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侠客传
繁体版

第一回张士子进京赶考,杨国相计捉六鬼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HD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这首《侠客行》乃是李太白所写,写时正值青春,壮志豪情。故写出了侠客的豪迈之情。

    余梦中所见江湖,少年侠客,鲜衣怒马,刀光剑影中不乏忠义之思想,故有道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观之良久,梦忽转醒,辗转反侧,久久不忘,故以此记之。

    话说天下之势,分分合合。天下太平久了,便总会出点差错,就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般。而这个王朝则称之为“大楚王朝”。

    且说这大楚自其太祖帝开国以来,百年有余,传至德宗帝。在这百十年间,百姓安乐,太平无事。德宗帝仁德爱民,京畿之地又有国相杨崇两袖清风,铁面无私,一时京城倒成了经济重心,繁华至极。

    然而无巧不成书,单说这一日。夜深人静,月挂当空,照得地下如起了一层霜一般。在那皇城根下,有一行人。只见这群人身着夜行衣靠,个个是黑纱蒙面。其中一人,伸手从百宝囊中摸出一个探路飞黄石来,扔进了宫墙内,众人侧耳倾听,只听“吧嗒”一声,再无动静,就知道没有人。

    再看这群人一哈腰,脚尖点地,“噌噌”窜到朱墙之上。众人施展轻功,便在这皇宫上蹿下跳地转开了。那么说这些人就是来皇宫中遛弯的吗?非也,他们是来找皇帝的。只不过皇宫偌大,一时间晕头转向了。

    大家一琢磨,不能再找下去了,找个人问问吧!其中一个为首的,瞅准机会,将一个太监抓住了。捂着那太监的嘴,那人压低了嗓子说:“别出声,要是出一点声,我就掐死你!”那太监早就吓坏了,那还敢出声,只听那人问道:“我问你,你老实回答,不然……”说着拔出刀来,在他眼前一晃,“不然我先扎你十几个透明窟窿。”那太监点点头,这才把手松了。旁边两个人忙架住,左边那人把手放在他脖子上,防止他大声叫嚷。

    那太监见状慌忙求饶:“各位老爷,求你们别杀我,您问啥我说啥,绝不虚言。”那人点点头,问道:“皇帝在哪?”那太监一愣,说道:“皇上,皇上在,在,上书房中批折子。”那人见问到了消息,向那个架着太监的人一使眼色,左边那个立刻会意。只见他右手一用力,只听“喀喀”一声,再看那太监已是绝气身亡。

    众人再飞身上房,奔着上书房的方向就去了。不多时,已到了上书房那,众人看看,四下没有卫兵。领头的人心想:“今夜倒是安静的很。”却也不多想,只见他舌尖点破窗棂纸,使了个“木匠单吊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往里面看。只见里面陈列简单,不像是皇帝所居之处,倒像是念书之所。但是里面那个身着龙袍之人,不是当今皇帝却还是谁。

    向身后众人一打手势,大家收拾好,便破窗而入。

    德宗帝正在批阅奏章,忽间一行五个黑衣人破窗而入,不由得大惊失色。再看那些人拔出利刃,两个用刀,两个用剑,还有一个用一长一短双刀,欲向德宗刺来。为首那个身法极快,挥刀便向德宗看去,眼见德宗帝便要命丧当场,忽然那人却又退了下去。

    再看地下有两枚毒菱,众人一愣,忽从房梁上纵下一人来。只见那人面似银盆,身着官服,年纪在三十岁左右,手持碧水玄武刀。却原来是御前带刀侍卫总管,名唤林玉清,人称“踏雪无痕”。林玉清抢上一步,挥刀逼退众人,横刀而立喝道:“各位,刺王杀驾可是死罪。”口打一声唿哨,只听到外面喊杀声起,又从左右暗门中窜出五六个侍卫来。这群人心中暗道:“不好,中了埋伏,只好拼死将皇帝杀了。”想到这,为首的那人说道:“众兄弟,咱们既出不去了,倒不如杀了皇帝陪葬!”说着挥刀向前砍来。余下四人各执兵器,一齐攻来。

    为首之人早已砍翻了两人,林玉清见势不好,舞碧水玄武刀来战此人。那人横刀林玉清砍去,林玉清使了个“金刚铁板桥”,回身劈向那人。那人忙举刀招架,怎知这碧水玄武刀是口宝家伙,削金断玉,只听“铛”的一声,刀断为两节。刀断了倒没什么,怎知林玉清一刀削在了那人左肩上,连带衣襟削下一块皮肉去,霎时间鲜血横流。不由得一声大叫,身上却又挨了两刀。

    其余四人,早是砍杀了几个护卫,忽听大哥一声惨叫,具往这边看来。那两个用剑的甩开众侍卫,举剑向林玉清刺来,林玉清后退几步隔开双剑。两人慌忙救起老大。忽其中另一个用刀的惨叫一声,倒地绝气身亡。却原来,他正与众人打斗正酣,一听大哥惨叫,稍一分神,被人钻了空子,一下结果了性命。那用双刀的,左手长刀架住,右手短刀砍翻几个护卫,忙去查看那人,见他已死不由大怒,“五弟,我为你报仇!”说着冲向林玉清。他见老五已死,老大负伤,不由得怒从心起。舞双刀来战林玉清,余下两人各执宝剑护住老大纷纷道:“二哥小心点。”,那老大也道:“老二,那刀端的厉害,此人也是好手,万分小心。”。

    怎知,这紧说慢说,还是提醒晚了,被林玉清一刀向下劈来“力劈华山”,老二举长刀招架,右手短刀低着横劈。可这林玉清用的是假招,见他左手刀举起来了,一变招,横着往他脖颈处砍来。他慌忙收刀,“缩颈藏脖”,右手短刀,将二人分开。却不提防腹部,林玉清一脚踹在他肋下,将他踹倒在地,发出沉闷一声。还在恍惚间林玉清赶上,一刀将其结果了性命。

    本在休整的老大见如此变故,强忍疼痛,提刀复来战林玉清。谁知林玉清竟然宝刀还鞘,徒手来战,他心想:“好啊!好啊!二弟,五弟你们在天有灵,大哥要为你们报仇了!”想到这,大刀一挥,砍向林玉清。怎知,他左砍右砍,砍来十多刀却连林玉清的影都抓不到。不由大怒骂道:“狗贼,你只是躲闪却不敢与我一战,算什么英雄好汉!是人生娘养的,就拔出刀来与某一战!”林玉清道:“你已然负伤,我再用刀却是胜之不武,再说了就算你没负伤,我不用兵器也能胜了你的。”闻听此言,勃然大怒骂道:“好小子,竟口出狂言,今日我便让你做刀下鬼!”当下使开了六合刀法“怀中抱月”“上步柄击”“退步缠头”,怎知一套打下来却不曾半点沾到林玉清。心想:“这小子莫不是会什么妖法?”就在他乱想之际,林玉清欺身上前,一掌拍在了他的檀中穴上。既时就觉周身一麻,动弹不得。

    老三老四见状,提剑上前来救大哥,老四长剑一抖,刺向林玉清。林玉清挥手钳住其右手,紧接着在其云门穴上拍了一下,登时宝剑坠地,无法动弹。老三见此情形,欲将皇帝擒了,借此要挟放人。便身形一晃,来抓德宗帝,怎知他快林玉清更快,不然绰号怎叫“踏雪无痕”,林玉清见见他对皇上不利,身形一晃好似流星赶月,挡在他面前。老三见势不好,一剑挥出,林玉清左手隔开,将他宝剑打掉,紧接着右手对准脑门就是一掌,再看那人仰面倒去,不及出声,便撒手人寰了。

    众人见擒住了刺客,忙过去给皇帝问安,德宗帝一摆手,众人退了。将上书房收拾好,德宗帝说:“将刺客带上来,朕要亲自审问。”

    那两人被压着带去,众人强摁着跪下,德宗帝开口问道:“尔等何人,因何行刺,还不如实招来!”领头的只是怒气冲冲地瞅着林玉清,德宗帝问啥也是不答。到最后老四说道:“我们江淮五鬼,今日算是栽了,”忽然想起戏文有句话,不由得大喊出来“十八年后老子还是一条好汉!”老大说道:“林玉清!你…我栽在你手上我不服!”众人也不知他们干啥,知道是满口胡诌。

    可突然,二人忽地倒地抽搐,顷刻间突然毙命。林玉清吓得忙去查看,看了多时,回身奏道:“启禀吾皇,此二人口中皆含毒物,他们自杀了!”德宗帝大惊,还没问出幕后指使,便自杀了,却不知如何是好!林玉清在他们身上翻了好一阵子,毫无收获,只是他们的衣服引起了注意。回身对皇帝说道:“皇上,这群人是江淮之地的,他们身上布料也能说明。”他顿了顿说道:“江淮之地,会是什么人敢买通贼人,而且敢刺王杀驾!”德宗帝与林玉清互相一望,德宗帝挥手叫众人退下。

    众人退下后,德宗帝道:“你是说他?”林玉清道:“臣只是猜想,并不是想诽谤于六王爷!”

    原来十几年前,先帝仁宗在位时,极为重视自己的六皇子。然而,太子之位已有,所以是不能更改的,但为了疼自己的六儿子,就将最富饶的地方封给了他,将他封为淮南王,在那鱼米之乡倒也自在。可是,当朝太子突然一病不起,不及多时,便一命呜呼了。故此,太子之位也就是空缺了。仁宗有意传给淮南王,可是大臣是不许的,光是杨崇就上了七八道奏章。仁宗一想:“也是,自古以来,皇位便是有嫡立嫡无立长,兄终弟及。”,故此就传给了自己的二子,也就是德宗。可淮南王不乐意了,到仁宗驾崩时,也未曾来吊唁。其实,本应怀疑不到他,但是从种种迹象来看,也非旁人了。

    德宗当机立断,说道:“御前带刀侍卫总管林玉清听旨,”林玉清当即跪倒在地,“朕命你即刻前往江南,暗中查访,一但查得情况属实朕许你先斩后奏!你到那之后,一切官员随你调动,务必将不臣之人绳之以法!”林玉清接旨,心想:“看了皇上动真格了!”,交代完一切,林玉清才离了皇宫,回到衙门,此时天也亮了。杨崇杨相国也起来了,见到林玉清回来,便问道:“如何?”

    林玉清当即说了一遍,又说道:“相爷当真是好法子,可虽将那五人擒住,但是万岁爷也受了惊吓!”杨崇道:“虽受惊吓却无大碍,你林大侠在确保万无一失啊!”林玉清道:“相爷过奖了。”杨崇又道:“接下来却要怎样?”林玉清道:“万岁爷,让我去江南调查一番,我想即刻动身。”杨崇道:“此时却急不得,你先去歇息一番,养养精神吧。”林玉清点头,杨崇道:“唉~你这次却要孤身一人入龙潭,形单影只探虎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