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圣人赘婿
繁体版

第十章 剑圣还是刀神

    长安城郊。

    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傍晚十分,夕阳灿烂,如金影弥漫,粉饰着安逸与太平。

    长安是一座黄金城,歌舞升平,昼夕不改。与之庸碌平凡的城郊相比,判若两隔。

    一处更似天堂,一处更近人间,完全截然不同的两种生活节奏。

    田野上依旧有农人忙碌的身影,相谈笑语间,自得其乐,不问归期。

    裴三刀也是一名农人,有几亩田产,几圈菜地,一间茅屋,屋后置地成塘,水里养着鱼鲤三两尾,闲时垂钓怡情,碌时网罗成餐,几番惬意。

    而剩下的,也就只有孤家寡人了。

    年轻的时候,裴三刀也是有家室的,有一个其貌不扬,却是勤劳贤惠的妻子和一个懵懂可爱的女儿。

    自从他有了“三刀”之名以后,这个平凡而幸福的家庭也随之远去。

    他自称平生只出三刀,一刀斩尽世间牵挂。

    第二刀,斩杀人间对手。

    而第三刀,至今未出。

    不错,他是一名农人,同时也是一名杀手。

    与其说农人是他的掩饰,现实中杀手的身份却更接近于业余。

    已经很少人值得他出手,但这第三刀必须要出,这是他欠下的债。

    多年来,他习惯了农人生存的方式,却也还熟悉杀人的手法。

    等那一枚足以令他还尽“恩情”的铜板出现,此生,他才能放心的去做个一个胸无远志的农人。

    夜幕降临的时候,裴三刀扛着锄头,回到了那间专属于他的简陋农舍。

    燃起烛火,闪动的光线稳定以后,矮桌上多了一封书信和那枚他心心念念的铜板。

    他有几秒钟是呆滞的,继而便是释怀,然后了无牵挂一般大笑起来。

    来了!

    他平生的最后一刀。

    预示着人间将多出一缕冤魂。

    他忽然有些兴奋起来,目现寒光,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那种意气风发、豪气干云、仗剑逐鹿天下的神采,天下舍我其谁的风姿。

    他是个奇怪的人,持剑的时候,用的是刀法;而持刀的时候,使出的是剑法,令对手措手不及。

    所以,有人叫他剑圣,也有人叫他刀神。

    就好像你永远无法料到,一个朴实巴交的农人,曾经是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

    偏偏,这个杀手从内心深处是不想杀人的。

    茅屋后面的小池塘并不深,足以淹没那一刀一剑就好。

    即便是沉寂了接近二十载,但当裴三刀从小塘中取回他的兵器,没有人会觉得这一刀一剑不能杀人。

    他将那枚铜板拿在手上,感受着时间与年代带给现实的摩挲痕迹,然后取下脖间的“项链”。

    说是项链,其实不过是一根红绳串起来的两块铜板...不,现在已经是三枚铜板。

    书信褶皱,摊开之后,发现行文有几处删减。

    原本书信上写着三个人的名字和画像,现在有一个人却被涂掉了。

    裴三刀盯着那两个人...准确地说,已经可以算是两个“冤魂”了。

    他轻轻一笑:“或许只有他俩,才真正值得这第三刀!”

    ......

    长安,衣食行联合商会总舵。

    唐西忽然打了个喷嚏。

    但裘万山说话的声音更大:“你说什么?皇帝知道了你的事?还要每月分去商会六成的利润?”

    这话说得很大声,直令原本舒服斜躺在椅子上,不顾“淑女”形象的上官清清,差点将一颗瓜子给生生咽了下去。

    她有些埋怨的眼神:“浑裘儿,你说话能不能小声点,要学会宠辱不惊,稳如山岳。毛毛躁躁的,可像个行会把头的样子?”

    裘万山气不打一处来,他姓裘,小名浑儿(他自己说的),而上官清清时常就叫他浑裘儿,也不知是否刻意戏耍。

    “你闭嘴!身为女子,站无站像,坐无坐姿,成何体统?以后哪个旮旯疙瘩肯要你?”裘万山瞪眼道。

    这时候,好巧不巧,大街上小贩的吆喝声鬼使神差地传来:“老鼠药,蟑螂药,药到患除...”

    三人同时一愣。

    裘万山笑了起来:“也对,就它们要。”

    上官清清蓦然冷哼,下一刻竟直接从二楼的窗口跳了下去,眼神不善地走向那卖药贩子。

    裘万山顿了顿,转而看向唐西:“好吧!事情已经这样了,皇帝知晓了你的隐晦,你的日子定然不会再毫无波澜,你打算怎样?”

    唐西摸了摸下巴,将双脚搭在面前的案上:“无妨,这位圣人皇帝,暂时不会动商会,我们暂时是安全的。只是,有些人可能要大难临头了。”

    “你去把刘野和李国兴的档案取来。”

    商会名义上是一个民间组织,但手下的走卒贩夫众多,这些人无孔不入,几乎在城中的任何角落都有身影。

    换言之,这些人都可以成为眼线,于城中打探消息,搜罗情报。

    所以,实际上商会也是一个缜密的情报组织,眼线广罗密布,既是喉舌,可操纵舆论;也是“监控”,可窥探隐秘。

    在唐西那间秘密档案室里,收集了城中各路贵人的隐秘资料,形同一个户口系统。

    裘万山指挥下人去取档案后,问道:“你这是要动安西世子和当朝右相?”

    唐西笑而不语。

    等到刘野和李国兴的档案在手后,才道:“不仅是本少主想动,龙椅上那位可能比我更心急。”

    稍稍过目之后。

    唐西若有所思:“咦!李国兴的资料怎会那么少?”

    说着,将手上仅一页的档案递给裘万山。

    这一页档案上,记载着李国兴的生平,例如生辰、喜好,何时入仕,官位变迁,以及一些粗浅的交际情况,其他的近况一片空白。

    裘万山看过后,微微皱眉:“按理说,李国兴刚刚接任右相不到一年,新官上任三把火,本应是大展拳脚的时候。即便不结党营私,也不该毫无动作。”

    唐西笑道:“罢了!商会的眼线大多都是些粗人,难以接触到李国兴这样的贵门士族,也是正常。”

    “不像刘野,他虽为安西王世子,却不懂洁身自好,时常流连于青楼酒肆,夜夜笙歌。最常去的,就是那花悦楼,最爱点的就是花魁,影月裳。”

    “你去办,三天之内,我要起底这个艳冠京城的花魁,和花悦楼的老板---史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