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AI,我教棋圣下围棋
繁体版

第19章 遇到一个话痨

    兄妹二人回到家中,明月已上树梢。

    等到陈星睡去,陈义又爬起身在月色中摊开棋盘,摆起最后那盘棋。

    黑棋的第三手“断”,该怎么解?

    当时,那手棋让陈义想破了头,也没想到好的办法,只能将送进来的子直接吃掉。

    然而在绝艺眼中,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骗招而已,他只需要将白子下在E16反断黑棋,几手之后便是白棋稍优的局面。

    陈义不满足于这个答案,反复尝试了十几种后续变化,足足花费一个时辰,才勉强将其中的道理弄清。

    接着,他又模仿黑棋向白角发起攻势,看看绝艺怎么应对。然后发现,当时自己的应法几乎是最差的。仅仅几手棋,就将优势拱手让出。

    钱长霖不知道有绝艺的存在,不过,他的建议是对的。

    这个世界的围棋规则里,黑子没有贴目,就算没有200手的限制,绝艺也只能执黑天下无敌,执白并不保险。

    而有了200手限制,绝艺更退化为“半盘无敌”。

    如果自己不提升棋力,一旦遇到梁少卿那个段位的棋士,就赢不了。

    自己在这个世界毫无根基,唯一能倚仗的,只有一个围棋AI而已。想继续赢棋赢棋彩,把妹妹照顾好,只能从头学起,为绝艺补上缺失的一百手。

    想到这里,陈义下定决心去道场修炼棋艺。

    ……

    第二天一大早,他对陈星叮嘱了一番,便离开家向西湖道场的方向赶去。

    胡肇麟为道场取“西湖”二字,是因为道场就坐落在北郊的瘦西湖旁边。出了扬州北城门之后,还要走四、五里路才到。

    一路上,陈义看到赶往北面的马车络绎不绝,料想,应该全是奔赴道场参加比评的富人子弟。

    这次比评,一来,考核少年棋士是否有资格进入道场学棋;二来,给棋士评定五品、六品的棋份。

    非但少年人会去,有些中年人,甚至老年人也会去。

    毕竟除了高高在上的四品,很多人靠五品棋士的名头,在县里、乡下教棋也是能混口饭吃的。

    从六品升到五品,很多人的收入就能翻个几番,不得不重视。

    还有一些少年和陈义一样,选择步行前往瘦西湖。从衣着服饰上看,有些人搞不好比陈义还穷——起码陈义还有二两多银子傍身,出城时还买得起馒头。

    有些特别穷苦的孩子,脚下连双鞋都没有。去西湖道场学棋,搞不好是就是为了蹭两年白米饭。

    走了差不多半个时辰,陈义终于看到西湖道场的岔路口。从小路岔进去,转过一个大弯,便是一个极大的广场。

    “真有这么多人学棋啊!”陈义不禁发出感叹。

    只见广场上熙熙攘攘,参加比评的棋士非常多,加上他们的随从,怕有五六百人。人气之盛,堪比外甥女参加的少儿围棋定级赛。

    如果不是大家头上梳着发髻,身上穿着长袍、短打,他真以为回到了21世纪。

    这个时代的棋风之盛,实在是太惊人了。仅扬州一府之地,竟有这么多人想进道场学棋。

    “谁说不是呢?只要能升上四品,随便与人下一盘指导棋,至少一两银子起。若能再进一层,甚至能去京城棋院当带俸禄的棋官。若能达到范、施那种棋圣境界,不要说文人墨客,就是督抚大员,也会对他们礼遇有加……”

    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人在一旁摇头晃脑,侃侃而谈,直把陈义听得莫名其妙。

    这小子,真是自来熟呀。

    少年人见陈义毫无反应,疑惑地问道:“怎么,你没听说过范、施二圣?”

    “听过。兄弟,你怎么称呼。”

    “我叫张永元,张是弓长张,元是天元的元。去年考评位列七品上,这回,必能跻身六品之列。嘿嘿,明年春天,说不定能冲品成功……”

    张永元手持一把自在扇,身上一袭淡蓝长袍,整个人看起来十分儒雅。然而说起话来,却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连陈义这么有耐心的人,都听得直感头疼,连忙打断。

    “见谅,我刚来。你可知在哪里报名比评。”

    “非也,非也!报名昨天就截止了,今天我们等张榜公布抽签分组就好。若你还没报名,那就不用等了,明年来早一点……”

    张永元唠唠叨叨地说了半天,经常越说越远,讲话全不在重点上。

    陈义只好频繁打断,问了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还好张永元此人虽然唠叨,却参加过好几轮比评,经验十分丰富。

    听说陈义第一次参加,又摇头晃脑地聊起规则来。

    原来,在场的数百棋士分为两拨。

    一拨只为获得西湖道场背书的棋份,不进入道场学棋,大概有五六十人左右;

    另一拨就厉害了,大约有两百人左右,全是十六岁以下的少年棋士。

    这些少年棋士会被分为十组,进行循环对弈,竞争三十个名额。即每组前三名,获得进入西湖道场学棋的资格。

    张永元道:“一学就是三年,胡老板管吃管住,多少人就是为了混三年饱饭来的。”

    陈义知道,下围棋的少年都有梦想。能在十局里拿到前三名,证明都是下过一番功夫的。

    如果不是天资确实不足,谁都想靠下棋出人头地,而不是甘于平庸,在道场白吃三年干饭。

    见时间还早,他就想到处转转,张永元却一把将他拉住,提出对弈一局暖暖手。

    陈义道:“我棋力不高,和我下棋,怕你越下越冷。”

    “没事,就是要找臭棋篓暖手,一会儿才越战越勇。”

    张永元生拉硬拽,将陈义拖到一个僻静的角落,变戏法般,在大石头上展开一个棋盘。

    陈义无奈,只好抓子猜先。

    鉴于不带任何盘彩、子彩,输了也没关系,他决定自己下一盘。看看和七品棋士对抗,到底会输多少。

    只是运气不佳,猜了个后手。

    张永元道:“兄……请问兄台贵姓?”

    “免贵姓陈,陈义。”

    “陈兄,我不会手下留情,你小心了。”

    “……,张兄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