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之碑镇万界
繁体版

第六十二章 小圣贤庄(上)

    陈峰也没想过在有间客栈休息,毕竟自家人马那叫一个多,总不能让自家将士在大街上睡觉吧,还不如直接回到桑海城主府那边去呢,好歹那边能够容下这么多人。

    回到城主府,蒙恬与王贲都各自去做陈峰之前交代的事情,事情都不是麻烦事,只需要传个话就行了。

    给小圣贤庄的拜帖还有两天,按照蒙恬与王贲的说法直接过去就行了,完全不用在意这么多。

    但陈峰给他们两人的说法是客随主便,儒家不是很多规矩么,给小圣贤庄三天时间安排,这样也免得失了大秦的体面与气度。

    好在两天时间并不长,陈峰这两天也帮忙处理了些桑海的各种事情,大事小事都有,两天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这天早上,大秦的将士们已经准备好了送往小圣贤庄的礼物,这些都是装订成册的华文书籍,毕竟这个需要推广也免不了儒家这道坎。

    今天陈峰准备解决掉这个问题,书籍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加起来总共有三万册,都是公输仇与王翦在知道陈峰要拜访小圣贤庄后加急赶制出来的。

    陈峰一行人来到小圣贤庄外,这一次没有文官来陪同,也没有原剧中的李斯等人随行,倒是蒙恬与王贲两个武将随行,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在蒙恬与王贲安排下,诸多大秦将士分列守护,随后陈峰才下得车撵,儒家当代掌门荀况(时间距离原著中那段还有二十多年)带着诸多弟子早已经在此等候,看见陈峰这位秦王到来就上前迎接。

    “荀况携小圣贤庄诸多弟子见过秦王,见过两位将军。”荀况这会还没有原剧中的白发苍苍,说话中气十足。

    “荀掌门别怪寡人不请自来就好,哦,张良你也在小圣贤庄啊,倒是熟人了,哈哈,你祖父现在可想念你了。”

    陈峰看到张良这会也已经在小圣贤庄了,倒也没奇怪,毕竟张良一家子都被自己收服,也没什么好在意的,张良还能跑了不成。

    “张良见过大王,多谢大王对我张家的厚爱。”

    张良因为他全家都投靠了秦国,对于陈峰这位秦王倒也没有敌意,毕竟韩王都还活得好好地,所以张良态度都是很友好的。

    “寡人今天冒昧前来倒有些事情与荀掌门聊聊,不知寡人可有这个荣幸?”陈峰冲着张良点了点头后就开始与荀况开始说起来。

    “秦王能够大驾光临小圣贤庄,是小圣贤庄的荣幸,能与秦王交流更是荀况的福分。”

    荀况也是实在的很,毕竟原剧中是公子扶苏前来,荀况还能讲究些辈分,这次前来的这位秦王可不一般,要是一个不好,小圣贤庄就要完蛋。

    “荀掌门能够给寡人这个面子就好,寡人今日前来还带了些礼物,知道小圣贤庄对于凡俗之物并不看重,所以寡人特地印制了三万册书籍,都是不同的书籍,有记载先贤理论的,也有历史刊物,希望荀掌门不要拒绝。”

    陈峰故意没有说这些是华文所著,只说其中内容。

    “荀况代小圣贤庄上下谢过秦王,如此礼物小圣贤庄还真不敢拒绝。”

    “带上来吧,分出几册交于荀掌门与各位儒家弟子。”陈峰在荀况答应后直接就让人将三万册书籍带了上来。

    包括荀况在内的每一个在门口的儒家弟子都接过了大秦将士分发的书籍,不过随着这些儒家弟子打开书籍后就开始皱眉,没一会荀况就开口了。

    “秦王大人,不知此书记载了些何物,这些都是何种文字,荀某虽不敢说知晓古今文字,但对于各国文字都有些了解,这些还真不认识。”

    好吧,荀况面对华文是大字不识一个,典型的文盲,荀况倒也完全是实话实话。

    陈峰没有回答,反问道:“荀掌门,莫非小圣贤庄论事是在门口的?”

    荀况这会也从困扰中脱离,连忙开始引着陈峰进入小圣贤庄,很快就有儒家弟子在一旁演奏。

    这次倒是真正的八佾舞,而并非原剧中用来迎接扶苏那种假冒货。

    八佾舞,由舞者执羽而舞,以八人为一列,八列则八八六十四人。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用四,士用二。

    陈峰看着小圣贤庄如此作为,也没奇怪,要是真用诸侯礼来迎接自家,那小圣贤庄也差不多可以关门了。

    陈峰一行人走在道上,略带笑意地问向荀况,“荀掌门,寡人现在可还是诸侯呢,小圣贤庄如此礼遇寡人,会不会于礼不合啊?”

    “秦王说笑了,诸国间大秦以吞四国,只余下燕赵两国,小圣贤庄真若是用诸侯礼来接待秦王,那小圣贤庄才会贻笑大方。”

    荀况倒也聪明的很,果然不愧是儒家集大成者,其中细节都清楚得很。

    “哈哈,希望寡人下次来到小圣贤庄能够真正用上这天子礼,到时候荀掌门可不要将寡人拒之门外啊。”

    “秦王若能再次光临小圣贤庄那是小圣贤庄的荣幸,荀某必会亲自迎接,只是荀某年岁已长,怕是等不到秦王的驾临了。”荀况倒也直接的很。

    “哈哈,荀掌门一定能够等到寡人的,如何等到荀掌门可以问一问张良,他倒是清楚的很。”

    陈峰也没直接说明长生不老药的事情,直接就让荀况去问张良,想必张良到时候会很头疼。

    没多久,一行人就来到了儒家大殿,分位坐好后,荀况直接就问起了之前书籍的事情。

    “秦王,这本书籍到底是何文字所著?”

    陈峰笑了笑,让人拿出许多本字典来,这本字典是所有的华文文字,并附带了各国文字的备注,更加上了注解与拼音,还有拼音的认读内容。

    陈峰让人将这些字典交给一众小圣贤庄弟子后,就不说话了。荀况等人看的很累,一个一个字查过去,一页纸张就看了半天。

    “秦王,这到底是何文字?”荀况实在忍不住了。

    陈峰看这情形也没再藏着掖着,“这是大秦新创的文字,寡人命名为华文,意思很明显,华夏的统一文字,不久后的将来大秦境内都用华文来书写,不知荀掌门有何见教?”

    荀况皱了皱眉头,还以为这是古代的文字,哪知道是秦国新创的文字,想了想后开口道:“秦王的意思是?”

    “寡人的意思就是以后大秦的疆土只能用这种文字,其他的一概不准,这也是寡人来小圣贤庄的原因,小圣贤庄久负盛名想必不会做出让寡人不愉快的事情来。”

    荀况现在也明白了眼前这位秦王的来意,人怕出名猪怕壮,这回是应到了小圣贤庄身上,不过作为一代儒家掌门也不是简单人物。

    “秦王如此作为就不怕天下读书人群起而攻么?”掌控舆论是儒家的关键点,所以荀况倒也有些底气。

    陈峰摇了摇头说道:“荀掌门,你觉得寡人会在意么,书籍寡人不缺,要多少有多少,哪怕从小培养寡人也不在意,无非等个几十上百年罢了。”

    荀况一动不动地看着陈峰,“秦王等得了几十年?”

    “时间在寡人身上毫无用处,这一点你事后可以去问问张良,至于群起攻秦,更是说笑了,寡人就不信这些读书人没有父母,没有家庭,反一个诛全家就是了,寡人为了推行华文不会在乎血腥的。”

    荀况看了一眼张良,也没开口说话,就是看着陈峰。

    “以后大秦会向疆域内发行报纸,报纸何物寡人可以与荀掌门说一说,就是记录大秦各个政令与实事的纸张,寡人能够印制千份万份十万份发下去,荀掌门你猜区区一些读书人可能与大秦相提并论?”

    荀况也是犹豫了,毕竟读书人的影响力就在那,但是整个大秦发动起来就完全不一样了。

    读书人也是人,不可能每一个都跟着小圣贤庄来造反,不得不说纸张的出现打破了儒家在读书人中一家独大的地位,但也深受读书人的喜欢,毕竟一张纸就能记载几十斤竹简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