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何归
繁体版

第八章:拜师修炼

    丁令威仿佛做了一个漫长的梦。

    他睁开了眼睛,从地上坐起,暗自惊疑,我不是被砍头了吗?那我应该死了吧,莫非此处是地府?

    他发现他在一个山洞里。这山洞比秦真人在辽东的那处洞府要小些,有四盏灯,但没有石桌石椅石床,也没有泉水,岩壁都是嶙峋怪石,洞内小草、青苔随处可见。

    “咳咳咳咳。”他觉得此处的空气十分潮湿。

    脚步声传来,一个老者走了进来。

    “醒得倒是快,我还说你怎么也得睡上个几天。”老者说道。

    丁令威一脸疑惑,端详起这个老者,只见此人鹤发童颜,脸上虽有老态,却无皱纹,双目炯炯有神,有一部银白色的长胡须。

    “你不必害怕。贫道俗名梁庄,道号灵衍。昨日你本应被斩首,是贫道派了仙鹤去救你。仙鹤将你变小吞入腹中,又使替身法变了个假的你受了斩首之刑,而后飞回此地将你吐出。”老者说道。

    丁令威听了,回想起昨日之事,只记得那七只鹤围着自己转圈,后面……就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他挠了挠头,虽然心中有疑惑,但还是向梁庄跪下,说道,“多谢神仙救命之恩。”,又磕了几个头,然后问道,“请问神仙是否知道是何人杀了我父母?”

    他想起了惨死的丁阳、姜沅和李腾,暗自说道,既然我命不该绝,那我定要找出真凶,为父母和李兄报仇。

    “此事贫道不知,贫道只是收到折冲真人的口讯,让我去救你。”

    “折冲真人?”

    “折冲真人,俗名秦恪。”梁庄说道。

    秦恪?他竟然知道我要被砍头?李腾说他法力高强,他会不会知道凶手是谁?

    梁庄见他若有所思,说道,“折冲真人,有仙界游侠之称,素来行踪不定,贫道也不知他在何处,那日他是以拘神法传音给我,托我去辽东救你。”

    丁令威听了这番话,长叹一口气,心想,秦真人不但救了我娘,这次又托人救我,若是日后再见,我定要报答他的恩情,同时问问他凶手是谁,我迟早要报仇。

    “折冲真人说你颇有修道成仙的资质,我看亦然,我欲收你为徒,你看如何?”梁庄说道。

    丁令威迟疑了一下,心中琢磨着,自己已经无家可归,若是能向仙人学得一星半点的法术,就算找不到凶手,也能用这法术去找杨冲、王亭那些狗官算账。

    “神仙愿收在下为徒,在下感激不尽。”他说道,“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随即又磕起头来。

    梁庄不待他磕完头赶紧将他扶起,说道,“我所修的,乃是逍遥之道,你我不必拘于繁文缛节。”

    梁庄说道,“你方遭大难,先在此处休养几天,我也有事需离开,待五日后为师回来便教你成仙之道。”

    丁令威忽然想到了什么,看了看这个山洞,露出了为难的神情。

    梁庄见状,笑道,“此处看似简陋,实则不然。”说罢大手一挥。

    丁令威感到一阵清风吹在脸上,紧接着便被深蓝色的光芒包裹住。那光芒如同海水一般不停翻涌着,而后便静止下来,颜色变淡了些。此时洞内飘来云雾,萦绕在丁令威身边。

    丁令威初时仿佛置身于大海之中,而后又好像飞上了青天。顷刻间,蓝色光芒和云雾一同散去。此时,他发现,洞里已然变了样:青苔、小草不见了;洞内岩壁也变得平整光滑;还有了一副床榻和被褥;出现了一个木制桌案,桌案之上摆了两个纹彩陶盆、一个青铜爵和一副碗筷。

    “你是个凡人,还离不开这些物什,”梁庄开口道,“你就在这住下。”

    丁令威走到那张桌案前面,却发现,那两个纹彩陶盆之中盛的竟是些枯树叶。

    “师父,这……”丁令威指着那两个陶盆。

    梁庄笑了笑,“你不妨再看仔细些。”

    他回过头,只见一个陶盆里的枯树叶开始卷曲变形,同时颜色渐渐变成了绿色,不一会儿,竟变成了一盆青豆;另一个陶盆中的枯叶则变成了几串肉干。

    “盆中食物,取用不尽,你就在洞中好好休整,为师去也。”梁庄说罢就向洞外走去。

    丁令威一个人在洞中,一直在想他父母和李腾,李腾会法术,竟然和他爹娘的死状一样,实在是奇怪,但他怎么都想不出个所以然。

    他还想起了张兰玉,也不知她怎么样了,那日刑场上没看见她,想来是怕看见血腥场面吧,还好我与她并无夫妻之实,她改嫁别人也不至于受太多委屈。

    五日后,梁庄来到洞外,却看见洞里冒出了几缕黑烟,心中一惊,莫非新收的徒儿出了什么事?

    他快步走进洞内,只见丁令威蹲在一个火堆前面,手里握着一根长树枝,那树枝穿着一条鱼。

    丁令威见梁庄来了,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师父,我有些吃不惯青豆,吃了四日便有些腹痛,那肉干也有些塞牙,所以…我便到洞外溪水中抓了一条鱼来烤,还望师父不要见怪。”

    “哈哈哈哈哈哈哈,”梁庄发出了爽朗的笑声,说道,“是为师考虑不周了。”

    丁令威把烤熟的鱼递给梁庄,“请师父先吃。”

    梁庄笑着用手分了一块鱼肉。

    “师父,此时已快要入冬,但我在洞外却看见山中葱翠如夏,莫非此地不在辽东?”

    “不错,此处是丹阳郡灵墟山,南方树木四季常青,不足为奇。”

    丁令威吃了一惊,虽说已猜出不在辽东,却没想到来到了数千里之外的丹阳郡。

    梁庄开始教他成仙之道。

    最初只是讲道。前半个月,梁庄讲的是《道德经》。此书乃是太上道祖化身在人间所著,是所有修仙者必读之书。而后两个月,他讲的是《南华经》,此书是南华仙人庄周所著,也是梁庄主修的经典。

    丁令威虽然此前对道家之学有所涉猎,但并未精研,这段时日以来,听了梁庄的讲授,才知道其中的精妙,知晓了天地、阴阳、动静之理,听到入迷时常常拍手称奇。

    经书讲毕,到了传授法术的时候。

    “我这一派主修的功法叫逍遥诀,共有五层。凡人修炼至第一层,可以身轻体健,延年益寿;修炼至第二层,可以开灵窍于双目,辨别神魔仙怪之云气;第三层,可以乘风飞行,因时因地因物变化;第四层,可以脱去肉身,长生不老;第五层,能无穷变化,潜于天道之中,观事物本来之面貌。”梁庄介绍道。

    丁令威惊讶不已,没想到这法术如此厉害,但不知自己能修到第几层。

    “修炼逍遥诀第一层,需择一临江高崖,袒露上身打坐,以肚脐吸收日月江河之炁,运转周身,将一身浊污排出体外。”

    丁令威挠挠头,此时已经是冬天,若是在外面袒露上身,岂不要冻死,便问道,“师父,这天气如此寒冷,若是袒露上身,只怕……”

    梁庄闻言便抓过丁令威的右手,用手指在他手掌上面划出两横两纵的四条金色光线,又在中间的“口”字里写了个“春”字。

    这“春”字一写完,丁令威瞬间感到全身温暖了起来,北风迎面吹来也毫无寒意。

    随后,梁庄又抓起丁令威的左手,在他左手手掌上划了同样的四条线,在中间写了个“隐”字。

    “隐”字写完,丁令威的手消失了。他低头往自己身上看去,自己的身体也不见了。

    “我已将你隐身,如此一来,山中的猛兽和魑魅魍魉便看不到你了。”

    “原来如此。”

    丁令威在一山崖之上打坐,山崖下方几十丈,便是长江。

    他根据梁庄的讲授,将长江的灵炁源源不绝地从肚脐吸入体内,按照先左后右的路径在体内运转,同时逼出体内浊污。他每次寅时开始打坐,到申时必然头冒青烟,便收功离开。

    如此数十日,他感到身体确实轻健了不少,此前被王亭鞭打的旧伤也已恢复如初。

    一日,他打坐之时被一阵嘈杂的喊叫声打断,于是睁开双眼,只见有五个身着锦服的人从他几十步开外的空中飞过,身后飞着三个身穿银甲、手执长戈、背挎弓箭的武士,武士身上带着奇异的光晕。

    丁令威觉得十分惊奇,仗着自己此刻隐了身,便跟着那八个人飞去的方向想一探究竟,他健步如飞,丝毫不比他们飞的速度慢。

    只见其中一个武士忽然将长戈变短,别在腰带上,随即从背后拿起弓,抽出箭向前面射去,另外两个武士也都依样画葫芦。

    前面两个人先后发出了惨叫,从空中坠落,但另一个人有剑在手,而且似乎背后长了眼睛一般,及时持剑到背后,将那枝箭格挡开了。

    那箭偏了方向,竟向丁令威飞去。此时他的反应速度已非比寻常,伸出右手便将箭枝抓住。

    后面追着的三个武士又引弓待发,这时前面剩下的三个人忽然向下飞去,直遁入江中,不见了踪影。后面三个武士有点措手不及,收了弓箭,落在江边查看,然后摇了摇头,便转而向天上飞去。

    丁令威都看见此情此景,又看了看手中这枝箭,觉得甚是惊奇,而后回了山洞里,原原本本地把这事告诉了梁庄。

    “那是天兵在追捕逃犯。”梁庄说道,“你手中的,是天庭的箭矢,本来落到凡间尘土之中便会散作烟尘,竟然到了你手中。”

    “那这箭,要还给天庭吗?”他问道。

    “哈哈哈,”梁庄笑了起来,“你倒颇有些童真,天庭不缺箭矢,既然落到你手中,又无人向你索要,你收着便是了。”

    于是他便把这箭收了起来。

    “你既然能看到天兵身上的祥光,看来是双目灵窍初开,到了第二层了,竟然如此之快,果真是天赋异禀。”梁庄捋着胡子说道,脸上流露出满意的神色。

    “第二层?!”丁令威感叹道,万万没想到自己学得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