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精随笔
繁体版

40、硬件角度评估影视剧

    前面说影视剧更多是从内容层面,这里从更浅的层面再说一波。我所谓更浅的层面,是指硬件,但也不完全是,从实例切入吧。

    曾经有一部电视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我只看过一眼,到现在都清晰记得剧名是【误入军统的女人】,因为它的画面的冲击感太强了。那时大概是0几年,我看到后的感受是,这导演拿DV拍的吧。搁现在,我会怀疑是拿手机拍的。

    摄像,就是最重要的硬件。

    观众大部分什么都不固守、有的固守韩剧/TVB/美剧/日剧情怀、有的固守形式主义。我是后者,所以在从TVB武侠剧到内地武侠剧的过渡中没有感到任何不适。

    说到TVB武侠剧,首先必须承认它的各种好处,比如选角精心、演技精湛等。槽点就是1)很多场景都是假景,2)画面质量略低、略黄(但这种画面风格被很多TVB迷认为是真正带着侠气的画风,不这样,不武侠)。诚然这两个槽点都是客观因素限制的,可惜形式主义者不管那么多,也没情怀,在看到内地的武侠剧的画面质量后,我就断然舍弃了曾经舍命追看的TVB——演技好坏我不懂,画面好坏却是一望便知的。

    所以我特别能理解现在金庸剧的频繁翻拍,当然制作方应该主要是为了洗钱、捧人什么的,但翻拍对观众来说也并非完全没有意义:首先年轻人会想要看他们同龄人演绎的版本,因为对同代的演员更有认同感——苏有朋黄晓明对他们来说都是大叔了;对妆容也更有认同感——翁美玲版黄蓉再美,那个时期的妆容估计很多年轻人吃不下;画面更是如此——不管邵氏和TVB的故事如何,那种扑面而来的独有画风,一定是劝退年轻观众的主要因素。即便00年后的内地武侠,如张纪中,有些手法也显得过时了,比如在人物背后大肆打光,还有不分场合大肆使用鼓风机。

    除了摄像机本身,还有摄像设备。

    87版红楼梦非常经典,现在之所以不再看还是因为长大后渐渐意识到当时的拍摄技术的落后,很多画面都显示剧组没有铺摄像机轨道,需要移动的时候是人扛着移动的。观众挑剔的话,就会介意。

    除了摄像机和摄像设备,还有后期,也就是调色滤镜什么的,具体术语一概不知,总之就是增加画面质感美感的技术,大家看一眼新旧两版红楼梦的画面对比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了——虽然都很清晰,但新版就是多了点美感。当然我必须承认新版更劝退,因为里面女演员那种创新发型。

    再有就是细节。

    这里只说一个正面典型——张黎。人说黎叔出品必属精品,黎叔的确不是浪得虚名的。他的剧我只看过一部,就是《人间正道是沧桑》,画面简直就是电影质感,此外,剧中增加紧张气氛的背景音乐里夹杂着急促的电话铃,很别出心裁、很有逼格,再时不常地加入手部动作特写、脚步特写、飘舞窗帘特写等等,观看体验相当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