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命的教书先生
繁体版

第七十八章 补材料

    中了基金之后,李猛冥冥中感到肩上多了的是任务、压力和责任,他点燃了一根烟,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想法:一定要把国家给的钱充分利用,不能浪费纳税人的血汗。

    他拿起纸笔,又打开自己的申请书,详细地扫了一遍。根据目前的进展,列起了实验计划和具体实施步骤。

    虽然立项的经费56万比南小林59万少3万块钱,但有了基金就有了名分,“厕所博士”一连拿了两个基金,这在学校里估计又是一个新闻。

    有了这两个课题,以后评教授应该不在话下。

    正好今年有一篇文章英文文章要发表,把华夏基金的项目号带上,结题也有了保证。

    想到这里,李猛觉得自己的干劲又充足了,这是国家对自己的信任,不能辜负。

    得给段湘岚发个微信分享一下这份喜悦。

    “老婆,我中了华夏自然科学基金。”

    李猛期待着段湘岚的祝贺,一直拿着手机,希望段湘岚能同他一起高兴,但收到的回复却是一个字:“哦”

    李猛心里有些失落,连个句号都没有,段湘岚难道就不想我中基金?

    突然又想到,得给导师发个短信道谢,他对华夏基金申请付出了不少努力。

    “老师,我的华夏基金中了,谢谢您的帮助!”

    “祝贺,??,好好做,争取发篇大文章。????”

    看到老板的微信,李猛的心情又好了一些。

    他来到了实验室,想立马开始实验。

    由于李猛回来了,刘亚军和另一个同学反而认真了许多,实验又很快进入正轨。

    忙到中午,李猛也没有做出来什么东西,他笑了笑,看来做实验真不像母鸡下蛋,一天一个。

    中午得吃顿好的,不如把学生也喊去,2个人假期在这也辛苦了。

    于是,李猛喊上刘亚军他们,来到大排档,点了好些吃的,两个学生很开心,狼吞虎咽,要狠狠宰李猛一顿。

    吃完饭以后,赵海清也发来了祝贺信息。

    “小李,祝贺你华夏基金立项。”

    李猛回复:“谢谢院长关心,开学我请您吃顿饭,感谢您的支持与正确领导,华夏基金才有幸获批。”

    “好的。还有那个省特派员的材料也要准备一下,最近要交了。”赵海清又说道。

    “好的,我尽快发您。”

    赵海清是鲁州市特派员的负责人,因此每次材料都亲自收集。李猛记得刚放假的时候,收到过通知要特派员半年工作总结材料,当时看到上交时间是8月下旬,没有管,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

    想到自己是第一年做这个材料,还是找徐四宝要一下模板,在他的内容上改动一下。

    徐四宝很爽快地把他的材料发给李猛,李猛看到,做得还挺详细的。

    但自己没有出去真正做过害虫防治的培训、报告,文字上编一下还可,照片有些难办。

    于是又向杜老师请教,他经常给出去跑项目、做调研的老师开车,肯定知道一些细节和具体操作方法。

    杜老师说:“你找个点,去拍一些照片,再写一些材料就行了,我看他们都这么弄的。”

    “好的,杜老师,谢谢,开学请您吃饭。”

    “没事,都是兄弟。”杜老师回复到。

    既然杜老师这么说了,估计自己的猜测没错。但李猛想到当上了特派员,什么也没有做,确实有些心虚。

    不如趁假期,找上杜老师,联系一个种植企业或者农业合作社,到下面拍拍照片,写点材料糊弄一下,把任务解决掉。

    但是去哪里呢?李猛想来想去,真没有认识的搞农业的老板。突然想到万尔稻说自己以前带过一个学生,在鲁州下面的一个县搞大棚种植灵芝。

    那么灵芝肯定也有害虫,不如就到那边做点材料。

    想到这里,李猛联系了万尔稻,说明了想要联系去做点特派员的材料,拍几张照片。

    听明白了以后,万尔稻说那个学生叫张海涛,挂断电话之后就和他的那个学生联系起来,张海涛很高兴接到万尔稻的电话,说什么时候来都可以。

    李猛找杜老师开车,第二天就和万尔稻3人一行,去了张海涛那儿。初见张海涛,他穿着很休闲,脖子上一条大金链子,笑着的时候露出一口大龅牙,但说起话来忒随和。见到万尔稻下车,赶紧上来握手,“老万!”

    李猛想自己若能教出这样的学生,也不惘做老师一回。张海涛开车在前面带路,杜老师开车跟着。到了一个停车场,张海涛让杜老师把车停在这里,都上他的商务车——丰田埃尔法,李猛不知道这是什么车,这么豪华。

    “呦,现在混得可以啊。”万尔稻坐在前排,给开车的张海涛说道。李猛和杜老师则坐在后排。

    “瞎混,瞎混。”张海涛笑着说道,又一手开车,一手拿了几盒中华烟,给几位老师一人一盒,万尔稻接了一个,李猛和杜老师则没要。

    “后面这个老师是李猛博士,这次来主要想做点材料,我电话里都给你说了。”万尔稻又说道,看李猛和杜老师没接烟,自己打开烟盒,给李、杜二人递了过去,李猛只好拿了一根抽了起来。

    “好说,我这就带你们去基地。”张海涛说得很轻松,随即猛踩了油门,向前开去。

    由于吸烟,只好打开窗户,夏季的鲁州到底还是热的,风刮进来,湿漉漉的闷热。好在一会就吸完了,又关上窗户,空调又使车内凉了下来。

    约摸过了20分钟,道路两侧都是荷塘,放眼望去,坐在车里看不到边。

    “还行吧,这是我们公司的荷塘。”张海涛说道。

    “这有几千亩吧?”李猛问道。

    “1万亩多点,号称2万亩,全省最大。我带你们进去玩一下,也摘点莲蓬吃。一会再带你们去灵芝产地。”张海涛说道。

    “规模真大!”杜老师也赞叹道。

    张海涛没有说话,心里却很开心。

    到了荷塘中心,是一个类似四星级旅游景点的游客中心,张海涛直接将车开进去。

    已经有两个人在门口等着了,一个是游客中心领班小王,身材窈窕,妆画的很精致;另一个样貌看上去像个工人,介绍后才知道是整个荷塘景区的技术总负责人张海浪——张海涛的堂弟。

    看上去他们的年龄都很小,也就20多岁。李猛想到自己在他们这个年龄段的时候还在养牛场。

    几个人被小王带进景区中心里面的一个包厢,包厢建在荷塘中间,落地窗户可以看到荷塘深处,里面空调温度打得很低,进去后特别舒服。

    张海涛让几位老师坐在沙发上,娴熟地掰开几个刚采摘的莲蓬。

    李猛第一次看到莲蓬还可以这样掰开,只见张海涛是在莲蓬底座用力,整个莲蓬中的莲子就全部露出,倒着放在茶几上,也非常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