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音乐人不太对劲
繁体版

第十三章 好久不见

    零点酒吧在明市小有名气。

    晚上八点多,酒吧里已来了些客人,大多是隔壁大学城的在校生。

    学生们的到来似乎是一个信号,各色人士也陆陆续续入场,有刚步入社会的小社畜,有中年失意的男女,也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地下群体。

    张勇忙着张罗生意,和熟客打招呼去了,只有被张勇唤做小花的红发妹,在准备室里陪乔梁坐着,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我叫张小花。”

    “我叫乔梁。”

    “我知道,听说你还在念大三?”

    “嗯,九月就大四了。”

    “他们一直在看你,要不要怼回去?”

    乔梁再一次确认琴弦没问题,目光四下扫了扫。

    准备室里本就有两个歌手,从他进来就一直悄悄打量。

    这时三人眼神相接,互相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大家都在酒吧混饭吃,勉强也算同行。

    “不用。”乔梁低下头,对蠢蠢欲动的红发妹道,“谢谢。”

    红发妹脸庞稚嫩,看起来只有十六七岁,张勇和她差了十来岁,要不是亲口听见,乔梁都不相信这两人是亲兄妹。

    “客气,我哥的朋友就是我朋友。”张小花拍了拍扁扁的胸口,一副大姐头模样。

    在两人客套时,另一边的两个歌手也没闲着。

    其中一个戴着鸭舌帽的歌手掏出手机,勾勾选选拉了一个丘信群,手指飞速跳动:“当事人出现在零点!乐子人还不集合?!”

    听说有乐子,立马即有人冒泡:“哪个当事人?赵墨还是乔梁?”

    鸭舌帽:“当然是乔梁,赵墨那个比哪天见不到?”

    我爱一条柴:“听说乔梁天天喝到人事不省,今天不会是去喝酒吧?”

    鸭舌帽:“呵,人带着吉他跟我一块坐在准备室里呢,你说他是来唱歌还是喝酒。”

    八级大狂风:“@爸爸订好桌子,半小时后到。”

    我爱一条柴:“+1”

    紧接着ID名叫八级大狂风的有发了一条:“@爸爸狗贼悄悄改备注!占我便宜。”

    鸭舌帽咧嘴一笑,收起手机找小周订卡座去了。

    时间来到十点,酒吧内座无虚席,大部分客人已有了几分酒意,觥筹交错声不绝于耳。

    张勇见气氛上来了,于是拿着话筒站上木台,说了几句感谢客人捧场之类的场面话,随后引出驻唱歌手。

    今晚驻唱歌手只有三人,除了乔梁和鸭舌帽外,还有一个大胡子。

    首先上场的是鸭舌帽。

    鸭舌帽的年纪看起来比乔梁还小两岁,从休闲向的宽松穿搭来看,他的表演风格应该偏向于说唱。

    事实与乔梁猜想一致,鸭舌帽连唱三首歌,歌词大多是对生活的嬉笑怒骂,在快嘴饶舌和劲爆音乐中,还穿插着大量少年人觉得很酷的肢体动作,引的酒吧里一众小女生尖叫。

    大概是心理年龄比外表要大上十岁的原因,乔梁觉得这些动作实在很尬。

    当然,除了让乔梁感到尴尬的肢体动作外,鸭舌帽的歌曲节奏紧凑,歌词贴近现实,有几分前世《差不多先生》的味道,很不错。

    从观众热烈的反应来看,鸭舌帽的音乐也受到大部分客人的认可。

    鸭舌帽之后上台的是蓄着浓密胡须的胖子。

    胖子人高马大,大概二十四五岁,唱了三首民谣,现场气氛却没有鸭舌帽表演时热烈。

    并不是说胖子唱得不好,而是不同的曲风对情绪挑动也迥然不同。

    如果说唱是一瓶烈酒,一口下去从喉咙灼烧到胃部,那民谣就是一杯温酒,饮下时温润醇厚不上头,只有在事后才能感受到如浪潮一般汹涌而来的醉意。

    相对来说,乔梁个人更喜欢胖子的表演,一来这三首民谣确实不错,不仅唱出了男女之间纸短情长那点事,还带着一股淡淡的装X感。二来绝大多数胖子的声音比瘦子更加圆润饱满,低音够厚、高音够润,台上的胖子也把这两点发挥了出来。

    当然,酒吧里还是以年轻人为主,隐约可闻的讨论声中,对鸭舌帽的讨论还是更多一些。

    胖子下台后,张勇再一次拿着话筒走上木台,真诚道:“感谢小杨和老郑带来的精彩表演……”

    小杨是鸭舌帽,老郑则是胖子。

    “上次有朋友问我能不能请小杨和老郑来表演,我想啊,顾客可是上帝。于是求爷爷告奶奶好不容易弄到了小杨和老郑的联系方式,本想两人平常演出很多,估计要花一番功夫才能请到人,没想到小杨和老郑很给面子,百忙之中还抽出时间照顾小店,在座的很多新客人可都是冲着两位来的……”

    “这里老张我代表零点感谢杨老板、郑老板的照顾!”

    说着,他带头鼓起掌来,不少观众也跟着附和。

    张勇很会说话,表情足够真诚,一番话说得杨、郑两人眉开眼笑,齐齐举杯向众人敬酒,感谢张老板,感谢客人捧场。

    通过明式复古屏风,乔梁似乎都能听到他们的心声:张老板这人实在啊,是个值得结交的朋友!

    零点的生意如何,在座的熟客都心知肚明,基本每天爆满,稍晚一步连卡座都抢不到。

    张勇特意感谢鸭舌帽和胖子,一来让两人很有面子,二来也体现了酒吧对客人的重视。

    也正是因为这样以诚待人的为人处世态度,张勇在明市有很多朋友。

    掌声停歇后,众人见张勇还站在木台上,知道表演还没结束,于是安静下来。

    张勇见客人们满怀期待地看向自己,笑着开口道:“按照惯例,接下来还有一位压轴表演嘉宾。这位嘉宾呢,老顾客们应该不陌生。两个月前,他还在零点的舞台上高声歌唱;两个月后,他的作品红遍大街小巷。”

    “新客人对他的作品也不会陌生,在‘零点’,在‘情人’,在明市的任何一间酒吧,都能听到这首歌。”

    他清了清嗓子,专注地唱道:“带不走的丢不掉的让大雨侵蚀吧~让它推向我在边界奋不顾身挣扎~”

    不得不说,唱得是真难听,引得客人们纷纷表示抗议。

    “自己人,别开腔!”

    “张老板唱得很好,下次别唱了。”

    ……

    也有客人神情激动。

    “周茉莉?!”

    “是周茉莉吗?”

    老顾客已经猜到了是谁,大吼出声:

    “乔乔!”

    “乔乔!”

    酒精使人放飞自我。

    有人开了头,呼喊声就如多米诺骨牌,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在不知名情绪主导下跟着起哄,呼喊乔梁的名。

    巨大的声浪中,乔梁有了一瞬间的迷茫,迷茫中夹杂着似乎是紧张,又似乎是不安的东西。

    他们嘴里喊的是我,还是原来的乔乔?

    张勇见气氛热烈,也不再遮遮掩掩:“下面有请我的朋友乔乔,为大家带来表演!”

    乔梁听见信号,努力平复情绪,提上吉他走出准备室,在人群的呼喊中一步一步来到木台中央。

    他接过话筒,看着楼上楼下或年轻稚嫩、或带着些许皱纹的脸,听他们呼喊着乔乔,心中隐隐的迷茫和紧张不安忽地消失得无影无踪。

    两个乔梁自人生互换那天起,不管愿不愿意都承接了对方的因果,在别人眼里自己就是乔梁,乔梁就是自己。

    老顾客呼喊的、驻唱三年的乔乔是他,新客人呼喊的、写出《鱼》的乔乔也是他。

    于是,他如老友重聚,笑着打招呼道:“大家好啊,好久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