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修笔记
繁体版

第一章 癸卯年乙卯月丁丑日

    今日记温病学绪论先

    重点:金元、明清时期刘河间、王安道、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的代表作及其重要学术思想

    难点:l刘河间、王安道、吴鞠通学术思想

    1、称为温病学奠基之作的著作是《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辩证,奠定了温病学的理论基础,其辩证方法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2、温病学中第一部传染病专著是《温疫论》为吴又可所著,提出戾气的发病原因,影响较大。

    3、“始能脱却伤寒,辩证温病”的医家是王安道,元代王安道提出清里表自解,突破了刘河间表里双解观点,对于温病的治疗敢于清泻里热。刘河间虽为开创温病先河之人,还是寒凉派代表人物,但未完全脱离伤寒。

    4、清代雷丰、刘宝志、杨栗山主要针对时病、伏气温病、疫病有所发挥。

    5、温病学中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专著是《温病条辨》

    6、《湿热病篇》是清代薛生白论述湿热病的专著,是第一部详细论述湿热病的专著。

    7、明清著名温病学家及代表作

    明代:吴又可,代表作《温疫论》

    清代:叶天士,代表作《温热论》

    薛生白《湿热病篇》

    吴鞠通《温病条辨》

    王孟英《温热经纬》

    重点掌握温病的特点,尤其是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温病的季节性、病程发展的规律性。掌握温病的分类方法及其命名原则。掌握广义伤寒、温疫、温毒的概念。

    难点特异的温邪特点,伏邪温病概念及温病与伤寒、温病与温疫、温病与温毒的关系

    1、温病从病证性质,可分为夹湿的湿热性疾病和不夹湿的温热性疾病。暑温夹湿属于湿热性温病。

    2、秋燥是季节和四时主气同时命名的一种病。

    3、伏暑是以临床特点命名的,即暑伏之意,属于伏气温病。

    4、新感温病:感邪后立即发病、初起病邪在表,由浅到深传变、初起治疗以解表透邪为主、风温、秋燥病都属于新感温病

    5、暑温病是感受夏日时令之邪及时而发,符合新感温病的特点,仍属于新感温病。

    6、温疫是按照流行情况来命名的

    7、温病学详于热而略于寒,《伤寒论》详于寒而略于温

    8、温病的发病类型可概括为新感类和伏邪类

    9、温病的命名依据是发病季节、病情轻重、发病季节与四时主气结合、临床证候特点、流行情况

    10、属于新感温病的疾病有暑温、风温、大头瘟等

    11、温疫:指温热性质的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疫病。

    12、新感温病:指感受时令之邪后及时而发的温病

    13、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既有风寒性质的,也有温热性质的

    14、温病:温病是感受温邪为病因,以热象较著、化燥伤阴为病机特点,临床以发热为主症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15、温病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

    16温病的发生往往与季节有着密切的关系,故有四时温病之称

    17、温病的基本特征是发热。

    18、温热类温病与湿热类温病有何不同

    病因上:温热类温病是由不兼湿的温热病邪所引起,湿热类温病是由湿热病邪所引起。

    病势上:温热病多起病急,传变快;湿热病多起病缓,传变慢,缠绵难解。

    脉症上:温热病以纯热无湿,热重伤阴为主要特点,一般发热较高,极易伤津耗液,病程中温热之邪易陷营血,出现热闭心包,热盛动血、动风等危重症候,后期多见肺胃阴伤、真阴耗损、阴虚动风乃至阴竭阳脱证。

    湿热温病以又湿又热,湿扼清阳,阻郁气机为主要特点,一般初起热势不重,呈现身热不扬特点,病程发展出现但热不寒。容易遏伤阳气,病程中每留恋气分,以脾胃为中心,多三焦症状并见,易酿痰浊蒙蔽清窍,后期多湿化伤阳,亦可化热伤阴。

    治疗上,温热病以清热救阴为基本治则;湿热病以化湿清热,宣畅气机为基本治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