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新狱警成长记
繁体版

第二十四章 过来人

    “还是不太一样的,我刚上班那时候还是计划经济,监狱企业可是盈利单位,人们口中的好单位,你上班比我晚,虽然比不了高光时代,但福利待遇也比很多单位都要高。现在呢?奖金也不让发了,责任还越来越大,这个时候还来干啥?”陶勇和侯哥发着牢骚。

    “现在福利待遇是比不了当年了,但各项规章制度也越来越完善了,也在不断发展进步啊,会越来越好的,高光时刻会回来的”,侯哥还是不敢苟同陶勇的观点。

    “怪不得党委火线提拔你当副监区长啊,思想觉悟就是高,但是哥是过来人,看着吧,你会失望的”,陶勇也懒得和侯哥再做争论。

    其实陶勇年轻的时候不是这样的,听说当年也是年轻有为,29岁的时候就被提拔为副监区长了,成为了当时监狱最年轻的副科级领导干部,后来在31岁的时候,刚符合提拔正科级的条件,就被任命为狱政科的科长,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然而,过了13年,陶勇44岁了,依然还是狱政科长,从全省监狱最年轻的狱政科长变成了最年长的老科长。

    如果能够在狱政科长的位置上干到退休,也就还能接受,可偏偏在第13年,出了一个大事件。

    那是一场严重的舆情事件,一个刑满释放的罪犯,出狱不久,就以一种残忍的手段杀害了自己的前妻。公安机关在调查案件的过程中,了解到了他是名刑释人员,于是到监狱来调阅相关材料。

    陶勇作为狱政科长,接待了公安机关的调查员,提供了该罪犯在监狱的档案复印件。

    这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工作了,可谁也没有想到,竟然有媒体记者了解到了该罪犯在狱内的减刑情况,并在一主流媒体的头版头条发表了一篇极不负责任的文章,影射减刑中存在猫腻。没成想,这篇文章竟然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监狱管理局在得知舆情事件的第一时间就派出了工作组进驻监狱,从该罪犯入狱服刑的第一天起开始倒查,从日常劳动,日常考核,再到减刑,详细地调查了一番,最后他的考核和减刑没有一点毛病。

    但罪犯刑满释放不久就再犯罪,受害者还是和自己生活多年的前妻,说明监狱对于该罪犯的改造是失败的,监区负直接责任,狱政科负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

    最终,监狱党委做出了处理决定,给予该罪犯所在监区的监区长、教导员,以及陶勇诫勉谈话处理,并免去陶勇狱政科长职务,调任第一监区主任科员。

    沉默了一会儿,陶勇想起了往事,突然激动地对侯哥说,“你听说过刑满释放罪犯出狱后再犯罪,处理监狱干警的事情吗?”

    “勇哥,你忘了?你调到第一监区的时候,我刚入职不久,那件事我赶上了,我知道你心里苦。”

    “我不是为自己叫苦,我那个科长早就不想干了,给我免了去,当个科员,我反而更舒坦了,我是为监狱警察叫屈,凭什么罪犯释放了以后再犯罪,还要怨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