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秘境可长生
繁体版

第一百零二章 遗尘

    临河关,魏记面馆。

    杜荣正在吃早餐,和囡囡一起。

    两张烙馍酥脆干香,两碗羊肉羹热气腾腾。

    杜荣与囡囡一大一小,并肩而坐,他一手拿着烙馍,另一手将它掰成小碎块,然后再放入羊肉汤中浸泡,囡囡瞪大眼睛有样学样。

    “噫......”

    尽管小家伙使出了吃奶的劲,但烙馍毫无反应。所谓烙馍其实就是厚饼,刚出锅的时候,还算柔软,冷却了后又干又硬,自然不是五岁的囡囡能对付的。

    杜荣饶有兴趣地看着她,笑道:“要帮忙吗?”

    “嗯!”囡囡如获重释地狂点头。

    “这碗大的给你,小心烫啊。”杜荣将两人的碗对换过来,“囡囡,想不想去上学?”

    囡囡正准备接过碗筷,双手顿时缓住,她怯生生地道:“上,上学很贵......”

    杜荣原以为她不想去,笑道:“知识无价,贵一点没关系......”杜荣现在已经不缺灵石,但他不想给囡囡一种不差钱的感觉,他希望囡囡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只要囡囡好好学,一切都是值得的。”

    囡囡一边看着杜荣,一边点头。

    吃过饭后,杜荣一把抱起她前往学堂。刚接触不久,他就发现囡囡并未开蒙,五岁的年纪正当其时。

    经过几天的奔波劳累,杜荣决定在临河关暂时住下。在杜荣眼里,临河关已经算得上大型城镇,留在这,有利于获取各种灵药信息;另外,和如意城一样,城内也不允许动武,这样的条件当然远胜于在荒郊野外的洞府;更何况,留在城内也有利于囡囡的成长,她毕竟还未启灵,不可能一直跟着自己在洞府内生活。

    当然有利就有弊,临河关如今被朝廷接管,接下来会采取何种治理政策,谁也不知道,与周围热烈的气氛不同,杜荣始终对他们抱有戒心。

    经过几次询问后,杜荣来到一家名为临河学馆的私塾,这是临河关内非常有名的私塾,主要面向城内平民子弟。之所以有名,得益于有教无类的理念,只要不是屡教不改的捣乱学生,临河学馆一视同仁。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还未进入大门,朗朗的读书声就传入耳中,怀中的囡囡东张西望,好奇心满满。小孩不论与大人怎样相处愉快,始终是更乐意与同龄人为友的,这一点,杜荣心知肚明。

    “谢谢老先生,董晓晓有劳你们多费心。”

    临河学馆,杜荣看着囡囡举起小手,他轻轻一笑,也招手告别。亲手将囡囡送入学馆后,杜荣心中泛起一阵空落落的感觉,这是他第一次当家长的体验。

    从临河学馆出来后,经过一条小巷,就回到了临河关的大街,杜荣戴上斗笠,又将容貌变换,化作一中年大汉。

    临河关的坊市非常特殊,并不分区,但格局工整,纵向按正南正北方向整齐排列,横向有几条正东正西的大街,整个坊市被切割成若干个小格子,从高空俯视,中轴对称,街衢宽阔、坊里齐整、形制统一。

    面对宛如迷宫一般的坊市,杜荣并没有立即行动,而是沿着纵向街道,慢慢地逛了一圈,并仔细了解城内各店铺分布特点。

    还别说,虽然整个坊市店铺密密麻麻,但还是让他发现了部分规律,简单来说,东边的店铺一般较大,货物规格等级更高,价格自然要贵不少。

    这时刚到巳时,东边坊市内各条大街上并没有多少人,这很正常,毕竟东边主要出售昂贵的修士用品,临河关凡人虽多,但他们主要在西北角活动。

    这一趟,杜荣是来卖定颜丹这种高级丹药的,当然首选东边店铺。

    一番比较后,杜荣来到一家装潢很讲究的楼阁,名为丹灵楼。

    光看这个名字,就知道店主对自家销售的丹药很有信心,杜荣也希望这家店铺能吃下自己炼制的定颜丹。

    还没有进入,杜荣就被此店的气势所摄。

    眼前,是一间足以容纳上百人的明亮大厅,正前方摆着高大的服务台,厅内一节节长柜纵向放置,上面摆有若干丹药,并附带说明;而每一节柜台边,都有一名长袍侍女负责讲解。

    杜荣微微一笑,心道:看来是来对地方了,这比如意城的百草堂规模要大好几倍。

    正当他观察时,一名长袍侍女迎了上来,她满脸笑意地道:“客官,您请进。”顺着她的指引,杜荣迈入店内,她笑着道:“不知客官想要买什么样的丹药?本店常见丹药都有销售,既有增进修为的,也有疗伤的,还有各种特殊用途的丹药。本店丹药全是上等品质,包您满意。”

    “我不是来买的......我来卖,几粒丹药,不知贵店收不收?”隔着斗笠黑纱,杜荣淡淡地说道。

    侍女闻言一怔,来灵丹楼寄售丹药的修士也不是没有,但大多数要么是修为高深,要么是长期合作的炼丹师,她将杜荣上下打量了一遍,隐隐觉得气势不凡,顿时一凛,她知道这次很可能遇到大生意了。

    “不知贵客要卖什么丹药?”侍女恭敬地问道。

    “定颜丹。”

    此话一出,她立即一喜,连声道:“收,当然收,贵客请随我到二楼贵宾室。”说罢,她亲自领着杜荣上了二楼。

    楼上的面积则要小了很多,但陈设更加讲究,地面清一色的厚实毛毯,踩在上面如行云端,来到贵宾室后,几套古香古色的桌椅摆放两边,中间则是一面八扇书画屏风,一字排开,给人一种典雅和谐、宁静自然之感。

    一名斯文的中年男子,正手持书卷聚精会神地阅读,见有人来了后,他将书的有字面,盖于香几上,侍女快步上前在他耳边低语。

    中年男子听后,微笑着上前几步,温和地说道:“鄙人池永富,丹灵楼管事,阁下如何称呼?”

    “在下方鸿渐。”杜荣取下斗笠,不假思索地道。眼前的池永富,修为至少是筑基中期,这个普通斗笠除了遮住自己视线,根本毫无用处。

    “方小友,请坐。”待杜荣落座后,他沉声道:“还不去给客人沏一壶好茶?”

    闻声,侍女立即撤出,并将门合上。

    “不知方小友可否先将定颜丹取出?”池永富不紧不慢地道。

    杜荣从储物袋内取出一只青色玉瓶,放于香几上,里面正好装了三粒定颜丹。

    他一次只敢拿出三粒,因为一株玉骨参一次最多炼制出三粒,这样一来,就算对方问起,也能用侥幸寻获的理由搪塞过去。

    池永富表面上不动声色,但一直在观察杜荣,拿起玉瓶后,将瓶塞一拔,他深吸一口气,顿时面露喜色。

    “不错,不错,都是上佳的品质,我看这丹药像是新炼制的,不知小友从何处寻来玉骨参?”池永富一边说着,一边留心杜荣脸色,见杜荣脸上毫无变化,又道:“哦,小友若不想说也没关系,在本店售卖货物,概不问来路,哈哈,这是本店几百年的老规矩了。”

    “这三粒确实是刚炼制不久,玉骨参是在下从妖兽山一无名山谷中偶获。”杜荣半真半假地道。

    池永富道:“哈哈,小友真是鸿运当头啊。”停顿了一会,他正色道:“这样,三粒总共一千三百五十灵石,可否?”

    杜荣心中隐隐有些不妙,此人一开始就想打听玉骨参来路,却很快打消想法,之后,他既不问无名山谷在何处,也不问是否还有第二株,这有些不合情理。

    他很快就将疑点剖析出,心中阴云密布,暗道:这种生意还是少做为妙,还不如炼制化灵丹或其他常见丹药来得安全。

    交易完成后,杜荣很快就离开了丹灵楼,因为害怕有人跟踪,他连续往人多的地方钻去,又变换容貌,接连进出其他店铺。

    就在杜荣离开不久,池永富冷笑道:“遗尘一系,万里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