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世缘记
繁体版

第五十八章 传承精神

    九月初三,晴,李家的院子里,微风习习,菊桂依旧飘香。

    林晓娆绕着花园子的小径,慢慢地散着步,高高壮壮的保姆在一边陪伴着,也是保护。

    这是专门请来照顾保护林晓娆这个孕妇的,尽管,她说了不需要,因为,她自己会小心地照顾自己,也会小心行动。

    但是,丈夫和家人,没有一个人放心,她也就随便他们了。自己也慢慢的习惯有个陌生人在身边的状态。

    她注意了一下,这怀孕七个月多点的肚子高高挺起,走路,真的已经看不到了脚尖。偶尔,又感受孩子们在肚子里打拳踢腿,肚皮像是海面,有波浪此起彼伏。

    九月,是个好季节。不过,在林晓娆的心目中,哪一个季节都是美好的季节。

    春有娇花,夏有雷雨,秋有明月,冬有霜雪。香港和深圳虽然很少很少见霜雪,可也有叫人掩衣襟的冷风。

    想的远了,收回思绪时,她不禁失笑。看看园子里,深呼吸,又闻到了桂花香…

    忽然之间又想起了那部香港电视剧,刘松仁主演的《八月桂花香》,也还记得那支主题歌,罗文先生唱的《尘缘》。

    尘缘如梦,几番起伏总不平,到如今都成烟云…情也成空,宛若挥手袖底风,幽幽一缕香,飘在深深旧梦中…

    这首歌词,怀幽而不伤,如烟如梦,红尘种种。

    唱歌的,唱的非常好,演剧的,也演的非常好,他们二个是她一直真心喜欢的歌手,演员。也是父亲喜欢的演员,歌手。

    似乎,父亲喜欢的,她都喜欢。或许是重阳节快到了,她特别的想念父亲,又或许是…

    今日,是个很特别的日子,到了预产期的母亲,昨日已经进了医院待产,昨晚没有消息…

    今日,她就很可能迎接一位来到这个世界的新生命,小天使,她同母异父的弟弟。

    从血缘上来讲,他和她有一半相同的血脉,他与她是很亲很亲的亲人,他是她唯一的弟弟,她是他唯一的姐姐。可是,今日,她却在期待之余,又有些伤怀。

    林晓娆看看桂花树,想了许多许多,最终化为一声长叹,飘散在风中。

    缘份,真是说不清楚。

    父亲在世时,她曾经也期盼过八九年的时间,希望母亲为她生一个弟弟,以堵大姑妈他们的碎嘴。

    ~…~…~

    “小夭,你的电话响了。你老公,择端来的电话。我帮你听,可以不?”李妈妈站在厨房的后门处,扬着手里的电话喊儿媳妇,很有幽默细胞。

    “哦。妈,你帮我听吧!可能是我妈咪生了弟弟。”林晓娆也扬声回答,双手捧着肚子,慢慢地转身回屋子,一点没有慌乱。

    尽管心里有点小激动,她也能稳得住情绪和动作,她时刻提醒自己,你也即将是一个妈妈,保护好自己和孩子是首要的任务。

    许多人都说过,林晓娆是一个理智得近乎可怕的女子。

    “喂,择端…”

    “哦,知道了,我会给她说,我会提醒的,你放心…好的,你慢点再回来,在医院尽尽心…”李妈妈挂断了儿子的电话,又冲儿媳妇这边说话…

    “小夭,你妈咪真的是生了,生了个弟弟,六斤六两。”还是很清亮的女高音又随风传进林晓娆的耳朵里。

    她看看时间,上午九点,是个好时辰。又慢慢地转过去,不走厨房进屋子,担心厨房的地板滑,绕过客厅那边,走大门。

    现在,多走走,是为锻炼锻炼盆底肌肉。保姆在后面跟着,慢慢悠悠地走…

    走到客厅的大门前,李妈妈也已经从厨房转了过来,赶快来扶着她,而且,两眼放光,声音又比平时高二个度,尽是愉悦,兴冲冲地道:“小夭,看来,医院的彩超很可靠,看性别看的真准。”你肚子里的,肯定是两个儿子。

    这就打破了李家这已经是三代单传的传统,真是让人兴奋。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能养得起孩子的人家,都希望有二个或以上的儿子。

    “妈妈,现在的影像医学,肯定可以看清楚的。”已经确认过了二回,妈妈似乎是还不大敢相信。林晓娆好笑,“而且,过二年,我还想要再怀一胎,生个女儿。”

    “好好好,你想生就生。多生几个,让择端养,给他肩上添点担子,让他稳重,免得他浮起来。”

    李妈妈笑成了一朵花,为儿子结婚过后收了心而特别开怀。

    “嘿嘿嘿…妈妈刚才就是说说,你别介意,其实,生儿生女都是一样的。而且,我肯定是知道现在的影像,B超,彩超,这些都可靠!”李妈妈也知道自己是过于紧张了些,扶一把儿媳妇,又与儿媳妇闲聊几句。

    “小夭,你妈咪很了不起,这个年纪怀孕生孩子…还很好!说明她的身体保养的很好。”李妈妈说出这话,观察着儿媳妇的脸色,见儿媳妇还笑微微的,便知道,儿媳妇真的不介意有个异父的弟弟。

    这就很难得了。毕竟,儿媳妇也只有二十三岁,从小也是娇生惯养,又习惯了多年一个人享受她妈咪全部的母爱。

    这世界上,有许多年长的子女都不大喜欢寡居的母亲再嫁,还又生一个弟弟妹妹,除了担心母亲的健康以外,更多的都担心母亲若有有了什么意外,弟弟妹妹便会成了自己的负担,更别说以后,还可能会有的财产纠纷。

    林晓娆并不知道李妈妈的想法,也没有怎么理别人的想法。她已经一个人得了爹地所有的遗产,觉得,她的钱已经够用。妈妈的那份,将来全给了弟弟又如何。

    况且,她有手有脚,又身体健康,还能饿肚子不成。她小时候,见爹地一直瘦,怎么都养不起来肉肉,就希望爹地不要那么辛苦地顾着赚钱,好好的养身体,她并不需要他为她挣下多少的家产。他们做父母,饿不着她,冷不着她就成。

    可爹地总是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从了商,入了行,办了企业,有那么多人要靠着它吃饭,能够不尽心不尽力吗?

    爹地有爹地的意志,她没有办法改变,只能够随他。那么,她自己的意志,也是可以随自己的。

    再说,广东俗语都有言,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有能为的人,多少人可以自己白手起家。那么多没有先辈遗产的人,难道他们就不过日子了?

    就算出现了最坏的结果,若是母亲真有了什么,师父又不负责,她做为亲姐姐的,该怎么帮就得怎么帮!当自己多养一个儿子就是。

    不过,她就是有点担心大的三个姑妈,也不知道她们私底下会如何生气。会不会气伤身体。

    她跟她们解释过,也劝慰过一番,希望她们能够早点想通吧,莫气着了。大家都健健康康的才好。

    姑妈们肯定是不希望妈咪再嫁的,更不会希望她又生孩子。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不能改变的事情,就只能愉快地接受。

    带着乐观的心态,就当又多一个亲人。所幸,师父还是一个比较靠谱的男人。虽然有些心机,但是,这世间,哪个人又能没有点心机呢!

    当听到妈咪再嫁的消息时,姑妈们的脸色立时就变了,介于她这个侄女儿在,才没有当场发脾气。

    好在是,他们亲戚之间,爹地走了以后,来往更加少了,大家不用那么尴尬。

    现在,只有新年里和重阳节的时候走动一下。其他节日,没空,只是让人送上了一些节礼而已。

    想想爹地讲的他小时候的故事,林晓娆对姑妈们又多了几分同情和理解,不过,理解归理解,她也并不纵容她们。

    亲戚之间,该如何就如何,处在适当的距离,大家才会相安无事,会少许多的矛盾。

    需要帮助的时候,互相帮把手,打个援助,这就是做为亲戚的相处之道。

    只是,也不知道,爹地会不会怪她太过于冷情。

    “小夭,你妈咪虽然是自然生产,十一月,你到时候…还是剖吧。安全些,你这是双胞胎!”李妈妈又与儿媳妇商议生产方式的问题,希望你早点下定主意,便于早点找好手术医生。技术好的总归好一些,虽然都是私人妇产科医院。

    “妈妈,我还是想自然生产,不那么遭罪。妈咪说过,自然生产,只是生前疼痛的几个小时,生过了以后,立时就不痛了,开刀,刀口要痛很多天,而且,有疤痕。据说,对宝宝的心肺功能也不是那么好。”所有对孩子有不好的,她都要避免。

    林晓娆也希望经历做为女人应当经历的一切,包括自然分娩。这才是合乎天道的生产。开刀,是孕妇不能自然分娩的挽救措施,而不是,应当开刀,必须开刀。

    “那好吧。小夭,你真是个勇敢的孩子。”李妈妈由衷地夸儿媳妇一句。现在,许多年轻的妈妈都怕生产时的阵痛。痛的时候,的确很痛苦。

    林晓娆微微一笑,红了红脸,被人夸得有点不好意思,“看妈妈夸的,不独我啊,自古以来,女性们都勇敢,敢于当妈妈,敢于负责任。

    况且,妈妈,您不也是自然分娩,生了姐姐和择端。承受了两回生产的痛。您也是勇敢又伟大的妈妈,妈妈的妈妈也伟大。

    一代代的妈妈,将这种大无畏的精神传统承下来,我只是接过了传承的其中一分子,我必须要负责将它传承下去。”

    “好孩子。”李妈妈轻轻拍拍儿媳妇的手,心里很感动,还没有人这么夸过她,夸过她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