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之碑镇万界
繁体版

第五十五章 大秦兵锋之灭楚

    大秦对于韩国的接收,有条不紊,只待这边稳定后就可以开始攻伐楚国,如今剩下的几国都开始备战,有防守的,也有进攻的。

    进攻分成了两个战区,其中楚国是最大的一支,战国七雄中除了秦国,就楚国实力最强,另外燕赵联军也已经开始集结。

    魏国齐国倒是加大了防御力量不准备掺和,准备看戏了,就等着秦与两边打完后再看情况。

    陈峰是准备直接灭了楚,先扫掉这个最强的硬骨头,后面慢慢来。

    赵国原先就被武安君白起坑杀了几十万,现在都还没恢复过元气,如今又来大量召集人手,只要拖住他们,耗到他们粮草枯竭自会土崩瓦解。

    而且守城战消耗远比攻城战来的少,既能引得诸国自己送上门来,何必费心费力去强攻。

    若非陈峰不准备亲自动手,哪还有这么多事,陈峰真要毫不顾忌地出手,诸国还真扛不住多久。

    陈峰现在是想着拿这几国先练练诸多大秦将领的经验,总不能每次都要靠王翦一个人顶上去,统治全球的任务要是只靠王翦一个,再给五百年时间都远远不够。

    时间一晃就是两个月,韩国各个城池基本稳定,各个新兴产业也都覆盖到这边,特别是水泥作坊已经开始大面积投入使用。

    现在水泥已经开始生产出来,也不需要再从大秦本土费时费力的运送,一些还能继续播种的高产粮食也已经有后勤军队去安排种植,只要挺过这一年,后勤压力就能大大降低。

    虽然能够耗时间去拖垮五国,但陈峰已经耐不住了,直接就令大军开拔前往秦楚交界。

    这一战陈峰准备出手,不过不是去杀伤楚国士卒,只是为了打破楚国士气,为了防止意外,或者说等待秦国内部意外发生,陈峰特地将灵能空间装满了粮草。

    大军到达边界,这里已经充裕了战火的气息,看得出来楚国早就忍不住韩国被秦所灭,而且楚国大多地界处于鱼米之乡,出售粮草给秦国的事情对他们影响并不大,所以内乱可以说没有。

    这次楚国整军待发前来与秦交战可谓是信心满满,毕竟秦国多线作战,一个不小心就会出现危机,大秦一家独大的场景就会消失不见。

    赵高的罗网早已经渗透过去,也传来了消息,楚国共出兵六十五万,其中主力二十五万,其他协作部队四十万,主帅是楚国项氏项燕。

    真是太巧了,历史上也是项燕多次抵抗秦军,而且还打败过秦将李信所带的二十万大军。

    虽然那一战有昌平君熊启的背叛缘故,但项燕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后来被王翦正面击败,项燕随之自杀殉国。

    还有一个消息就是原本楚王熊悍得知秦王亲征,也吵着要来亲征,说是与秦王来个王与王之间的对决。

    熊悍的想法差点没吓死一众楚国大臣,好劝歹劝终于打消了楚王熊悍的搞笑念头,不过楚王熊悍让项燕一定要打出楚国的威风与霸气来,不然他就自己上场接手,项燕只能拍着胸膛保证必定做到。

    按理说这种军机大事没那么容易打探到的,这还是楚王熊悍自己宣传出来的,完全是白捡的情报。

    陈峰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是十万个吐槽,难怪楚军会主动出战,项燕也不至于这么脑残冒着大量损失来攻城,原来背后有个脑残的君主在帮着大秦呢。

    这一战要是大秦去攻城,搞不好还要损失不小,结果现在竟然来了个防御战,真特么的搞笑了。

    要知道大秦可是来攻城灭国的啊,怎么现在画风都变了,是楚王熊悍觉得大秦的军队提不动刀子了,还是楚王熊悍脑门被驴夹了后又被门夹了。

    这消息传到大秦各个将领手上时候,一众将领都觉得大秦被侮辱了,纷纷要出战给楚国大军一个教训。

    不过王翦直接就拒绝了,更劝众将让秦军装得弱一点再弱一点,一定要让楚王熊悍觉得秦军不堪一击,更加卖力为大秦‘效力’,然后大秦再来个一网打尽。

    这种神奇的‘队友’不坑一把都过意不去,秦军将领听完王翦的说辞后都露出了古怪的笑容,纷纷表示一定会把戏演好。

    为了演得更加出色,陈峰都亲自上场出演大戏了,直接城墙上各种吃喝玩乐,然后被一箭射中。

    秦军暗地里传出秦王中箭,深受重伤不宜挪动,只能在边城安心疗养,各个将领都纷纷哭泣,一脸悲痛,那演技真的是没的说。

    不过明面上给出的消息是秦王已经坐着车撵往前韩国都城新郑去了,还派出了好些车撵装成陈峰正在回去的路上,车撵有很多架,让人不知道哪一架是真的。

    楚王熊悍得到消息后,直接表示那些车撵肯定都是假的,秦王必定还在前线,然后就带着一众大臣来到了前线。

    来到前线后,楚王熊悍第一时间就将项燕的军权给夺了,表示自己要活捉秦王,来到当天就要大举进攻,好歹被人劝住。

    这个消息一传到秦军手里,那是一脸懵逼,要不要这么坑,临阵换将不说还不知分寸瞎来。

    没看自家大王都不管大军调动的吗,现在自家大王正安安稳稳坐着好不好,自己演技都还没发挥到极境,你丫就自己送来了,之前只是前戏啊,我们真的还能再演一波的。

    陈峰与王翦也都楞了半天,都不知道楚王熊悍这智商是怎么当上楚王的,怎么会这么单纯可爱,后面众人一分析得出一个结论。

    这事关键还在陈峰这位大王亲征,要不是陈峰这位秦王亲征,也不会给楚王熊悍只要抓住秦王就大事了结的错觉。

    楚王熊悍都已经上钩了,还上钩得这么彻底,再不给他面子就不好了,四处隐藏的秦军纷纷开始出动,各路开始合围。

    陈峰在包围圈完成的时候就出场将楚军帅旗抹去,然后就将楚王熊悍抓了回来,这么单纯可爱的楚王陈峰真舍不得下手,决定带回咸阳好好养着。

    帅旗被毁,大王被抓,楚国大军一下子就混乱了,大秦将士开始围攻,楚国大军场面完全失控。

    兵败如山倒,项燕想救都救不回来,已经没人理会这位前统帅了,他只能带着些许亲卫准备逃向楚国国都郢都。

    不过这么一支精锐队伍瞎子才会看不见,而且合围的小将王贲、蒙恬、李信早就看见了。

    他们都带着自己所部的将士开始向着项燕所在围去,一直追到黑夜,最终李信好运的抓住了项燕,真是天意弄人,历史上李信被项燕击败,这次李信反倒把项燕给活捉了。

    项燕这一次可没自杀,毕竟历史上项燕是主帅,这一次却是楚王亲征,一通乱来后加上陈峰的出手才导致兵败,羞愧感也没那么强烈,更多的是对楚王熊悍的怨恨,要不是为了家族,项燕绝对不会交出兵权。

    历史上项燕还把后来继任的楚王负刍王位给废了,扶持昌平君熊启为王呢,这一次倒是没机会了,因为楚王熊悍为防项燕不听话,把他全家都带来了。

    可以说若非项燕要带着家眷一起走,还没那么容易被李信捉住,这倒是要更加地感谢楚王熊悍那神来之笔。

    秦军合围用了三天时间,楚国大军逃的逃,降的降,直到三天后才将战场彻底打扫干净。

    这一战,秦军擒获了四十二万楚国降军,十万楚军因为各种因素失去了性命,还有十几万零零散散的楚军不知跑去了何方。

    不过也有四万多大秦将士在这一战中失去性命,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何况是装备齐全的楚国军队。

    总体上来可以说这一战是完胜,之前陈峰与王翦早就做好二十万大秦将士损失的准备,现在损失这么低还多亏了楚王熊悍这可爱的孩子。

    至于楚王熊悍现在已经老老实实的了,毕竟在敌国大军中间呆着也是压力山大,刚刚被陈峰飞过去抓来的时候那种呆滞感完全没法说。

    不过被关了三天后,熊悍彻底醒悟明白过来,楚国完蛋了,在知道秦王没有弄死自己后顿时开心起来,交代他做什么就做什么。

    楚王熊悍也见识了秦王那飞天能力,所以他觉得自己还是老老实实的来得好,完全没了之前那股子意气风发。

    对于四十二万楚国降军,陈峰也没有选择武安君白起那套,全都被后续来的秦军拉回韩国帮忙建设这一块新加入大秦的版图。

    至于让楚国建设那是以后的事,这些降军对于楚国太熟悉了,万一跑了那就是大秦的损失,还不如拉去韩国呢,至于大秦本土倒不需要他们,因为早就有月氏人在帮忙建设了。

    楚国剩下的城池都是兵马空虚,早就被调得干干净净,一路来因为有楚王熊悍的带领劝说,各大城池都纷纷献城投降。

    打已经没法打,死守也不会有援军前来,屈原那种人物毕竟是少数。

    不想投降的城主有倒是有,不过城里有的是想要投降的,所以结果没有任何变化,大不了临时换个城主上去,至于之前的城主怎么了就不关大秦的事了。

    接收城池不需要陈峰这位大秦君主去管,陈峰在接收了楚国国都郢都后就没再去理会。

    楚王熊悍以及一干楚国大臣也被连家带口的被送往咸阳,在没有想好如何处置之前,陈峰是不准备将他们留在楚国的。

    至于项燕一家子也被送去了秦国,到时候怎么处理都要看情况,这些都要等陈峰回到咸阳再说。

    如今楚国战败被灭,与大秦接壤的就只有三国,赵、魏、齐,至于燕国刚好被这三国护在后面,无需直面大秦兵锋。

    不过这一次战局变换得太快了,完全出乎几国的意料,要不是陈峰不想直接去攻打剩下几国,保不准还能再打几个下来。

    现在韩楚两国各地需要平定,不管不顾地进攻只会让大秦自顾不暇,还不如让余下几国在惶惶不可终日中慢慢受煎熬。

    燕赵联军在得到大秦已经将楚国灭了后,直接就解散了,好吧,他们也没集结多久,貌似正墙都还没打上去过。

    燕赵联军中第一个撤离的就是燕国,撤离的时候完全不管赵国的感受,这让赵国军队的士气一下子就奔溃到底。

    一时间,秦国边界突然进入了安静和谐的氛围,这一切都要得益于楚王熊悍的大力相助。

    注1:楚国在嬴政登基以后的顺序

    楚幽王熊悍(公元前268年―公元前228年)——楚哀王熊忧(公元前228年在位,公元前266年----公元前228年)——楚王熊负刍(在位时间公元前227年至公元前223年)——昌平君熊启

    注2:嬴政时期各个楚王的事迹简略

    楚幽王,芈姓,熊氏,名悍,战国时期楚国国君,楚考烈王之子(一说经过李园设计,楚幽王实为春申君之私生子),幽王十年(公元前228年)三月,幽王卒。

    楚哀王,芈姓,熊氏,名犹,楚幽王之弟。楚哀王继位二月余,被其异母兄负刍的门客杀死。

    楚王负刍芈姓,名熊负刍,楚哀王之弟。哀王继位二月余,哀王异母弟负刍的门客杀哀王,负刍自立为楚王。

    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王翦领兵伐楚,坚壁不出,待楚军调动之际,大破楚军,追至蕲南(今湖北蕲春西北),楚将项燕被杀(一说自杀);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再度出兵攻楚,虏楚王负刍,平定楚国。秦王亲往樊口受俘,责负刍以弒君之罪,废为庶人。

    昌平君(公元前271年-公元前223年),芈姓熊氏,战国末期楚王(公元前223年在位),母亲为秦国公主,外祖父为秦昭襄王。他是楚国公子,受封为昌平君,仕于秦,为秦庄襄王、秦王政之臣,与吕不韦、昌文君受命平定嫪毐之乱,任相国。后反秦于郢陈,被楚将项燕拥为楚王,最终兵败身亡,楚国灭亡。(登基到灭国在同一年)

    注3:项燕(公元前279年-公元前223年),楚国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宿城区)人,战国末期楚国大将军,是抗秦将领项梁之父,西楚霸王项羽的祖父。

    他曾大破李信20万大军,杀死秦七名都尉。后被王翦60万大军打败。公元前223年,其兵败自刎。

    注4:项羽(西楚霸王,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的代表人物。

    注5:时间线差不多在公元前240年(项羽现在的胚胎都还木有存在)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13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当时吕不韦为秦相,独擅大权。秦王政即位时由于年少,尊吕不韦为仲父,国政皆由吕不韦把持。前239年,秦王政年已21岁即将亲政,但此时秦国朝廷中却掀起了激烈的政治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