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AI,我教棋圣下围棋
繁体版

第21章 流口水的赏金

    公布抽签结果后不久,一个年轻的师兄就开始站在道场门口唱名,棋士鱼贯入场。

    陈义和张永元一组,等二十个人到齐,便一起向道场内部走去。

    张永元在陈义耳边喋喋不休,介绍西湖道场的由来和各种规矩。

    在大约二十年前,胡肇麟经常与青年时期的范西屏对弈。

    当时范西屏的棋份、名望还没那么高,在让二子的情况下,仍将身居三品的胡肇麟杀得屁滚尿流。

    张永元一副故弄玄虚的表情,向陈义问道:“你知道范西屏和胡老板下棋,子彩是多少吗?”

    “一百文?”

    张永元嘿嘿一笑:“你再猜。”

    “两百文、三百文……五百文?”

    张永元伸出一根手指:“一两,每个子一两银子。胡老板棋风大开大阖,不是大赢就是大输,经常一盘棋就几十子进出。扬州的棋士都怕他,给他起了个绰号——胡铁头。

    可胡铁头遇上了范西屏,几乎十盘九输。光输给范西屏的钱,估计就有一二千两。得亏胡老板有钱,一般人真输不起……”

    “后来呢?”

    “后来胡老板输得狠了,就把这处外宅拿出来做道场,扬言要在扬州找到一个天才棋士挑战范西屏。这便是西湖道场的来由。”

    陈义看向四周,长廊和房屋斗角飞檐,垂挂遥远;两旁尽是假山湖亭,极有品味。果然是大户豪宅的格局。

    为了一口气创立一个道场,二十年如一日投入银钱,这胡肇麟真是嗜棋如命。

    为了激励棋士提升实力,西湖在创办道场之初,就把规矩定得十分残酷,学徒待遇与棋力直接挂钩。

    比如五品以上可以拿月银,棋份越高月银越高。五品以下非但没有钱,还要干很多杂活。

    后来,范西屏的棋份越来越高,直至成为棋圣。西湖道场培养一个高手击败他的希望已经非常渺茫。

    规矩倒是一直延续下来,一切以实力说话。

    张永元侃侃而谈,陈义听得咋舌不已,也对高阶棋士的收入有了直观认识。

    在这个时代,一两银子差不多能买一石大米,十几两可以买一亩良田,或者一个年龄小的女婢。

    一盘棋几十两输赢,等于几亩地,称得上豪赌。

    范西屏还在十几岁的时候,一盘棋就能赢几十两棋彩。现在成了棋圣,一轮正式对弈的收入不得上百两?

    张永元满脸不屑:“上百两?格局小了。你可知范西屏与程兰如较量一场,盘彩是多少钱?整整2000两。而且是赢了钱照收,输了不用给的那种,稳赚不赔的买卖。”

    陈义奇道:“那盘彩从何而来?”

    “朝廷或大官牵头,号召富商捐赠,请知名棋士前去对弈。富商么,可以拿到名声,还可以买场外盘,也乐得促成。”

    陈义点点头,表示听得懂。

    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围棋邀请赛,富商们筹集赏金,名人下场对弈,赢者获得奖金。

    2000两白银约等于2百两黄金,按金价来折算,相当于前世的200万,相当诱人了。按房价来算,则高达500万。

    而这样的邀请战每年都有很多,以京城五年一度的棋圣战,徽州三年一度的国手战,苏州一年一度的大棋士战赏金最高,最受世人瞩目。

    像范西屏那样的顶级棋士,光靠拿赏金就比很多中小商人赚钱。

    且平日“谈笑有鸿儒”,与文人名流、士族大官,甚至皇亲贵戚交往。影响力比一般的富商或乡绅还要高。

    梁少卿以梁家五少爷的身份钻研棋道,未必没有以围棋结交更高权贵的意思。

    周围几个年轻棋士听张永元侃侃而谈,真是艳羡不已,纷纷在心中坚定决心,一定要考进道场修行。

    走向棋室的路很长,其他棋士也慢慢放开拘谨,开始互通姓名和棋份。

    其中,两个六品上棋士年龄最大,约十七八岁,一个叫夏金科、一个叫纪孟飞。

    张永元低声向陈义介绍,这两个人去年就来考过,实力很强。只是运气不好遇到梁少卿,被斩于马下。

    如今又过了一年,真实棋力可能已经升到五品,甚至五品中的高位。今年这一组最有希望入围的人,就是他们两个。

    当然,最后一个名额,是他张永元的。至于陈义,当好陪衬就好,今年就不要想了。

    陈义惊讶地问道:“梁家那么有钱,梁少卿也来道场学棋吗?他也参加比评?”

    张永元道:“梁家是有点钱,可天天和二品、三品的高手下指导棋,也没意思不是?胡老板定下的规矩,谁想进西湖道场都得按这个规矩来。梁少卿也只好和咱们一起比了。”

    陈义连连点头,提升棋力确实需要对局,而且要和棋份差不多,或者高一点点的人进行大量对局。

    梁少卿可以请名师到家里教授,却请不到十几个五品上或四品的棋友。

    按钱长霖的说法,梁少卿一年前的棋份只是五品下,今年已经是冲四品的大热门。如果不是在西湖道场修炼一年,进步肯定没有这么快。

    陈义回忆了一下,同为六品上的吴大有,实力并不是很强。自己让五子,仍将他打得中盘认输。

    可五品下的张老板就有点厉害了,拖到中后盘用尽AI手数,自己说不定要输。

    如果不能击败胡金科、纪孟飞两人中的一个,说不定真要对张永元痛下杀手,争取第三的名额。

    一群人说说聊聊,很快来到一个小偏院。院内的凉亭、回廊和室内均摆上了棋桌,棋具也已经准备妥当。

    每个棋盘边上都摆有一个沙漏,看起来是计时之用。

    年轻的师兄公布规则。

    这一组共计二十人,每个人都要抽签与另外十九人对弈。每个人总计要下十九局棋,即单循环制。除第一天对弈两盘之外,后面每天对弈三盘,总共比评七天。

    所有人不论棋份,均以猜先定黑白,即分先对弈。每赢一盘得一分,最后积分最多的前三名可以留在道场学棋。

    陈义拿起一个沙漏估算了一下,大概是3分钟漏完。

    嗯,是快棋赛,自己有绝艺帮忙,当然是越快越有优势。

    年轻师兄拿出一个装着竹签的竹筒,朗声道:“每一盘棋都事关去留,大家莫要轻慢。现在抽签定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