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天王一起走过的日子
繁体版

三十六章 古武长生诀

    她这个小身板太弱了,不用说是遇到人贩子这样的坏人了,就是王五丫她也不一定打得过,自己要不要学一门防身术?

    前世在武术俱乐部学的那些招式,不过是些花拳绣腿,遇到特种兵或是一些懂武功之人,还不够送菜呢。也不知道这书上的东西是不是有用?

    如果学好武功,遇到危险时就能用得上了,奶奶也不用时时刻刻的担心自己了!想到这里,苏婳心中火热起来。

    书皮很厚,上面有三个篆体字“长生诀”,书页瞅着也不像是纸制的,倒像是皮子制的。翻开第一页是功法总纲,不过是区区几十个字,喻意十分的奥妙。

    前世的苏婳研读过一段时间的《道德经》和《易经》,对上面的一些字意有些研究,所以对这些字不难理解,无非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这样的字眼。

    接下来就是一副副的人体图,人像图除了姿势之外,还被标志出了一条条的线路和穴道。

    整本书看着很厚却只有几十页,苏婳从头到尾粗略看了一遍。

    书中最大的一副人体图在第二页,行功的线路也最多,其中的一百零八个穴位上,深浅不一的插了不少的细针。

    看过人像旁的文字描述,苏婳明白了其中的含义。要想练习这门功法,首先需要用针灸打通这些人体穴位。

    前世今生她都没有一点医学上的知识,这可怎么办?

    她总不能随便找个中医给自己扎吧!如果自学的话,她也没有趁手的银针学习,而且这东西一般的地方也没有卖的。

    手轻轻的抚摸着这本书,认真思考起来。瞧这书本的材质想来也非凡品,这样一本武学十有八九不会是假的。

    即然有这副人体图的存在,会不会有配套的银针呢?

    苏婳的目光落在了皮质的书皮上,用手轻轻的捏了捏,这么厚的书皮内会不会有夹层呢?小说中可都是这么写的,留下传承的前人总会搞一些有缘人需知的把戏。

    想到这里,苏婳产生了一种类似开盲盒的兴奋感,……。

    她寻来了一个铅笔刀,仔细的寻找书皮的接缝。还别说,这本书皮裱的真好,苏婳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才找到了隐藏着的接缝。

    小刀缓缓地割开那处地方,细细的拆封,足足用了半个多小时才将书皮拆开。

    书皮的中间的确夹了东西,不过却不是针灸用的金针或是银针,而是一条软软的金色丝绢,丝绢展开上面密密麻麻的绣满了小篆字。

    上面的字体太小了,若不是苏婳的眼力不错还真看不清。

    这是秘方?清血护心丹、偷天续命膏、上清还虚散、续脉丸、接骨膏,暗香丹,复元丹,润肺丸、护肝丸、雪肌液,孕发散等等二十多副古药方。

    这些药方即有用于美容的,还有养身和治病的。

    这些药方上记载的药草,以苏婳粗浅的药草知识几乎都不认识。即然此物被藏在了这里面,那么定然是极好的东西了。

    苏婳用铅笔将这些药方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她虽然记忆力不错,但是药方中有不少的生辟字,需要找字典查一查。

    决定先用几天的时间,将这些药方记牢。

    不过,光是看到这些药方的名字就觉得十分的高大上。若是能凑齐上面的药草,说不定能配出不错的药丸。

    重新将秘方封进了书皮中,将背面的书皮也翻开,想瞅瞅这后面的书皮中有没有东西。还是用铅笔刀找到接口,慢慢地将书皮一点点的揭开。

    书皮的中间果然夹着一个压得平平的皮袋,皮袋里面是一排排大小不一的金针,显然和这本书是配套的。

    苏婳强压住心底的欢喜,小心翼翼的抽出一根金针看了起来。这金针也不知是什么材质打制的,历久弥新,在灯光下反射着淡淡的光芒。

    这个皮制的袋子里还有一本薄薄的绢书,上面记录了这套金针的来历,还有几种施针的手法及技巧。

    能得到这本武学书实在是好运气,苏婳决定认真地学习这门武学,那怕是没有太大的成就。

    天欲予之,若不取之,岂不是辜负了上天的一番厚爱。

    对于她这个医学小白来说,想要学习针灸和辩认药草可不是个简单的工程。以后的日子里,她还需要多看一些关于中医学方面的知识。

    清晨,苏婳刚刚睁开眼睛,就听到了院子里传来了说话的声音,她急忙拉开窗帘,透过窗户上的玻璃,就看到了江明琅正在院子里和奶奶说话。

    苏婳急忙穿好衣服走了出去,“明琅哥,你来得真早!”

    “小懒虫,是你起晚了!不是说要去镇上买东西吗?”苏奶奶笑呵呵,手里还端着一碗菜。

    石桌上已经摆好了早饭,苏婳急忙去洗漱刷牙。苏奶奶朝着江明琅招招手,“明仔,来,吃过饭了再走,……。”

    虽然不是第一次吃苏婳家的饭,江明琅还是有些不好意思。苏婳跑了过来,十分自然的拉着他坐了下来。

    江明琅低声说了声,“谢谢!”

    “明仔,别不好意思!你还小,可不能因为吃不饱饭伤了身子。”苏奶奶眼神温和。

    吃过饭后,苏婳手里提了个小蓝子和江明琅一起朝着村东头走去。

    每天早晨,都有一趟前往镇上的牛车,一个人要一毛钱的车费。若是舍不得也可以走到镇上。牛车上已经坐了两个婶子,看到江明琅就打起了招呼。

    苏婳不认识这两人,但她还是十分有礼貌的打了一声招呼。

    “婶子好!”

    “哎!哟,这是苏大娘家的孙女吧,长得可真好!”一个圆脸的婶子看到糯米团子般的苏婳,笑咪咪的夸奖,身体还往牛车里面挪了挪。

    “可不是,还别说,这大城市出来的孩子即便来了咱这乡下,也是水灵灵的。瞧这小脸长得真好。”同来的另一个婶子也跟着说道。

    “明仔,你这是去镇上买东西?”

    “是啊,家里什么也没有,需要添置一些!”

    “哎,这明仔他爸,怎么这么狠心?这么大的个男娃说不要就不要了!”江明琅过继到江家三房的事情,还不到晚上村里人就全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