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大都督
繁体版

抱歉,最后还是太监了,大纲奉上,就当是结局了吧

    第一卷——江东氏族

    东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袁术驻兵寿春准备进攻徐州,部众饥饿,派遣使者请求陆康三万斛米。陆康以其为叛逆,关闭门不通,内加强战备准备防御。此时恰逢孙策以传国玉玺为质押向袁术借兵,故袁术便借此派遣孙策前往平定江东,将庐江城池层层包围。陆康率军队固守,手下士兵之前有休假外出的,闻讯皆返庐江,乘夜爬城墙回来帮助守卫。

    主角陆议于之前遭遇雷击而陷入昏迷,被孙策军包围的陆康派遣家仆护送昏迷中的陆议逃出庐江城,回吴郡本家。

    路途之中陆议在孙策军追杀途中苏醒,脑海中出现无双系统,并发布生死任务,要陆议逃脱追杀,任务成功奖励,任务失败则死亡。

    在系统的新手礼包地图窥探模式下,陆议逃脱孙策军追杀,回到吴郡,同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系统发布了主线任务——无双大都督。

    之后陆议改名陆逊,因叔父陆绩比之自己年幼,便是独自支撑起吴郡陆家门户。

    吴郡陆家因陆康逝世之后开始没落,其他三大世家见陆逊年幼,便是打起了陆家的主意。系统发布任务——振兴陆家。

    在经过一系列的对抗,陆家在陆逊的支撑下重新站稳了脚跟。

    第二卷——陆逊出仕

    在支撑家族的同时,陆逊时刻关注着孙策的动静。

    建安四年,孙策与周瑜一同攻下庐江之皖城。与此同时,邂逅了桥玄的两位女儿。孙策迎娶大乔,周瑜则迎娶小乔。系统发布任务要求陆逊在一年之中,击杀孙策。

    于是陆逊离开陆家,思索刺杀孙策的方法。恰逢孙权招募幕僚,陆逊便在暗中投入孙权幕下。在与孙权的交往之中,发现孙权实际上对孙策抱有敌意,却优柔寡断,无法下定决心。

    陆逊便与孙权说明一番利害,孙权最终决定派遣陆逊在孙策攻打黄祖之时刺杀孙策。

    建安五年,孙策攻打黄祖,黄祖兵败撤退,孙策收兵回营之时,陆逊暗中从黄祖阵营方向射箭,一击射中孙策后背,穿胸而过。

    孙策中箭落马,周瑜、太史慈等人慌忙带着重伤的孙策回营。

    孙权得知消息,赶到孙策军大营,孙策当着张昭等人的面,将印绶交于孙权。

    当夜,孙策重伤不治而亡,孙权表面上悲泣不止,内心却是欣喜万分,从此东吴由孙权继位。

    建安六年,陆逊正式成为孙权幕僚,初识孙权之妹,弓腰姬——孙尚香。之后出任海昌县屯田都尉,并掌管县事。孙尚香扮男装偷跑一路跟随陆逊来到海昌县。

    建安七年,海昌县连年干旱,陆逊与孙尚香开仓放粮以振济贫民,鼓励督促农桑,组织生产自救,缓和了灾情,因此深得民心。

    第三卷——征讨山越

    建安八年,陆逊护送孙尚香回吴郡。同时因为吴郡、会稽、丹阳一带也有很多隐匿人口。系统发布任务——征讨山贼,陆逊上书孙权陈述征讨的利益,请求让他去招募,当时会稽有山贼大帅潘临,造反多年,官府无法平定。陆逊便招兵进讨,花费多年,终将其平定。时陆逊手下已有二千余人。

    建安十三年,孙权收服甘宁,同时陆逊从会稽被召回,同孙权一起征讨江夏的黄祖。系统发布任务——击杀黄祖。

    经过多次大战,黄祖死亡

    第四卷——赤壁之战

    建安十三年,七月,孙权决心对抗曹操,任命周瑜为大都督。同时诸葛亮出使东吴,欲结盟。陆逊与甘宁,凌统等人在吴郡街上闲逛时遇到诸葛亮,陆逊对此多关注了几眼。

    诸葛亮在朝堂上舌战群儒,压倒主和派。

    随后,孙权在周瑜的劝说下,与诸葛亮结成孙刘联盟。

    十一月,曹操到达。

    十二月,赤壁之战爆发,周瑜以黄盖发动苦肉计,发动火攻,火烧曹操铁索连船。与此同时,系统发布任务——击杀位于东风台的诸葛亮。成功奖励提升各项体质,并随机提升一人对其拥有的好感度,失败惩罚降低各项体质,并随机损失一名孙吴之人对其的羁绊。

    待陆逊赶到东风台时,诸葛亮在关羽的掩护下,顺利逃离东吴。系统发布的任务失败,陆逊体质降低,同时随机失去和孙尚香之间的羁绊。

    曹操大败,经华容道逃脱。

    第五卷——刘备借荆州

    建安十四年,刘备成为荆州牧,周瑜向孙权提出使用美人计,以和亲为名,斩杀刘备。

    刘备在诸葛亮的锦囊妙计之下,迎娶了孙尚香,使周瑜计谋破败,最终赔了夫人又折兵。

    陆逊目睹孙尚香出嫁,心中记恨刘备,同时对提出此计的周瑜怀恨在心。系统感受到陆逊心中的恨意,发布临时任务——刺杀周瑜。

    刘备携孙尚香逃回荆州,追击的陆逊见刘备在赵云护卫下坐船而逃。陆逊望着刘备远去,无奈的站于岸边,甘宁率江东水师出现,想为陆逊追回孙尚香。陆逊感动,却是阻止了甘宁的私自调兵行为。

    建安十五年,陆逊以慢性毒药入周瑜的药汤,最终周瑜逝世,鲁肃接任大都督之职。

    孙权心知陆逊对于孙尚香嫁与刘备不满,周瑜逝世很有可能是陆逊所为,为安抚陆逊,将孙策之女许配给陆逊。

    逃回荆州的刘备向东吴借荆州,在鲁肃的劝说下,孙权同意了刘备的请求。

    第六卷——东吴平乱

    建安二十年,鲁肃奉孙权之夺还荆州之命,与关羽对峙(单刀赴会),经过谈判之后,刘备将荆南三郡让与孙权,要求其出兵攻击合淝,在刘备归还荆南三郡之后,孙权十万攻合淝为张辽八百人所败(逍遥津之战)

    建安二十一年,鄱阳的贼帅尤突作乱,影响甚大,陆逊率军配合奋武将军贺齐将其讨平,斩首数千。陆逊因功被拜定威校尉,屯兵利浦。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陆逊向孙权建议说:“当今英雄各据一方相持争雄,豺狼般的敌人窥测时机,要战胜敌人平定战乱,没有大量的人马不能成事,而山寇与我们怀有旧怨,依山据险。我们的内乱尚未平定,就难以图谋远方敌人,应当扩充军队,挑选精锐兵卒。”孙权采纳其建议,任命他为身侧的帐下右部督,统领帐下亲卫部队,授给陆逊棨戟,让他都督会稽、鄱阳、丹阳三郡。

    同年,费栈被曹操策反,在丹阳煽动山越起事,充当曹军内应,配合曹军。孙权命陆逊率兵前往征伐。时费栈人多势大,陆逊带去的兵马较少,敌我悬殊。但陆逊采用多插旌旗牙幢、分布鼓角、夜里派人潜入山谷吹号击鼓等疑兵之计,很快击破费栈武装。勒令各山区越族居民迁徙到平原地区,编入户籍,种田纳赋,从中挑选强壮者从军,得精兵万余,使东吴统治得以加强和巩固。之后,陆逊回驻芜湖。

    会稽太守淳于式这时上表告陆逊违法征用民众,所辖区域的百姓受其扰乱而愁苦不堪。陆逊后回都拜见孙权,言谈之间,提到淳于式是好官。孙权问:“淳于式控告你而你却推举他,是什么原因?”陆逊说:“淳于式的心意是想休养百姓,所以控告我。如果我再诋毁他以混淆圣听,此类风气不可长。”孙权说:“这确实是长者才能做到的事,一般人是不能做到的啊。”对其风范甚为佩服。

    第七卷——谋羽取荆

    建安二十四年,孙权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被拒,关羽并骂了孙权使者,对此孙权赶到恼怒。

    驻军陆口的虎威将军吕蒙与孙权定下夺得南郡,擒获关羽的计划。

    闰十月,为隐蔽企图,吕蒙称病返回建业,途经芜湖,陆逊前去拜见。系统发布任务——擒杀关羽。

    吕蒙回京,孙权问谁可以替他在陆口指挥,吕蒙回答说:“陆逊考虑事情深远,有担当重任的才干,而且名声尚未远扬,不会被关羽重视。”

    孙权即拜三十六岁的陆逊为偏将军右部督代替吕蒙。

    陆逊至陆口,即写信给关羽,陆逊利用关羽骄傲自大的弱点,在书中以卑下的言辞写信吹捧关羽,赞赏他的功德,表示自己对他的仰慕,并且表示绝不与关羽为敌。

    关羽看信后,甚为轻视陆逊,愈发大意,完全丧失对东吴的警惕。把留守后方、用于提防东吴的军队调至前线,全力对付曹操。

    关羽不善团结部下,引起部下的不满。留守江陵、公安的将领麋芳、士仁因军资供应不及时,关羽声言要惩治他们,麋芳、士仁不堪忍受,顿生异心。这些情报,陆逊都了如指掌。

    陆逊见破关羽时机已经成熟,立即上报孙权,孙权于是征讨关羽,命吕蒙与陆逊为前部同时分道攻取荆州。吕蒙率军攻打公安、江陵。陆逊则长驱直入。

    十一月,陆逊率军直下荆州公安、南郡,被孙权任命为宜都太守,拜抚边将军,封华亭侯。

    陆逊指挥的吴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占领了秭归枝江、夷道,守住了峡口,堵住了关羽退回益州的大门。当关羽得到消息,勿勿忙忙从樊城撤军的时候,公安、江陵已经被麋芳、士仁献给了吴军。关羽军进退维谷,走投无路,疲于奔命,军心动摇。关羽只得领兵退守麦城。

    十二月,关羽率少数骑兵从麦城突围逃窜,被追击而来的陆逊擒获并斩首。

    陆逊前后斩获招纳关羽军数万人,孙权即拜陆逊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镇抚荆州,地位已位于吕蒙之上。

    第八卷——无双大都督

    黄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不顾诸葛亮、赵云等群臣劝谏,决意伐吴。

    七月,刘备令丞相诸葛亮留成都,上将赵云在江州为后军督,亲统大军沿江东进。

    孙权首先以陆逊为大都督、假节,命他选众将以拒刘备,又与曹魏修盟。

    十月,张飞遭部下范疆、张达杀害身亡

    陆逊率领朱然、韩当、徐盛、潘璋、孙桓等部五万人抗拒蜀汉军,派平戎将军步骘领兵万人镇守益阳,以防止武陵的五溪蛮夷助蜀。

    当四万蜀军进攻巫山、秭归时,陆逊采取主动后撤,诱敌深入,集中兵力,相机破敌的方略,令部将李异、刘珂退至夷陵、猇亭一带,把数百里峡谷山地让给刘备,以使蜀军战线伸长,露出破绽。

    黄武二年【公元222年】,正月,刘备求胜心切,派将军吴班、陈式督率水军深入夷陵地区,封锁长江两岸。

    二月,亲率诸将自秭归,经崎岖山道,进至夷陵一带,坐镇猇亭督师。蜀汉军从巫峡至夷陵沿路扎下了几十个大营,还命黄权为镇北将军,率江北诸军进抵夷陵以北与江北吴军相拒,并监视魏军动向,以防袭击;命侍中马良部进驻武陵郡,策应反吴投蜀汉的五溪蛮夷首领沙摩柯部,威胁吴军侧翼。

    不久,刘备派前部督张南率兵围攻驻守夷道的孙桓。吴军诸将请求陆逊派兵增援。

    陆逊知夷道城坚粮足,有意让其牵制蜀军,而坚持不予分兵。

    当蜀汉军频繁挑战,吴将皆急欲迎击时,陆逊耐心劝止,坚守不出,欲使蜀汉军师疲惫。诸将不解,以为陆逊畏敌,各怀愤恨。有些老将和贵族出身的将领不服约束,陆逊则绳之军纪,严加制止。

    刘备在山谷设伏兵一千人,令吴班平地扎营,企图诱吴军出战。为陆逊识破,仍不与战。但诸将却都要出击,陆逊认为有诈。刘备见此计不成,便率八千伏兵从谷中撤出。

    两军相持半年之久。时至盛夏暑热,蜀军无法急战速胜,兵疲意懈。蜀汉水军又奉命移驻陆上,失去水陆两军相互策应的主动权。蜀军深入敌国腹地,延绵数百里山川连营结寨,因战线过长,运转补给发生困难。

    六月,陆逊决定适时转入反攻,夷陵之战爆发。

    陆逊追至刘备大营,对上刘备。

    刘备重伤,陆逊将要击杀时,孙尚香突然出现挡在陆逊身前。

    望着孙尚香,陆逊最终决定放弃击杀刘备,让孙尚香带走了刘备。

    当孙尚香带着刘备逃往白帝城时,部将徐盛、潘璋、宋谦等各自上书,要乘机进攻蜀国。孙权征询陆逊的看法。

    陆逊与朱然、骆统以为“曹丕大合士众。外托助国讨备,内实有奸心,谨决计辄还”。

    陆逊为防曹魏乘机袭吴,仅派李异、刘珂部追踪刘备至南山,而未行大举追击。黄权部被吴军截断归路,被迫降魏。不久,魏军果然发兵攻吴,但已无机可乘。

    陆逊获得完成主线任务,获得系统成就——无双大都督。

    次年,刘备病逝白帝城,托孤与诸葛亮。

    陆逊听闻消息,暗自叹息一声。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