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拳超人在西游
繁体版

第三十九章失仪

    定下那调虎离山之计后,归守农便往高老庄而去。而佘太白和全安仁则留在国都,专心的准备对付埼玉的事情。

    由于那日在祥云客栈闹出的动静过大,人人都知道来了一位东土大唐的高僧。

    乌斯藏国君民素来信佛,全安仁更是以浮屠僧人的身份获得了松赞纲吉与王太后的信任。那王太后听闻了唐三藏的事情后,便向松赞纲吉进言,说不妨让唐三藏入宫,见上一见大国的高僧大德。

    那松赞纲吉是个孝子,从来不忤逆母亲的意思,于是虽然过几日埼玉便要来参加小王子的诞辰宴,但为了王太后的心愿,他还是以倒换通关文牒的名义,召埼玉入宫。

    见来使是奉了松赞纲吉的命令邀请自己前往宫中,埼玉与孙悟空心情各异。

    对于埼玉来说,松赞纲吉的邀请正好称了他的心意。

    如此一来,孙悟空便能名正言顺的入宫,到时候手起棒落,便能将这祸国殃民的“怪人”消灭。

    而孙悟空的心情却比吃了黄连还苦。

    埼玉是个什么样子,他比谁都清楚,哪有一点高僧大德的样子。除了一句“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取经”外,什么都不会。

    到时候入了宫,那还不出尽洋相。

    而且的,宫内还有一个居心不良的所谓浮屠法王。

    可不去又不行。

    这毕竟是一国之主的邀请,不去就是欺君之罪。

    思量在三,孙悟空还是决定陪埼玉一同入宫。

    “喂,老师。等入了宫,你一切听我吩咐,我叫你说话你就说,我叫你闭嘴你就闭嘴。”

    “那你会除掉怪人吗?”

    “我会的。只要那松赞纲吉真是妖怪,我就手起棒落,除了他。”

    “那好。”

    在一番讨价还价后,埼玉和孙悟空一同前往王宫,而猪悟能和沙悟净则留在了客栈内。

    “他们去吃好吃的了,把俺老猪和沙师弟你留下。偏心!”

    看着埼玉远去的背影,猪悟能恨恨地说道。

    他本是向沙悟净抱怨,一转头却见沙悟净根本没听自己说话,而是坐在那里吃起了素面。

    猪悟能见沙悟净不肯做自己倾诉的对象,只好也叫了碗素面,也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埼玉和孙悟空步行至朝门外,早有那阁门大使大声喊道:“有唐朝僧人唐三藏,特来面驾,倒换文牒。”

    那朝门内的黄门奏事官听得,连忙走至白玉阶前奏道:“陛下,唐朝高僧唐三藏,欲求见驾,倒换文牒。”

    松赞纲吉坐于王座上。他的右首边是王太后,左手边是由全安仁的弟子易容的浮屠法王。

    闻得埼玉到了,松赞纲吉说道:“开门,有请。”

    朝门大开,埼玉和孙悟空入了内。

    大殿两边站满了文武百官。他们本就闻唐三藏的大名,今日对一睹唐朝高僧的尊容颇为期待。此时见了,却不无失望地叹道:“上邦人物,礼乐雍容也不过如此!”

    让人如此看轻,问题还是出在埼玉身上。

    虽然埼玉与唐三藏长的相似,但除了埼玉认真起来时,二人的精神面貌那是天差地别的。

    唐三藏走路昂首阔步、顾盼神飞,充满了上方佛子与唐王御弟的风采;而埼玉走路却松松垮垮,虽也竭力在孙悟空的要求下昂首挺胸,但毕竟缺少了那股自信和气势。

    眼见着埼玉如此,松赞纲吉也颇为失望。他看了一眼身旁的浮屠法王,越看越觉得还是自己的国师更有威严。

    来到殿前,孙悟空眨了眨眼睛。火眼金睛下,松赞纲吉和那王太后,具是人类,并且都无法力。

    这让孙悟空犯了难。

    随意打杀凡人,他以前在花果山时做得,现在却做不得。

    于是,孙悟空对埼玉暗道:“老师,这松赞纲吉是一如假包换的凡人,并不是妖怪。不能打!”

    言下之意,不是妖怪他可不能打。

    可埼玉却不管这些。

    在他的思想中,不管松赞纲吉是不是人,做了那么多坏事,就是怪人。

    是怪人就该被消灭。

    而见孙悟空出尔反尔不愿动手,琦玉微微弓起背,已然蓄势待发。

    孙悟空吓了一跳。

    他也顾不得愈矩了,赶忙张开双手挡到埼玉的前面。

    “老师,怪人也是人啊!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相信我,到了诞辰宴那天,我一定让那松赞纲吉改弦更张,撤销《生类怜悯令》,让乌斯藏国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埼玉犹豫了下,决定还是给松赞纲吉一个机会。

    毕竟当年制造出无数怪物和死伤的基诺斯,现在不也和他的盔甲大猩猩在开章鱼烧店。

    这时候,看到孙悟空突然殿前失仪的跑到他师父的前面,松赞纲吉问道:“圣僧,你这徒弟是怎么了?”

    “没什么,”埼玉用手指摸了摸脸道:“他尿急了。”

    孙悟空羞的满脸通红,殿上一片欢快的笑声。

    那王太后为埼玉打圆场道:“圣僧果然风趣。”

    松赞纲吉止住了笑。

    他明知故问道:“圣僧,你今日来见我,所为何事?”

    埼玉疑惑了。

    明明是你叫我来换通关文牒的,怎么问起我来了。总算的,他没有反问回去,而是说道:“我是来换通关文牒的。”

    此言一出,殿上的文武百官又是一阵窃笑。

    大家都在笑这唐三藏来自唐朝上国,说话却如此直白。

    你说个“小僧是唐朝释子。承我天子敕旨,前往西方取经。原领有文牒,到陛下上国,理合倒换,故此不识进退,惊动龙颜”,如此语句,多文雅而不失礼貌啊。

    国王道:“既有唐天子文牒,取上来看。”

    黄门从埼玉手中接过文牒,展开放在御案上。

    松赞纲吉看去,只见牒上写着:南赡部洲大唐国奉天承运唐天子牒行:切惟朕以凉德,嗣续丕基,事神治民,临深履薄,朝夕是惴。前者,失救泾河老龙,获谴于我皇皇后帝,三魂七魄,倏忽阴司,已作无常之客。因有阳寿未绝,感冥君放送回生,广陈善会,修建度亡道场。感蒙救苦观世音菩萨,金身出现,指示西方有佛有经,可度幽亡,超脱孤魂。特着法师玄奘,远历千山,询求经偈。倘到西邦诸国,不灭善缘,照牒放行。须至牒者。

    大唐贞观一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

    松赞纲吉看了看那方印,不似作伪。

    于是取本国玉宝,用了花押,交给黄门递还给了埼玉。

    松赞纲吉本想和埼玉探讨些佛法,若能让他与国师来一场精彩的论战,那就更有趣了。可他刚要开口,突然宫门外一声鼓响。

    松赞纲吉的脸瞬间垮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