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超级乙方
繁体版

第一零一章:你床垫还是我买的呢

    宋少波下班回到新公寓,敲门“咯!咯!咯!咯咯!”

    别人敲门喜欢敲三下,他就习惯敲三长两短。

    这是以前在学校宿舍养成的习惯,那是他和周汉平同宿舍几个约定的自己人暗号。男生宿舍嚒,躲在里面偷偷做的事情可太多了,大家都懂,没个暗号可不行。

    开门的是柳珂,她看见是宋少波就嗔怪地说:“嘿!你不是有钥匙的麽?干嘛还要敲门?”

    宋少波进来到一边到处瞧一边说“这不是你们在里面嘛,我直接闯进来不好吧?而且第一天住不熟悉,还没把这当成自己家,还真忘记有钥匙了。”

    “我看你是懒吧,哼!”

    屋子里已经收拾的很整齐了,客厅的办公桌上也摆了一些办公用品有模有样,他进房间放书包,发现行李被褥也被搬过来了,还帮他重新铺好了床,这就有点受宠若惊了。

    厨房里传出炒菜的声音,宋少波走进去一看,围着小围裙的苏瑾正在里面忙活着。

    “哎呀!想不到我们苏大美女还会做菜啊!唧!唧!有口福了。”

    “切!口花花,早告诉你我是屋村出来的小孩,很小的时候我就会自己做饭了,不会自己做饭的女仔在屋村里会被人鄙视的。”

    “我看看有什么菜,豉汁蒸排骨、姜葱炒沙蚬、专业啊!比我的手艺牛多了。还有什么?”

    “还有个蒜蓉炒菜心就搞定了,端菜出去准备吃饭吧。”

    外面柳珂已经把吃饭的小桌子撑开摆好,还铺上了旧报纸。

    重生之后由于没有手机电脑,暂时也没有买电视机,所以宋少波有每天卖报纸看的习惯,这是唯一可以知道外界新闻和了解政策时机的方式了。现在的报纸都是对开大版面的,很多家庭都习惯拿报纸来垫饭桌当一次性桌布,可以省掉擦桌子的工作。

    柳珂应该是家里就有的习惯,宋少波自己回到这个年代也有这个习惯,主要是方便省事。

    宋少波端菜出来放下又回头去端电饭煲,柳珂闻着味道说:“好香啊!看来我真的要跟着学做菜了。”

    “好,到时候我负责做试吃的小白鼠。”宋少波远远地回应她。

    柳珂用手捏了一块排骨偷吃,宋少波拿饭出来看见就说:“呀!你不干活还偷吃。”

    “谁不干活啦?我帮你搞了一天的卫生,还有洗菜呢,你才没干活。”

    “哦!那好吧,等下我洗碗可以了吧?”

    “那还差不多。”说完她开始分派碗筷。

    宋少波坐下来,无意看到报纸上有一条没注意到消息《我国决定申办2000年奥运会》:12月1日,京城举办了承办2000年奥运会申请书递送仪式,12月4日,由我方组成的京城2000奥申委代表团在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向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呈交了申请书。

    宋少波知道这一次的申办由于经验不够以及条件不成熟最后以失败告终,其实在2000年的时候,我国的确各方面的综合实力都不足以轻松举办奥运会,后来在2008年举办才是真正的条件成熟、顺理成章。

    没一会,苏瑾端着炒好的菜心出来说:“好了,开饭吧。”

    三人开始边吃边聊,苏瑾做的菜的确不错,比得上宋少波积累几十年做饭经验的手艺。

    宋少波嘴里含着饭说:“苏准侬做菜这幕好车,以后可以多做点,让我也沾点光少吃点盒饭。”

    “那我天天煮饭给你吃,不是成为专业煮饭婆了?”说完又觉得自己用词不当,脸红了一下赶紧低头扒饭。

    宋少波心里想笑,我还帮你交房租呢,你床垫还是我买的呢。

    不过这话是不能说的秘密,所以他只能说,“也不是天天都是你煮,我们轮着来煮呀!我也有几个拿手菜的。”

    “没问题啊,这段时间还不忙,我们两个都在这里临时办公,都可以自己煮饭吃,晚饭我们也可以一起吃。”

    柳珂高兴了,说:“好啊!好啊!我也吃怕了盒饭。”

    “对了,这还真提醒了我,我们的新公司到时候配套一个厨房吧?我们本来就要请阿姨搞卫生的,到时候请一个会煮饭的,把公司的午餐也一起煮,这样我们以后就不用天天吃快餐了。”

    “这个好!这个好,你说得我好期待我们的新公司啊!”柳珂憧憬着。

    “那就要看你的了,你不是已经收集了一些联系电话了吗?明天开始你们两个就负责去找办公场地,找到了我们就马上设计装修,办理手续等等,你以后就是公司行政大管家,这些都由你来统筹安排。”

    “嗯!没问题,我们两个商量着办,找好地方再让你来决定。”

    “记得就在海印桥大沙头这个小片区里找,尽量找独立的物业,不用和别人共用楼梯什么的。”

    “嗯!我记得的。”

    “苏瑾,你们出去看地方的时候顺便再买两套绘图板,还有针笔等等绘图工具,现在我们三个人如果一起画图就不够工具了。”

    “好的,没问题。”

    聊着聊着一些工作安排,一顿饭就结束了。

    宋少波刚起来要收拾碗筷,柳珂就抢着说:“好啦!好啦!你好好坐着,刚才是说笑的,哪能真让你一个大男人去洗碗。”

    “哎!我们不论这个吧,还是男女平等分工合作最好。”

    “行了,你就让她收拾吧。”苏瑾也帮腔。

    “好,好!下次再到我。”

    宋少波说完就帮忙收拾垫桌子的旧报纸,忽然又看到一条旧闻:一月4日,湾湾女作家三毛在台北荣民总医院病房浴室内自缢身亡。

    他愣了一下,终于记起来了三毛的确是这一年走的。他的生活已经离曾经的文艺很遥远了,现在乍看见这条新闻,又忽然勾起了一些久远的回忆。

    苏瑾见他忽然看着报纸发愣,就问:“干嘛了?你看到了什么重要消息?”

    宋少波也就是思绪恍惚了一下,他指着报纸说:“三毛自杀了。”

    苏瑾凑过去看了一下说:“噢!真的啊!我看过她的《撒哈拉的故事》还有《梦里花落知多少》,怎么就自杀了呢?”

    这一代的学子鲜少没看过三毛的,美术生尤甚。

    八十年代,文学艺术占据着耀眼的位置,那是个思想文化的黄金时代。对于大多数文艺青年来说,这是一个理想重建的时代,一个个文学大家扮演着启蒙者的角色,彰显着文学艺术的多维价值,三毛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而随着海子、三毛等等代表人物的相继离去,那个充满理想和浪漫的时代终于慢慢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