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城
繁体版

第五十七章 昆明(1)

    路过一个服务区的时候给车加油,小异下车打起电话来。

    不远的一棵树下,声音越来越吵。

    “大哥盖房子,钱我出了,房子装修,钱我也出了。现在二哥要结婚,你们去问问大哥呀,我哪有那么多钱!”

    “好好好!你别说这些大道理,我赚的只是个死工资,一个月只有那么多!”

    “什么叫我好贷款?贷了我拿什么还!你们起码各个有处房子,我有什么!”

    “为什么我几万几万的出钱就是理所当然,大哥二哥一箱桔子都够你们乐半天!”

    “行!白养!你说白养就白养吧!”

    小异按了电话,眼中闪着零星泪光,这才发现祁佳丽二人已经在远远等着了。

    “不好意思啊佳丽姐。”

    “不着急,你没事吧?”

    “没事没事,我们继续出发。”

    再开三个多小时,这一站是“罗平服务区”。

    祁佳丽的脑海中浮现出他们最早聊起罗平的时候。

    油菜花、鸡枞、蜂蜜、黄山羊……

    此时此刻,小异却托着腮向外看着,不知是看昏黄的路灯、树影,还是不远处家乡的人间烟火。

    本打算在这个服务区吃点东西,祁佳丽见状还是打消了念头。

    哈拉和桔子呼呼睡着,离开罗平,小异往前凑了凑,“佳丽姐,我们很快就到昆明了,我知道一家超级好吃的米线馆,要不要去尝尝?”

    “好啊!”

    “我表哥开的,不用花钱还能多多给你们加冒!”

    “什、什么叫加冒?”

    “嗯……你比如肥肠米线,肥肠就是冒,可以额外另加。”

    “那敢情好!”

    一路十多个小时都是随便将就一下,肥肠可太美了。

    米线馆叫“宽哥土鸡米线”,在昆明环城路的内侧,在昆明,环城路就是一环,市中心是多个区的交汇处。

    米线馆的老板是个中年男人,穿着没袖的衫子,露出黑黝黝的胳膊,夜里十点多,店里没多少客人了,备餐那里直径一米多的大锅咕噜咕噜熬着汤。

    “大宽老板,忙着呐?”小异低头看着窗口。

    大宽抹了一把手,快步走了出来,“每次都这样,回来也不给哥通个电话!”

    小异嘿一笑,“哥,有话吃饱了再说呗,这两位是我在桂林认识的朋友。”

    大宽连连笑着点头,“二位好,想吃什么我这就去张罗。”

    小异笑说:“肥肠米线三大碗都加冒,一碗加薄荷叶,炸洋芋、包浆豆腐一份,再来三杯木瓜水。”

    在郝远和祁佳丽的印象里,米线还是那种所谓的“状元过桥米线”,差不多有筷子头粗,里面掺着鱼丸虾饺,总给人一种吃麻辣烫的感觉。

    而云南的米线属实不同,北方的粉往往讲究一个劲道,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火锅配菜,而这里的米线却是云南人的主食,相对更柔,吃到嘴里不用细嚼。

    别的地方吃一碗面一碗粉,留给自己的余地可能只有要不要加葱花香菜、放点盐或者添点醋,但在这里一碗米线的味道几乎完全可以由你做主。

    你会看到每个人都会在“调料台”那里停留一阵,薄荷叶、折耳根、豆豉、花生酥、腌菜、特制的酱和酱油等等等等。

    料子极足,也是云南米线特色鲜明的地方。

    大宽把炸洋芋和包浆豆腐端了上来,双目凝凝看着他这个小妹,“今年怎么回来得早一些?这暑假没去带课?”

    “带课也不太好做,两家离得太远,光路上就要花很多时间,而且……”

    大宽立时摆了摆手,“能歇就歇一歇,钱是赚不完的。”

    “嗯,我知道。”

    “慢点吃,给你们炸了个酥肉,马上就好。”

    大宽刚迈出步子,立时又站得笔挺,“姑父,您怎么来了?”

    顺着一望,郝远和祁佳丽立时一怔,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汉,背着个一大口袋,头发没几根、胡子却很长,满目横光看着小异。

    “姑父,快坐!”

    “我不坐!让她说!”

    小异侧过头,“总能让人好好吃碗米线吧?”

    “你吃!吃吃吃!”

    小异的嘴角深深撇了下去,可撇着撇着又舒了回来。不知是什么呛到了嗓子,小异不停咳着,祁佳丽递上来纸,她笑着拒绝了。

    黄而发红的酥肉上来了,“佳丽姐,郝远哥,你们吃。”

    “是,你帮了老大,后来也没补给你,可是这个家拿什么补你!你要是不帮老二,老二一家会怎么看你,怎么看我和你妈?这个道理你怎么就不懂呢!”

    “爸,我谁都想帮,可是我真的没钱了。”

    “你都出去这么多年了,你怎么会没有钱?你们一顿饭就几百,我们一袋米才八十,这能一样吗?”

    小异抓着筷子的手已经哆嗦起来,接下来这一幕,直让郝远和祁佳丽暗咽唾沫,一根根米线吃进嘴里,一滴滴眼泪滴在碗里,甚至能让人听到那叮咚叮咚的一声声。

    “当年为你花了多少钱,送你去音乐学院,现在留在学校做老师,吃的是公家的饭,节假日带带课,一天就有小千的收入,帮帮这个家就这么难吗!”

    “姑父,小异好不容易回来了,有什么事商量着来嘛。”

    “你看他这个样子像是商量吗!大城市待惯了,吃多了瓜就不认得枣了!”

    “我没有!”

    “有没有你自个最清楚,我早找人看过,你一个吉他都值十万八万,你们这些搞音乐的最赚钱!你是不是说过要为我们养老,这个老我们养不起,你现在就把养老钱拿出来,以后不用你养!”

    这口肥肠好像只有三分熟,小异嚼了又嚼、嚼了又嚼,眼睛呆呆看着碗,从她的神情看不出什么委屈。

    像是小学时候写错了作业,错了就是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