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末世之灵气复苏
繁体版

第五章 回村里

    “热水我已经准备好了,一人给你们准备了一条大浴巾。”

    雨停的时候,唐妈妈仔细的叮咛着。

    看着儿子明显敷衍的态度,唐妈妈又继续道:

    “那可是我特意买回来的,全身包裹的那种,全都挂在浴室。

    还有,一楼的厕所安装的热水器也可以用了。”

    现在已经距离唐灵韵回家,过去了足足三天。

    这个春天确实多雨,唐灵韵回来的第二天下雨,今天又下雨。

    那一天唐家人准备不足,被唐灵韵匆匆的叫了起来,

    爬上楼站在雨里不久,雨就已经停了。

    今天唐妈妈早早的,看了天气预报。

    并且,在他们夫妻房间的窗户外,安装了两张薄铁皮,一上一下。

    上面的做成了,接雨水的装置,留了一个口,正对着下面的铁皮。

    窗户也不关严实,

    这样即使雨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再流下来,

    冲击铁皮的声音,也足以吵醒他们。

    热水器是昨天安装好的,

    东西也是昨天唐妈妈准备的。

    既然已经知道末世会来,唐妈妈就火速的开始准备起来。

    这两天,唐妈妈看着天气预报后,就安排唐灵韵做各种事情。

    其中之一,就是去唐妈妈娘家那边装修房子!

    是的,装修房子!

    唐妈妈虽然生活在县城,

    可她的户口一直没有,从娘家迁出来,并且那里还有房子。

    最初时,唐妈妈是跟她大姐堵气。

    后来老村子因为修路,以及布燃气管道征收,

    唐妈妈把户口独立了出来,也安置了宅基地。

    当时政府补贴了钱,就在那边统一建了房。

    那时也是情况特殊,

    她这外嫁女独占一户,本身村子里就有不少人有话说。

    但政府当时,已经按照政策封了户,不允许挪户口。

    当时,主要是针对户口迁入的情况,

    迁出也没有去特别咨询,于是,唐妈妈也就顺理成章的,留了下来。

    后来政府又按照每户,补了建房的资金,

    唐妈妈虽然不住村里,那资金也不允许她拿出去。

    唐外公跟女儿商量了一番,

    干脆让女儿补足了剩下的钱,也在村里建了,一栋不小的房子出来。

    唐妈妈的性子最是高傲,

    当时的钱,是存着准备去市区,买房子给俩个孩子,

    却不愿意,让高龄父母受这些闲言碎语。

    咬着牙把拿钱出来,却也错过了房产疯涨,后来但凡想起来就后悔。

    再加上,原本就对唐妈妈,嫁到小县城很有意见的唐大姨,还会时不时的,就提起来刺激一下。

    更是让唐妈妈,从那房子建好后,也就只有过年,才去住一两个晚上。

    现如今,自然是要什么没什么。

    唐灵韵前世回来时,这房子早已经没了,

    听她爸妈说,

    在末世三年,可以申请土地时,

    这房子早就因为末世初的,照顾不暇,已经完全破败了。

    当时,政府也给申请的,庄园主们提供了安置房,

    但又仅只是集装箱,自然没有建的房子好。

    唐爸爸唐妈妈,想着会在村里长久安置,

    就费了不少积分跟力气,才搜集到足够的材料,把房子勉强修复。

    比起周围的,其它一直有人维护的房子,

    那肯定是大大的不如,

    可比起集装箱,这种夏热冬冷的房子,那还是好多了。

    就这样,甚至也曾经一度,成为唐妈妈压过大姨家唯一的骄傲。

    但大姨家的表姐有异能!

    积蓄灵气,种植变异度高。

    末世五年半的时候,

    还幸运的发现了一棵醒灵后,没有攻击性的野生牵牛花。

    它虽然本身没有任何产出,

    却能够吸引灵气,让周围种植的,其它植物增加进化的机率。

    唐灵韵重生前,

    已经住上别墅,扩大农场的大姨家,早已经把他们家抛得远远的。

    唐妈妈也已经完全没有了,跟大姨家较劲的生气!

    那时唐灵韵一家天天忙于生计,

    唯一的希望,则是努力攒够积分,去买武学秘籍,或者是修练功法。

    所以一家人,即使再心疼唐妈妈,也完全无能为力。

    重生一回,

    唐灵韵也不会把所有的希望,全都放在,末世专家们的推论上。

    她已经下定了决心,

    如果末世专家的,推论不靠谱,她凭借着,末世五年普通人的生存经验,也要带着家人尽快攒够积分。

    末世前三年,除了异能之外,武功秘籍、修练功法都是,传说中的东西。

    那时大家对于积分的追求,还在于维持生计、改善生活条件上面。

    直到政府在末世三年时,突然开始推行健身操。

    并且公布了好几部武功秘籍、修练功法的兑换,

    这才让普罗大众,开始有了强大的希望。

    那个时候,只要有能力,家家都在攒积分。

    就希望哪一天,可以兑换一个修练名额,

    这样先举家供应出,一个强大的希望。

    再凭借这个希望,

    在末世那危机四伏的世界里,拥有更多的求生保障。

    这,就已经是无数末世普通人,最大的期盼了。

    即使据传言,这些开放兑换的,修练方法也并不是,特别厉害!

    村里的房子,现在还是好好的,

    唐灵韵回去装修,就一个人忙上忙下。

    唐灵晗放假时也会来帮忙,他主要任务是,去加固房子。

    加固的方案以及材料,则是唐妈妈负责的。

    而唐灵韵的主要任务,则是房子内的装修。

    除此之外,还有物资的准备。

    这件事情不用姐弟俩操心,

    唐家本身就是做批发生意的,虽然仅限于粮食,

    可也对于批发其它东西的渠道,更了解一些。

    至于其它东西,

    唐妈妈这个做了,二三十年家庭主妇,肯定比唐灵韵这种,初出社会的小青嫩,懂的更多。

    唐灵韵虽然在末世,独自生活了五年,可那个时候金钱,已经失去了作用。

    政府的统一积分,赚起来不容易,

    唐灵韵只顾生存,都已经紧巴巴的了,哪里还能去想着,怎么能够好好生活。

    村子里是因为修路,跟铺设天燃汽管道才征收,征收后统一规划了宅基地。

    按照户口每家一块,然后除了按人口补偿钱之外,每家建房还有补偿。

    所以新的村子房子的,设计基本一样,全都是二层半的砖混结构。

    下面是三间的宽度,进深是两间,中间的厅是通的。

    这边的人家,基本上一楼中间是厅,

    一侧就是厨房跟餐厅,另外一侧是老人房跟杂物间。

    厕所楼梯都在厅的后面,

    上了楼的二楼中间也是厅,左右两边是两个套房,各有一个大阳台。

    上了顶楼,则是楼梯间加两间杂物间,以及一个用来晒粮食的大天台。

    这里是农村,

    顶楼的这两间房,基本都是用来做仓库,

    家里收的粮食什么的,收起来也方便。

    每家之间都有一段距离的间隔,全都是各家的小菜园,以及中间的一条小道。

    当时建造时,还统一种在门前种的两棵树。

    这些年来,这些树很多人都已经换成了果树。

    房子修成了两排,分列在马路两边。

    唐灵韵家的房子在最靠后的位置。

    唐妈妈当时的情况特殊,

    所以没有参与选宅基地,剩下哪里,她就要哪里,反正面积是一样的!

    唐灵韵家对面,是唐家大舅跟二舅家,旁边则是唐外婆以唐小舅家。

    当初为了让女儿拥有宅基地,他们说没有拆除的老房子,分给了女儿。

    虽然补偿的建房款不多,可划分宅基地的时候,才没有那么为难。

    说起来,这也是唐妈妈占了三个兄弟的便宜。

    唐大姨当时特别忌讳这一点!

    还是唐奶奶说:

    他们老两口的房子在那里,宅基地村子里不会给他们,住肯定没有问题的。

    等到他们老两人口死了,就留给唐大姨,如果后房子塌了,又再说。

    唐灵韵姐弟俩第一天去的时候,

    还没有想好,要怎么跟外婆家的亲戚,说明情况。

    他们不好从村子里穿过去,

    只能从公路的另外一头,绕过到家里,查看了情况就立刻回了家。

    雨后,一家人一边看着店,一边商量着怎么改造老家。

    末世一来临,那里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他们一家子真正的家。

    “姐,后来你回老家后,我们家距离外婆家有多远了?”

    唐灵晗一边记录着家人的意见,一边问道。

    现在还是太平时期,

    唐家人想要改造家里,也得在合理的范围内,

    玻璃这些多花些钱,换更好的不算太显眼,主要是房子主体要怎么加固……

    其实修建围墙很有必要的!

    可安置房是统一设计的,大家动家里的多,动外墙的都少。

    他们家要加个围墙,估计才动工,就有村干部上门来做工作了。

    农村那地方可跟城市不同,

    关着门不管其它人过日子,显然是行不通的。

    “多远啊!”唐灵韵有些恍惚,

    想起末世五年后回到村子里的日子,道:

    “不种树的话还能看到,

    种了树,就得骑自行车或者是飞板,飞板三五分钟,自行车十来分钟。

    真到那时候村子里,家家都是独立庄园了啊!”

    大地生长拉开了距离,并不是最让人头疼的,

    最让人头疼的是,横穿村子里的那条马路。

    路下面埋着粗壮的天燃汽管道,末世初期就已经断掉了。

    末世后期有一条醒灵的蚯蚓,

    从里面钻了一个来回,地面下陷,两场大雨,就变成了一条河沟。

    河沟也不大,凭借着人力肯定是过不去的。

    搭桥不结实,还顶不住河沟里慢慢出现的水生动植物,

    飞板倒是可以飞过去,却偶尔会遇上巨变后的青蛙。

    也不知道这东西,是不是眼神不好,总会把飞板跟人,当成虫子捕捉。

    那时,村子里不知道多少人家,被迫分成了小河两岸的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