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霄剑
繁体版

第三章 清平镇

    十年后,时值隆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古色古香的清平镇白茫茫一片,似和天际的白云融为一体。

    清平镇地处安州,是周边城镇往来的商贸重镇,镇中千余户人家。城西临近明心学堂的沈府,是八九年前来的外乡人,现家中仅有一个约莫三十年岁,面目清秀的中年人带着一个八九岁的娃娃过活。

    沈府一处幽静小院内,沈念卿坐在房门口的青石台阶上,一手托着腮,另一只手伸展在眼前,痴痴看着一片片雪花轻柔地落在手心,身上穿着厚厚的暗红色棉袄,上面银丝勾线,金丝绣花。粉嫩的小脸蛋被冻的红扑扑的,煞是喜人。

    被雪覆盖的小径上,“嘎吱,嘎吱”的走路声由远及近。沈念卿听到声音扭一看,脸上满脸喜悦,“爹爹”。跌跌撞撞的往那人跑去。

    沈青看着朝自己跑来粉雕玉琢的娃娃,笑问:“这么大的雪,怎么一个人坐在外面?”随后架住抱起缓缓向房中走去。

    沈念卿的小脑袋往父亲怀里挤了挤。轻轻开口说道:“念儿想母亲了。”

    沈青眼神一暗,片刻后轻声说:“那我们过两日就去看母亲,你想好送给母亲什么礼物了吗。”

    沈念卿仰起小脸,开心的说道:“念儿养在房中的腊梅开的可好了,我要把最漂亮的一枝剪下来带给母亲,她看了一定会很开心的。”

    二人边走边说进到沈念卿房间,一进去便能闻到淡淡檀木香味,一盆清雅脱俗,银雕雪塑的白色腊梅映入眼帘,一张精致的小木床摆在角落里,旁边镂空的雕花窗漏进点点阳光照在床上。床前翠绿纱帐下有一扇白玉屏风,屏风上粗细墨线勾勒出一幅山水美景。对面放着一张书桌和一把木椅,椅子上摆放着青缎靠垫。

    沈青看见桌上放着一张白纸,旁边还有一支笔,笔尖浸饱墨,胡乱的放着。沈青笑着轻微摇了下头,走过去将桌面收拾干净。刚拿起笔,便看见纸上半截写着四句话,分别是:“天无一日不覆,地无一日不载,日月无一日不照,世间无一物无用。”下半截胡乱写了几个字,又被涂黑。看来是下笔人不甚满意的涂改。

    沈青看完,开口询问:“念儿,这是先生给你布置的课业吗?颜先生平日从不布置课业,是不是你在学堂中胡闹惹恼了先生,先生这才罚你的?”

    沈念卿乖巧的站的笔直,低着头摆弄着手指,嘟囔的小声说道:“念儿不想去明心学堂上课了。孩儿想去城东的官办学堂。”

    沈青心中有些诧异,问道:“为何?”

    沈念卿安静了片刻后,小声说道:“明心学堂都是些布衣贩夫的孩子,总是会被城东学堂的孩子欺负,常常说我们是“下等人”。”随后抬起头接着正声说:“我去问先生:既然我们是“下等人”,难道“下等人”就不应该有学问吗?先生和我说了好多道理,但我觉得拗口晦涩,都没记住,先生只是给我留下这四句话,让我明天把自己的答案交给他。”

    说完鼻子开始抽动起来,水汪汪的大眼睛默默流下两行清泪,划过粉嫩的脸颊打在衣襟上,接着又带着哭腔说道:“明心学堂的孩子也说我是没娘的孩子,都不愿和我玩。”话音刚落,房中便响起了哭声。

    沈青看着眼前八九岁的孩子,不由的一阵心疼,走上前蹲下拭去沈念卿脸上的泪痕,缓缓说道:“你还记得你娘亲和你说过什么吗?”

    沈念卿止住哭声,挂着泪痕,小手指着窗外,一顿一顿的说道:“娘说每到冬天她就会变成雪花来看念儿。”

    沈青将他抱起,踱步到书桌前慢慢坐下,低头向怀中的孩子问道:“那念儿现在想好先生的这四句话怎么回答了吗?”

    沈念卿大睁着眼,茫然的摇摇头。

    沈青见状抬起笔。在纸上慢慢写了两句话:世间无一物无用?世间无一物无用!

    沈青写完说道:“颜先生出这个问题也太难为你了,你年岁尚小,其中道理日后自然会明白。”说罢,抱着沈念卿站起身,笑道:“念儿今天想吃什么,为父带你去。”

    次日,小镇依旧下着雪,不过没有前几日那么急。

    天晓时分,沈念卿打开房门,提着一个半旧的破袋子。沈念卿紧了紧衣服,出门一路往学堂走去。

    五丈宽的青石板路上,两边商铺都还没开门,不过有些零星的小摊正在支起来。

    沈家离明心学堂很近,沈念卿凭借一双小短腿,不过一盏茶时间就能走到。

    沈念卿向前走了片刻,来到一座牌楼前,仰起头朝上看去,只见这座牌楼通体石制,厚厚的巨石基座上竖着四根圆滑高大的立柱,月梁上的浮标龙蟠螭护,栩栩如生,月梁中间嵌着一块牌匾,上书:天地启榜四个鸾翔凤翥的大字,楼顶上斗拱脊兽,鳞次栉比。他只知道这座牌楼,是为了记念清平镇千年前出了位了不得仙人而建造的。

    待沈念卿走过牌楼,踮起脚尖就能隐隐看到颜先生正站在学堂门口。周围不少大人一手牵着孩子一手提着礼品向学堂走去。待走进,沈念卿听见一个四十岁的汉子对颜先生感谢对说:“颜先生,再过不久就是除夕了,我家孩子被你照顾了这么久,带点东西感谢感谢先生也是应该的,你要是不收,那我明年怎么好意思再把孩子送过来。”

    沈念卿在旁边看了会,后面的大人一个接一个,都是重复着差不多的说辞,而颜先生则是一脸无奈,想张口婉拒,又不知从何说起,只得一遍遍的回礼。这或许这就是被人尊敬的感觉吧,沈念卿如此想到。直到太阳露出全貌,排成长龙的大人们终于都走完了。

    颜先生对一旁靠在墙上的沈念卿说道:“念卿,这天寒地冻的,还不快进去。”

    明心学堂教书的是个姓颜的先生。叫颜正清,无妻无儿,和沈念卿一样是从外面搬来的,不过时候要更早些。小镇里的人家都很感谢他,逢年过节也多有人提着礼品前去探望。

    据说颜先生没来小镇之前,清平镇仅有三间官办学堂,其中以城东的官办学堂最大,供镇中官家富户的孩子习文识字,平常人家少有收录。那时一般人家的孩子要么早早的打发嫁人,要么去做些轻松的活补贴家里。一辈子都在小镇中抱瓮灌园。

    颜先生来到小镇开办学堂后,颜先生大抵是知道学堂中这些孩子家中的条件,从不收取脩金,穷苦人家也或许是不太过意的去,学末时候都会带些米面肉菜、糕点糖果前来感谢。

    那些官宦富商向来不与颜先生亲近,觉得先生不过只是一个穷酸的读书人。虽然对明心学堂不屑一顾,但也没有过多干预。

    沈念卿回道:“爹爹让我见到先生的时候要行礼。”说罢对着颜先生有模有样的弓腰行礼,说道:“先生早。”

    颜正清剑眉星眼,留着一缕胡须,两鬓黑白相间,穿着有些泛白的天蓝色长衫,长发被整洁的收拢,用一支破旧的木簪子别住。看着眼前不到自己腰高的“小人”,脸上露出平和的微笑,稍微弯腰行礼道:“学生早。”随即沈念卿直起身一溜烟跑进学堂,在自己位子上坐下后,往手中哈着气。沈青只见在屋子最最最后面角落里,各种礼品整齐的堆叠在那里,和小山似的。

    不一会,颜先生走进来,直直往墙角走去,颜先生走到哪,沈念卿的眼神就跟到哪。

    颜先生在“小山堆”里挑出几盒较好的,转身回到台上,将礼品拆开,沈念卿离得近,勾着头望见盒中俱是各类形形色色,令人食指大动的精致糕点。

    颜先生将盒子搭在臂弯,另一只手取出发给学堂里的学生,糕点极多,沈念卿看到每人都分到了两块,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他觉得旁边的孩子拿着糕点,眼睛都比以往明亮了些。

    沈念卿还听到身后传来比较谁手中的糕点颜色更漂亮的,形状更好看的声音。

    学堂中人数不多,不过四五十个学生,不一会就发完了,颜先生站在台上,笑着说道:“虽然再过两日就是除夕了,但这最后两天,你们还是不能松散懈怠。都吃吧,吃完我们再开始上课。”

    听到先生的话,台下的学生都动了起来,有的连忙往嘴里塞,有的从怀里掏出块布小心的包好,有的则轻手轻脚的放在书本上,伏在桌上目不转睛的看着。

    过了半晌,颜先生从座位上站起来,板起脸开始教学。学堂中顿时传出朗朗的读书声,细柳随声舞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