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从1984年开始
繁体版

第六十一章 港岛行(五)

    英资太古集团在港岛根植了100多年,旗下除了国泰航空,还有港龙航空、华民航空,占据了航空80%的市场,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其主要业务还包括房地产、饮料、航空、零售、金融等,是港岛第二大房地产公司。

    英资怡和集团是港岛最大的公司,旗下有怡和策略、置地、牛奶国际三家上市公司。

    英资嘉道理财团控制着中华电力公司,是港岛两大电力供应商之一(另一家是港岛电灯,李*成旗下的公司。),其他业务也非常庞大。

    四大英资财团,上千家英资企业,加上与英资关系密切的本地财团(他们的发展资金主要来源于英资四大财团),让YingG在港岛有相当大的话语权。

    ......

    (删除部分内容)

    港岛的事情很复杂,禹天打算先把罗叔叔扶起来再说。

    他只谈经济,“罗叔叔,我判断,港岛会有一段时间的经济高速发展期,但从长远来看,我并不看好港岛的发展,”

    不顾罗威国的惊讶,继续道:“作为现代化的发达经济体,港岛经济走入“经济服务化”阶段,转移了工业;在增强了港岛作为亚太区金融贸易服务中心地位的同时,却由于经济架构过于单薄,也带来了经济生态脆弱、通货膨胀等问题。港岛社会贫富差距会增大、阶层固化的背后,是产业的高度单一和空心化...”

    港岛的经济结构单薄,潜在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未来华夏加入世贸后的形势变化,禹天从这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港岛必须要有清醒地认识,在适当的时候产业结构需要转型,以应对新时期的变局,增加应对风险的抗力。

    罗威国作为港岛本土商业人士,对港岛的现状和发展也有自己的认识和判断,结合禹天的分析(他更愿意相信:禹天的观点是来自燕京的经济专家们的智慧结晶;),他做出判断:港岛未来几年的房市、股市会暴涨!这是商机啊!

    刚从期货上挣了近30亿美元,办学捐了10亿,还有20亿美元,罗氏公司的箱包业务再怎么拓展也消化不了这么多的资金,就算加上以后的皮革加工和苎麻产业也不行,多余的钱需要投资渠道;

    罗威国把想法告诉了禹天。

    一老一小就此商量开了,禹天给出自己的建议:

    首先,介入港岛地产开发行业,囤地开发,引入RB西武集团的地产开发模式,以简化版的城市综合体建筑为核心,在周边开发写字楼、公寓和住宅,先招商后建设;

    (是不是感到有点熟悉?这就是后来的‘万达商业模式’,最早源自RB的西武集团。90年福布斯公布的世界首富是RB西武集团的堤义明,很牛的一个人,西武集团主要业务是房地产开发,90年公司市值1600亿美元,堤义明个人财富超过200亿美元,此时,比尔盖茨的个人财富才二十亿美元。)

    接下来,趁着港岛股市形势一片大好的时机,罗氏公司尽快上市融资;

    经过了89、90两年爆发式的增长,罗氏公司的估值已经由60亿港币上升到了近200亿;

    今后几年,公司的箱包业务会进入一个相对比较平稳的发展期,上市融到的资金,一部分投入到箱包的上游行业,另一部分也投入到地产行业。

    投资要分散,不能用得太满,禹天建议罗威国留出5亿美元,买入米帝等发达国家的高科技公司股票。

    禹天有信心,到本世纪末,单凭这些股票的价值,就能把罗威国推上港岛首富的宝座。

    另外,禹天还建议,加大对华夏利华日化的投资力度,加速扩张,争取三年后也在港岛上市,融资后继续扩张...

    禹天的投资方案组合既激进,又保守,进可攻,退可守。

    罗威国听罢,抚掌称善,显然很符合他的心思。

    禹天想到了98年金融危机,港岛股价会暴跌,经济进入衰退期,心生感慨;

    现在想这个太早,不过,为了HN房地产泡沫的事儿,他需要在罗威国这里打个伏笔。

    在聊地产经济的时候,他预判RB的房地产泡沫今年可能破灭,罗家如果在RB有投资,一定要注意。

    禹天还向罗威国了解东南亚各国以及华人的现状。

    这几年,东南亚的泰、菲、马、印四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很是吸引世人眼球,有点像8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HAN国、湾湾、辛加坡、港岛),因此有人称之为亚洲四小虎。

    禹天清楚,98年金融危机,四小虎受创很深,经济发展态势逆转,十几年后才慢慢有所恢复。

    随着罗威国介绍到东南亚华人的发展现状,尽管禹天知道华人在那边经济发展得不错,可面对真实的数字,他发现自己还是低估华人在东南亚的实力,列数据如下:

    (略....):

    目前东南亚各国的华人、华侨大约有2000多万人,产业遍布各行各业,包括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