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曹真、曹休都是和曹丕一起长大的,曹丕也对他们委以重任。从这个顺序来看,曹真在曹丕心目中,比曹休更重要。

    帝与曹真、陈群等见于崇华殿之南堂,并命曹休入洛阳辅政。

    曹丕安排的没有问题,可曹真、陈群两人就比较尴尬。他们两人刚刚暗中达成交易,要对付曹休。

    曹丕征孙权,以曹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督诸州郡二十余军,击权等於洞浦,破之。拜扬州牧。

    种云被改任征南大将军,负责南郡以南,进攻荆南三郡。

    曹真、陈群没提曹休辅政,在曹魏权力交接之际,发生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或许是一次失败的阴谋。

    事出反常必为妖!种云姑且先把曹休算不算辅政大臣的问题放一边,曹真、曹休二人的官职、在曹魏的地位都不一般。

    在曹丕心目中,曹真是要比曹休靠前的。但实际上,曹休却比曹真地位更高。

    十二月,以太尉锺繇为太傅,征东大将军曹休为大司马,中军大将军曹真为大将军,司徒华歆为太尉,司空王朗为司徒,镇军大将军陈群为司空。

    曹丕病了,魏国遭遇了短暂的混乱,东吴派诸葛瑾、张霸等率部进犯襄阳。

    种云指挥魏军大破吴军,斩张霸。征东大将军曹休也在浔阳击败了其他东吴军队。朝廷一一论功行赏。

    晋升太尉钟繇为太傅,征东大将军曹休为大司马,中军大将军曹真为大将军,司徒华歆为太尉,司空王朗为司徒,镇军大将军陈群为司空。

    曹丕是更加看重曹休的,而且曹休死后,接替曹休成为曹魏最高军事统帅的正是曹真。曹真入朝接替曹休,迁为大司马,掌中外诸军事。这就让整件事情,显得更加扑朔迷离了。

    曹休、曹真都是和曹丕一起长大的。曹休是曹操族子。曹真有记载说他是曹操养子,也有说是族子。

    历来都认为,曹真曹爽父子并不如曹休与曹丕血缘关系更亲近,都称曹爽为“宗室旁支”。

    从头捋一下,曹丕之前应该是明确安排由曹真、陈群、曹休共同辅政,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曹真、陈群似乎是联手“黑掉了”曹休的辅政大臣资格。

    可是曹丕政治手腕高超,反而把曹休地位提高到两人之上,对其非常倚重。

    总而言之,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了,种云只能徒然纳罕,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了!

    曹真的父亲秦邵,是曹操妹子的赘婿,不是真的同宗,秦邵曾经为了保护曹操被杀,所以曹真也算曹操的养子,曹家不怕曹真一系篡权,所以很受重用。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从称帝,建立魏国。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对于曹魏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时间节点。

    曹操去世,曹丕继承魏王,丞相。同年末,曹丕篡汉称帝,建立魏国,改年号为黄初。

    第一代宗亲将领,夏侯惇紧跟曹操脚步离世。夏侯渊在前一年的汉中争夺战中战死。

    曹仁尚在,时任车骑将军。曹纯死得更早,建安十五年就去世了。至于曹洪,因得罪过曹丕,被贬为庶民。

    面对内忧外患,曹丕果断启用了宗亲将领中,这三个人作为军事方面的督帅,这三个人分别是曹休、曹真以及夏侯尚。

    曹休:‘夏侯惇薨,以休为镇南将军,假节都督诸军事。’

    曹真:‘以真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州诸军事。’

    夏侯尚:‘文帝践阼,更封平陵乡侯,迁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假节都督南方诸军事。’

    从字面上来看,曹休接了夏侯惇的位置,主要负责对付孙权。曹真是负责雍、凉两州的军事,算是夏侯渊的接班人,主要严防刘备势力。夏侯尚是负责南方军事,也就是荆州。

    为什么偏偏是这三位呢?

    曹休跟曹真是曹操的养子,是跟曹丕一起长大的。再者,曹休和曹真同属于虎豹骑,一入曹营就在最高规格的军队里修炼,他们同时扬名于对刘备的战斗。

    曹休,成也孙权,败也孙权。在夏侯惇死后,被曹丕封为镇南将军,接替夏侯惇屯兵汝南,抵御孙权。

    曹休非常积极,一到任就击破历阳的孙权屯兵处,还烧毁孙权在芜湖军营。

    222年,曹丕三路伐吴,曹休以征东大将军的身份,假黄钺,从东线出击洞浦。也是曹丕三路中实际取得大胜的一路,后被拜为扬州牧。

    曹休击破孙权屯兵皖城守将审德,斩杀审德,降服韩综、翟丹等人,官至大司马,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

    曹真,诸葛丞相北伐的绊脚石,有出色的军事能力。

    在夏侯渊死后,曹真就以征蜀护军的身份指挥徐晃等人,曹操放弃汉中后,还派遣曹真去接应在武都的曹洪的人退回陈仓。

    到了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曹真就平定了西北张掖张进的反叛,为曹丕镇守西凉三年。回到京都后,曹真被封为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成为曹魏军队最高统帅之一。

    夏侯尚,他跟曹丕的关系十分亲密。按照夏侯尚之前的功劳,封平陵亭侯,拜散骑常侍,升为中领军将军。

    因曹丕登基,改封为平陵乡侯,升为征南将军,领景州刺史,假节,都督南方的军事。

    别看不起夏侯尚。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夏侯尚上任后,就给曹丕助攻了三把火。

    第一把火,收复上庸三郡九县。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因刘封、孟达两人的矛盾,孟达就写信投降魏国。

    曹丕派遣夏侯尚和徐晃助孟达袭得房龄、上庸以及西城。加上申耿、申仪两兄弟的背叛,夏侯尚因此被升迁为征南大将军。

    众所皆知,上庸一地对于蜀汉的重要。好比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好比永安白帝城,为什么刘备在夷陵之战战败后驻守白帝城,陆逊就不敢再持续追击。

    都是同样的道理,占领了上庸一地,就等于把西川的腹地面向敌人,可通过上庸直插西川巴郡,兵临腹地。

    当初关羽北围樊城,被徐晃击败后退守沔水,如果第一时间通过上庸,进入西川,也可以为刘备保留相当的实力。

    第二把火,提醒曹丕做好讨伐孙权的准备。

    221年,孙权向曹丕称臣,受封吴王。夏侯尚就提醒曹丕,孙权不是真心归附,要做好讨伐孙权的准备。

    同年,刘备兴兵伐吴。正如夏侯尚所言,孙权向曹丕称臣只是为换得一时北方的安宁,因为他没办法同时面对曹刘两家的进攻。

    第三把火,火烧诸葛瑾。222年,夷陵之战即将结束,孙权把原本允诺,将长子孙登送入洛阳,作为人质的约定一拖再拖,魏吴两家的关系便貌合神离。

    同年十月,诸葛亮派遣邓芝出使孙权,重修联盟,孙权背叛曹丕,惹得曹丕大怒,发兵三路伐吴。

    西线一路,就是以大将军曹真、征南大将军夏侯尚联手攻打江陵。

    夏侯尚夜多持油船,将步骑万馀人,於下流潜渡,攻瑾诸军,夹江烧其舟船,水陆并攻,破之。城未拔,会大疫,诏敕尚引诸军还。

    曹真、夏侯尚的联手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是却未能大获全胜,一个很大的原因是瘟疫,也就是传染病。

    在古代,瘟疫等同于死亡,因为时下的医疗水平并不发达。特别是荆州,像周瑜突然暴毙,很有可能就是瘟疫导致。

    还有曹操南下荆州,为什么会在赤壁败给周瑜,也是因为当时军中早就流传病疫。

    此次交战的结果是,孙权趁机缴纳贡品,双方言和,曹丕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