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开的红土地
繁体版

第017章迷茫和困惑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又一个周末到来了。

    王不凡和他的同乡伙伴一起骑着自行车,走在了回家的路上。

    一路上,几个同学一边骑着自行车,一边在闲聊着天。

    王不凡跟在人群后面,沉闷的骑着车,一句话也没有说,似乎还在想着什么事儿。

    转过浪花村的分岔路口时,王不凡还特地放慢了速度。

    后面一群女生跟着骑了过来,认识王不凡的,都关心的问了他一句“不凡,怎么了?你的车坏了吗?”

    王不凡干脆下车推着走回去,“嗯!车没事儿,我想走回家就好了,你们先回去吧。”

    齐昕雨远远的看见王不凡下了车,他一边推着车一边走着路回去,也开始特地放慢了脚步,让前面的同学先走。

    王不凡看见齐昕雨骑着车来到了旁边,他才从新跨上车架,转头鼓起勇气来对齐昕雨说了一句:“齐昕雨,明天中午我在这里等着你,带你去一个地方。”王不凡说完,也不管齐昕雨答不答应,就脚踏着车板,加快速度骑着车走了。

    齐昕雨还没反应过来,刚才还以为他的自行车坏了,才特地让前面的同学先走,没想到他是在等着自己。等她反应过来了,她才着急着回应了一句:“好!我等着你。”喊完了这句话,齐昕雨连自己也感觉好笑了,这似乎是在说给自己听了呀,此时,王不凡的人都已经走远了。

    自从上次在木棉树下给他塞了一盒饭,他们就没说过话了。何况,平时在班上,他们也没有怎么说过话,都是各怀各的心事,大家都没有什么交流,除了偶尔讨论一下作业题目,似乎沉默,才是他俩的最好的选择。

    回想起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好像,他们就是最好的学习搭档,谁也离不开谁,这份长达十年的默契,连齐昕雨默默的回想起,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这些时光,一时也无比感叹着。

    回到王家庄的王不凡,也没有太多的时间沉在思绪里。他心里清楚,回到家里,还有更多的活儿等着他去帮忙和分担,没有过多的时间用来伤心和难过。

    “哎!不凡哥,家里没米糠喂猪儿咯!等会你把斗车拉出来,我们要去碾米了。”钻进大瓷缸里舀稻谷的王不然站了起来,朝刚回到家里的王不凡喊道。

    王不凡听了,也不吭声,继续把自行车推进屋里,放下背包里的书籍和衣服。转身到杂物间把斗车拉到王不然盛稻谷的那个房间的门口外。

    王不凡把装满稻谷的麻袋用小绳子绑好了袋口,王有然才跳了出来,从新盖好瓷缸里的稻谷。

    “王不然,你妈就叫我们拉一包稻谷去碾而已吗?”王不凡看着王不然跳了出来,不解的问道。

    “嗯!她叫我装一麻袋稻谷,等你回来了,到棚里拉两袋秕谷一起去碾米糠去。”王不然从房间里转了出来,解析道。

    “你过去压住斗车柄吧。”王不然抓起两边的麻袋角,一扛起那麻袋的稻谷,用力顶起,整麻袋的稻谷都坐进了斗车肚里。

    王不凡才转身走进内屋里,爬上棚里扛秕谷。

    待他把两袋秕谷扛了出来,却不见了王不然的人了,反而“砰!砰!砰!”的,听到了外面瓷罐破碎的声音。

    王不凡把秕谷放好在车上,好奇心促使他转了出去。

    只见隔屋邻居多话二婶她家门口,满地的碎瓷罐。瓷罐里的酸菜,腌蒜苗,干黄瓜皮,萝卜干,全都洒了一地。

    门口外,看热闹的大婶们,都走近多话二婶的身边,安慰着多话二婶。

    可多话二婶一边哭,一边咒骂着她那个没良心的老公王百耀。她的两个女儿跟在旁边,小的跟着她哭,大的一脸阴沉着,残疾的大儿子王不维还待在堂屋里,也满脸写满了怨恨,她那个作妖缺德的老公却没了踪影。

    外一层围着些邻里乡亲的小孩,懂事一点的,都弯腰蹲到地上帮忙捡起一些还能吃的咸菜,王不然也郝然在其中。

    王不凡看在眼里,也不叫他回来,转身回家,舀了猪潲水冲进潲水桶里。

    没过多久,王不然似乎记得回家还有事情,拔腿就跑了回来。

    “不凡哥,天快黑了,我们赶快去砻谷吧!”王不然心虚的说道。

    “嗯!好!快点吧!我们走。”王不凡微笑了一下,拉起斗车,就往外走。

    “不凡哥,刚才二婶她老公好凶哦!都把她家里的罐子摔碎完了。”王不然满脸愤怒的说道。

    “她老公怎么又回来了?”王不凡疑惑的问道。

    “嗯!她老公又回来要钱了,二婶她没钱,结果就打起来了,把二婶她腌的咸菜和家里的锅碗盆都摔了。”王不然一脸天真的诉说着。

    “那,她老公呢!”王不凡实在对她老公王百耀无比反感,全村人都知道多话二婶有多不容易了,她那个老公才不管家里的死活,还在县城里和一个女的鬼混,只为了他外面那个女人能生一个所谓的正常的儿子,还时不时的回来找多话二婶要钱。

    “走了,拿不到钱,摔完东西就走了。”王不然一脸愤愤不平的说道。

    “嗯!知道了,我们快点走吧!”王不凡无奈的摇摇头,说完便继续加快脚步朝南边的水边村走去。

    实际上,在浪花村委这片土地上,买得起砻谷机帮乡亲们砻谷的就水边村的张二牛夫妇他们一家,他们在自家里开了个小卖铺,还装了一台砻谷机,帮附近的乡亲们砻谷,还有一笔不少的收入。十里八乡,他们家,也算是浪花村委里的比较有钱的人家咯!

    王不凡天生或后天培养的性格就是这么的古板,不苟言谈。很多事情,他都只放在心里。对于他今天看到多话二婶的事儿,其实他心里也充满着愤怒,他在怜悯和同情二婶的同时,也讨厌多话二婶她老公王百耀这个不负责任的男人,同时更替她嫁了这样的男人而感到不值得,还有点儿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可现实就是这样,谁也帮不了多话二婶她,看热闹的人多,同情和怜悯的人也多,可村里说闲话的更多。还能有什么办法,多话二婶这个命苦的女人,还对这样的不负责任的男人,狠不下心来和他一刀两断,就注定是个苦命的女人了。

    王不凡回来把活儿忙完。此时,天已经完全黑了。

    他和家里人匆匆吃完晚饭,冲了凉,就早早的把煤油灯端回房间里了。

    他把作业拿了出来,做了几道题,却感觉自己心不在焉,他心里在想什么呢!

    昏黄的煤油灯光,照在桌面的课本上,也映在他瘦长的脸颊里,他似乎在思考什么,又似乎在想着今天的事儿。

    梦想和现实呀!这差距有多大,他心里比谁都清楚着。可又有什么办法呢,家里的困难他已经看到了,他不想欺骗自己,再逃避现实了。同时,他也看到乡亲们,一样过着拮据和贫苦的生活。甚至,有的家庭,还困难一点的,交完了公粮,剩下的粮食,根本不够一个家庭一年的存粮了。

    而生活在农村里的人们,就是这样,明知道家里的粮食增长的速度比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却宁愿辛苦一辈子,也要家里人丁兴旺,生了二胎,还想要三胎,只为了多要一个儿子。

    王不凡心想,除了上学,还有什么路能走得通,能带领家里人,甚至邻里的乡亲们发家至富,解决温饱问题,响应党中央和国家的号召,走小康之路呢!

    可现实是,他现在也变得更加迷茫和困惑着。

    农村底层的思维惯性定律,是普遍存在的,更何况他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引导,被束缚在这片红土地上的农民的见识,哪怕王不凡的个人力量只是一滴水滴进了大海里,毫无波澜,王不凡也深深的体会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