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唐世宗
繁体版

第五十三章 使团案了(下)

    圣历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长安城外一个庄子中门大开,锣鼓喧天,显然是有贵客要来。

    户主人不是别人,正是李规,此时他正带着长子李继业,外甥裴承志站在门外等候。

    不多时,一辆马车赶到,李规立刻带着两人向前迎接:“狄公和元芳兄联袂来访,令寒舍蓬荜生辉。继业,承志,见过长者和世叔。”

    两个小孩闻言,恭恭敬敬的给狄仁杰和李元芳见礼。

    “见过长者,见过世叔。”

    李元芳手快,从一旁窜出,扶住两个小孩:“诶,好了好了,快起来。”

    “狄公,请!元芳兄,请!”

    两个小孩被仆役抱了下去,李规领着狄仁杰和李元芳来到了正堂之中。三人分主次坐下以后,狄仁杰起身走到李规面前,拱手道:“当日狄某不听守矩之言,险些酿成大祸,今日特来负荆请罪。”

    李规赶忙起身扶起狄仁杰:“狄公快快请起,些许小事,狄公如此真是折煞小子了。”

    “自小连子山一别已有月余,见狄公依旧康健,小子就安心多了。”

    当日李规心中有怨,负气离开了幽州,直奔凉州而去。

    真是同姓不同命,大家都是姓李,他的父兄为了李唐的江山社稷,真是抛头颅洒热血。最后落得个宗室除籍,改李姓为虺的悲惨结局。

    而李青霞为一己私欲,祸乱幽州百姓,勾结突厥之人,企图为害中原,却能成为都督府的座上宾,就算最后事泄,也不过是鸩酒一杯。

    这怎能不让李规感到气愤?

    尤其是想到自己前世一腔热血,飘零四方,只为扶李显登基。最后却因李显的懦弱,狄仁杰的疏忽,落了个横刀自刎的结局。

    李规本以为自己重活一世,怎么着也能做到荣辱不惊,然而他想错了。别的事或许他能做到,但有些事是做不到的,尤其是明知金木兰的嘴脸而不能说的那种苦闷。

    最后索性不再理会幽州之事,撂挑子回了凉州。

    在路上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李规终于回到了凉州的槐园。家人的陪伴让李规解开心扉,心中积郁的怨气也尽数消去。

    抽时间听取了六位社首的汇报后,李规对黑衣社接下来的发展方向作出安排:

    训练忠勇之士,秘密派往神都,听候安排。

    挑出一部分精明能干的读书人,一旦有消息,立刻派往幽州听用。

    继续扩大医者规模。

    自明堂失火,武曌回到了长安。不过等洛阳的宫城修缮完成后,她还是会驾临神都。所以李规准备早做打算,将人提前安排进去,早日将神都摸排清楚。

    扩大读书人和医者的规模,是为了对付国朝的痼疾,暂且按下不表。

    在凉州待了半个月后,凉州刺史带着宣旨的天使来到槐园,李规只能疑惑的接下这莫名其妙的天子诏。

    鸾台:盖闻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右鹰扬卫校尉李规,为国戍边,阵斩贼酋数人,屡建功勋。可定远将军,赐长安庄园一座。

    李规听完后,一脸懵逼,怎么突然就给自己封了正五品上的官,还赐长安庄园一座,这可真的出人意料啊。

    虽有不解,但还是拜谢道:“臣李规拜谢圣人,愿圣人福泽万世。”

    接过圣旨,又见凉州刺史给自己道贺,李规连忙安排下人杀鸡烹羊,留刺史和天使用饭。临走时,李规还给天使塞了两块金饼,出手十分阔绰。

    等人走后,小娟凑到近前问道:“郎君,这定远将军是个什么官?”

    将军二字迷惑性太大,不懂之人还会认为这是个了不起的大官。

    李规把圣旨一扔,没好气的说道:“嘁,啥也不是,废话一大堆,最后只给了个正五品上的武散官。”怕小娟不懂散官是什么意思,李规又解释道:“散官只有官名,不能管事,真正落到实处的,恐怕就那座长安庄园了。”

    小娟不在乎自家郎君的官职,只要人没事,笑道:“郎君身为太宗皇帝子孙,自然看不上他武太后的官。”

    “这话倒是真的,这几天咱们多努力努力,争取到长安的时候,让你再怀一个。”

    小娟小脸羞红:“哪有大白天说这事的。”

    如今黑衣社再留于凉州,无法取得更大的发展,毕竟凉州人口就那么多。不如趁此机会搬到长安,在西京长安秘密发展黑衣社势力,为日后做准备。

    就这样,李规离开了生活九年多的凉州。离开槐园时,小娟和她两个姑子李清李静都有些不舍。

    到长安时,已是十一月十五日,忙碌了几天才正式住进武曌赏赐的庄园。

    庄园在长安城东郊,距春明门大约有二十里地。原先是张光辅的的一座庄子,他被杀后就一直空着。直到使团案后,狄仁杰为李规请功,武曌不愿封李规实职,便只封了个散官,然后将张光辅的庄子作为补偿。

    这说起来,武曌也是算比较厚道了,还给李规封了散官和庄子。要知道当初李规曾当着众人的面说薛怀义是佞幸小人,那不就相当于说她这个皇帝是昏君嘛?

    昨天才搬进庄子,傍晚就收到狄仁杰第二天要造访的消息,还是狄春亲自跑的一趟,李规必须重视起来,这才有了早上率儿子外甥在门口迎接之事。

    李规将狄仁杰扶回座椅,然后问道:“狄公,我走以后,幽州之事是个怎样的动向?”

    狄仁杰看了看屋外:“左右都是自己人,告诉守矩也无妨,你离开以后……”

    却说那天李元芳在密道里,发现奄奄一息的真方谦后,狄仁杰命人将他抬到了李二原先住过的房间,还让人不要将此事说出去。

    方谦的状态很不好,气若游丝。不过狄仁杰把过脉后,却没发现有什么病症,就是长期没能进食,身子非常虚弱。

    密道里放着三个桶,一个乘着清水,只剩下一点点;一个已经空了,看样子是装粟米饭的,还有一个是恭桶,恶臭味就是这个桶散发出来的。

    出了房门后,李元芳问道:“狄公,您说他是真方谦嘛?”

    “不好说啊,看样子应该是,刚刚我看了下,脸上没有带人皮面具。只是有一点我不太明白,为什么歹人换掉他以后,还要留着他呢?”

    李元芳推测道:“或许是有什么地方用的上他吧,等他醒来后,狄公一问便知。”

    “也只能这样了!”

    “这次要不是在小连子山里发现大量的钱粮,只怕我们也不会想着去查看府库。他啊,也算命好,若是再晚个几天,恐怕就得活活饿死了。”李元芳感叹道。

    “哦,对了,公主的住处安排好了嘛?”狄仁杰突然问道。

    “已安排妥当,就安排在东花厅。”

    “走,去给公主问安!”

    说着,两人走到东花厅门口,就听见李青霞在大声呵斥侍女。

    “滚!”

    侍女手无足措的离开了房间,眼里含着泪水,见到狄仁杰的时候,还不忘见礼。狄仁杰安慰了侍女一番,随后放其离去。

    李元芳“咚咚咚”的敲响了房门,接着说道:“公主,狄公向您问安。”

    没一会儿,房门打开,李青霞的身影出现在门后,见到狄仁杰后恭敬的说道:“见过世伯!”

    狄仁杰也拜道:“臣狄仁杰见过翌阳公主。”

    李青霞连忙扶起狄仁杰,笑语盈盈的说道:“狄公乃国之宰辅,青霞当不起这一拜,请。”说着让开身子,让狄仁杰好进入房中。

    狄仁杰捋捋胡子,笑道:“我就不进去了,就是来问问公主,对这里是否还满意。”

    “挺满意的,比那个山洞强太多了。”见狄仁杰莞尔一笑,李青霞也意识到此话不妥,带着歉意的说道:“侄女失言,还请世伯见谅。”

    狄仁杰笑了笑,只把李青霞的话当作是戏言,完全没有在意。

    这时李青霞正色道:“自日前被世伯救下,侄女未曾谢过世伯救命之恩。”说着长长拜下。

    狄仁杰伸手扶住李青霞,不让她拜下去:“诶哟,快起来,狄某可担不起公主这一拜。”

    李青霞趁势起身,随后问狄仁杰自己什么时候能回京城。狄仁杰心中一凛,这吉利也没死啊,身为和亲公主,应当继续前往突厥和亲才对,怎么还想着回家呢?

    “公主说笑了,臣已发六百里加急上报圣人,相信过不了多久,朝廷便会派来新的送亲礼官,到时候将公主风风光光的嫁到突厥,成为吉利可汗的可敦。”

    李青霞一听,撅着嘴:“还得去突厥啊!”

    狄仁杰以为李青霞害怕去突厥,宽慰道:“公主放心,突厥的吉利可汗,其生母亦是李姓宗室,您过去后,他肯定会好好待你的。”

    “世伯,我乏了。”说着就伸手关门,把狄仁杰等人关在了门外。

    狄仁杰见状,也只能带着李元芳离开。走远以后,李元芳气愤道:“这公主真是难以伺候,要不是狄公,她焉能有今日?”

    “诶,元芳,话不能这么说,公主为人所掳,关在山洞里整整一月。这期间不见天日,心中有些怨气实属正常,你我应该理解,而不是在这抱怨。”

    “卑职失言。”

    “好了,从今天开始,你就留在这里照顾公主的安全。保护公主,责任重大,你可不能有怨言。”

    李元芳起初不愿,他就不信都督府里还能出事。

    “元芳,我们打掉了他们在小连子山里的老巢,可诛杀擒拿的逆党不过数十,连贼首也不见踪迹。你想想,引导你前往绛帐的那人,还有虎敬晖,我们都没有见到,这说明他们早早的隐藏了起来。”

    “案子还没有结束,任何事都有可能发生,所以我希望你能保护好公主。李姓子孙已经不多了,公主就是其中一位,如果公主折在了都督府里,我等有何面目去见九泉之下的先帝和太宗皇帝?”

    李元芳这才明白狄仁杰的良苦用心啊,不再有怨言,听从狄仁杰的安排,日夜守在东花厅的外面。

    深夜,一个黑影闪过,李元芳见状不对,纵身而起追了出去。

    黑影跑了没多远,在一座假山后停住脚步,缓缓转过身来。李元芳冲到那人面前,却发现是下午才提起的虎敬晖。

    “虎将军?”

    虎敬晖点了点头,笑着对李元芳道:“元芳兄,别来无恙。”

    李元芳只觉万分惊愕,他不明白虎敬晖深夜来找自己所为何事,只能点头应对。

    “我今天来,就是想提醒你,一定要保护好狄公!”

    李元芳一怔,有些不明所以,下午狄仁杰要他保护李青霞,晚上虎敬晖跑来让他保护好狄仁杰。心中暗叹,要是李规还在就好了,到时候李规保护公主,自己保护狄仁杰,岂不是两全其美?

    “虎将军,能不能把话说得明白些?”

    然而虎敬晖没有再给出提示,只说言尽于此,让他千万小心,随后纵身一跃,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

    李元芳觉得虎敬晖的话肯定有深层含义,于是跑到正堂向狄仁杰汇报。

    此时,狄仁杰正在正堂不停地来回踱步,见李元芳进来,问道:“元芳,你怎么来了,不是让你保护好公主吗?”

    李元芳解释道:“刚才我见到虎敬晖了,他让我保护好您的安全,然后就走了。”

    狄仁杰一片茫然,从虎敬晖的话中可知,他对都督府的情况是了解的。“我的安全?”沉思良久,又说道:“或许,他知道了什么。”

    “也许吧,不然也不会特地来通知我。”李元芳顿了顿,接着道:“对了,狄公,我下午在那想了很久,蛇无头不行,贼首金木兰明明已服毒自尽,其余那些人应该也成不了什么气候,您为什么还说案子没结束呢?”

    狄仁杰叹了口气:“问题就出在这个金木兰身上。”狄仁杰反问道:“你真的认为她是金木兰本人?那具女尸身材瘦小单薄,甲胄穿在她的身上,空荡荡的显得很不合体。如果你是他们的首领,你会穿一件不合身的衣服吗?”

    “这,应该不会吧?”

    “还有,蛇灵逆党既然有能力在长安城外劫杀李守矩,为何在他们的老巢只有几十个杀手。这显然很不合常理。最后一点,我们在山洞里找到了很多的证物,唯独少了一样东西。”

    李元芳想了片刻,恍然大悟道:“是兵器,假方谦封掉小连子山就是为了开凿铁矿冶炼兵器,可我们翻遍了山洞,都没有找到哪怕一口钢刀。”

    狄仁杰满意的点点头:“不错,就是兵器,这说明他们的大队人马已经携带兵器悄悄转移了,说不准他们已经通过密道悄悄潜进了幽州。”

    “有道理,狄公。”

    狄仁杰又问道:“元芳,你说我们要怎样才能找到这伙逆贼呢?”

    “粮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队人马调动,肯定离不开粮食。大批粮食光明正大的运往城内肯定会引起注意,通过密道也不像,那里只有二堂一个出口。”

    “虽说刺史府现在防守松懈,但想要运出大量的粮食依旧不现实,能够偷摸跑出来人已经是不得了了,最多个人携带几天的干粮。”

    这时刺史府长史来报:“狄公,配合都督的同僚,今天下午我们遍查幽州各大粮商,发现只有一家名为天宝的铜钱柜坊购入过大量粟米。”

    李元芳一听,笑道:“原来狄公早就想到了,真乃神人也!”

    狄仁杰听后:“很好,做得很不错,事情结束后,我会向皇帝推荐你担任都督府长史。”

    虽说都是长史,但是上州长史的品级是从五品上,而都督府长史是正五品上,官升两级。长史大喜过望,躬身拜道:“多谢狄公栽培。”

    “去吧,这段时间千万不要出了纰漏。”

    为了升官,长史决定豁出去了,这段时间就住在刺史府里。

    等长史走出去以后,狄仁杰皱起眉头,嘴里嘀咕着:“天宝柜坊。”

    “天宝柜坊!”

    突然赵传臣死前的话出现在脑海中:“方使君让我以自己的名义,将慰抚款存到天......”

    狄仁杰眼前一亮,心里豁然开朗:“元芳,你还记得赵传臣嘛,他说到关键处时,被虎敬晖用无影针灭口,他当时想说的应该就是天宝柜坊。”

    “不错,他虽然只说了个天字,但结合方才长史的话,十有八九就是这个天宝柜坊。”

    “嗯,元芳你马上”

    李元芳还以为狄仁杰要派他去调查天宝柜坊,这样他就不需要再照顾公主了,结果狄仁杰话头一转:“你还是去保护公主的安危,天宝柜坊我叫其他卫士去。”

    说着狄仁杰径直走出了正堂,李元芳只得无奈的返回东花厅,继续守在李青霞的屋外头。

    如今的形势更加错综复杂,金木兰手上有多少人马还是未知之数,他们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也全然不知。

    而幽州的团结兵已被解散,征调的府兵又被裴怀古带去突厥协助吉利可汗平叛,请求朝廷增兵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眼下只有四百千牛卫和一百千骑能用,兵力有些捉襟见肘啊!

    所以要想守住幽州,只能先发制人,摸清对方的情况,做到知己知彼。狄仁杰很快就找来一个千牛卫校尉:“你带一队人马出去,日夜监视城中一家名为天宝柜坊的商铺,每两个小时向我汇报一次情况。”

    “是。”校尉领命而去,很快就带着一队人马,换上寻常百姓的衣服,借着夜色的掩护,偷偷摸摸的从都督府后门溜了出去。

    一众人马分散开来,隐藏在天宝柜坊的四周,监视着天宝柜坊的一举一动。什么时候有人进去,在里面待了多久,什么时候有人出去等等情况都被校尉记在纸上。

    没当有一个人走出大门,他就会派两个卫士一前一后的跟踪上去。

    如今形势万分危急,狄仁杰哪里睡的安稳,忽然听见狄春在屋外说道:“郎君,大柳树村的张老四在府外求见。”

    狄仁杰虽然纳闷,但还是让狄春将人带了进来:“快请老人家进来。”

    很快张老四和几个青壮走了进来,对着狄仁杰拜道:“多谢天使活命之恩!”说话的是那几个青壮,他们杀官劫狱,犯了死罪。是狄仁杰体谅他们难处,还了他们清白,还向皇帝求来了免除赋税的圣旨。

    “快快请起。”狄仁杰问道:“老人家,你们怎么来了?”

    张老四便将事情原委道出:原来昨天有两个人跑到他家借宿,张老四好心想送点吃的进去,却没想到这两人在房间里密谋对付狄仁杰。

    狄仁杰是什么人,整个大柳树村的救命恩人,张老四一听就怒了,于是悄悄溜出房门,找来几个青壮,等两人睡着以后,将他们捆了起来。

    这会正押着两人在屋外,听候狄仁杰的处置呢。

    临到最后,张老四说道:“天使,不瞒您说,我是个老府兵,朝廷给我们授田,我们替朝廷卖命。您是个好官,前些日子团结兵作乱的事我听说了,您最后把他们都给放了。”

    张老四喝了口水道:“听那两人说突厥要来寇边,我担心您这无人可用,便召集了全村的青壮来到州城,您有事尽管安排。”

    青壮们单膝跪地,高声大喊,愿听狄仁杰驱使。

    狄仁杰见民心可用,之前的不安一扫而空,将众人扶起。现在正是用人之际,狄仁杰没有推辞,喊来一个校尉,让他临时整编众人。

    至于张老四,则让狄春安排住处。

    张老四一共带来了三百青壮,都是接受过几年训练的老府兵,发下兵器和皮甲就能作战。

    处理完青壮之事后,狄仁杰开始审问那两名联络人。但两人知道的也不多,只知道有多少人,以及大概的动手时间。

    不过对于狄仁杰来说,这些已经够了。直到此时,他才算真正掌握了局势。天时地利人和,贼人一个不占,注定是一场空。

    第二天,狄仁杰通过幽州长史下达禁令:“突厥寇边,店铺一律关张,行人归家。有违令者按奸细论处!”

    同时命人用沙土巨石堵住幽州各大城门,城墙上开始熬煮金汁,臭味弥漫整座幽州城。禁令下达没多久,街上再无百姓,只有负责巡逻的卫士往来穿梭。

    天宝柜坊的老板问伙计:“外面怎么回事?”

    “刺史府下令戒严,说突厥寇边。”

    老板一听,这时间就不对啊,和当初约好的时间不符,感觉到有问题,于是就想溜出去向于风禀报。只不过他还没出门,卫士们就已经撞破了房门,气势汹汹的杀了进来。

    面对明晃晃的刀枪,店里老板伙计没有一个敢反抗,纷纷跪地投降。尤其是店老板,将他知道的事情全都说了出来,包括于风安排今夜子时行动,以及他们会如何行动。

    他们兵分三路,一路负责劫狱,放出狱中所有囚犯,让囚犯将幽州搅乱。一路负责夺门,控制幽州城门,待突厥人赶到,就放突厥人入境。

    第三路由于风亲自率领,只等城中乱声一起,就杀进都督府,消灭狄仁杰等人,夺去甲械马匹。

    得知了对手的详细计划,狄仁杰智珠在握,决定给他来个瓮中捉鳖。都督府的氛围一下子变得凝重和紧张起来,护卫人数也比之前少了很多。

    如今的都督府,只剩下一百千骑。千牛卫卫士和大柳树村的青壮,都被狄仁杰派了出去。

    李元芳见情形有些不对,连忙去询问狄仁杰:“狄公,怎么都督府……”

    狄仁杰摆了摆手:“我知道你想问什么,现在没时间跟你解释了,元芳,你一定要守护好公主。”接着低声道:“我得到确切消息,逆贼准备于今日子时行动。”

    “那?”

    “放心,我已备好万全之策,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寸步不离公主身边。”

    这时李青霞也走出了房门,向狄仁杰打了声招呼:“见过世伯。”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狄仁杰李青霞还有李元芳三人坐在正堂,都显得有些坐立不安,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是狄春:“郎君,卫士来报,说有人劫狱。”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监牢无人看守,贼人长驱直入,等到他们进入监狱之后,千牛卫和一干青壮突然杀出。

    三轮箭雨过后,逆贼死伤过半。随后卫士们掷出手中火把,很快就将监牢点燃,逆贼们见到火气,立刻慌了神,争先恐后的想要挤出监牢。

    而北门的情况同样如此,等逆贼进去埋伏圈后,守候在城墙上,以及四周屋舍里的卫士突然杀出,将一众逆贼团团围住。

    前排卫士举起厚重的盾牌,向着逆贼步步紧逼,后排卫士手持长枪,跟着前排盾兵移动。包围圈越来越小,卫士们的枪尖已经顶到了逆贼的胸膛。

    这时外面乱声响起,喊杀声震天,数百黑衣蒙面之人持刀杀向了都督府。狄春很快来报:“郎君,有人攻击都督府,千骑卫士正在拼死抵抗。”

    “好,告诉卫士,事情结束后,我替他们向皇帝请赏。”接着转过头对李元芳说道:“元芳,趁他们还没杀进来,你护送郡主前往刺史府,从密道出城。”

    李青霞却说道:“我哪也不去,就在这都督府里。”

    千骑卫士虽说个个勇力过人,但是逆贼人数众多,他们只能一边抵抗一边撤退,最后退到了后堂,离狄仁杰只有百步不到的距离。

    整个都督府的人,除了老弱都在抵挡逆贼的进攻,连狄春也拿起了钢刀在前面厮杀。

    “咚咚咚”,几声清澈的鼓声传出,却是张老四在一个亭子上架起一张大鼓,用力的敲了起来。一时间卫士们士气大振,竟发起了一波反击。

    李元芳却很疑惑,按道理卫士们不该如此不堪才对,要知道上次团结兵叛乱,连都督府的门都没攻破:“狄公,卫士都是骁勇善战之辈,今天怎么让他们打进来了。”

    “人手不够,都督府里只有一百千骑,千牛卫卫士被我派去城中平乱了。”

    李元芳倒吸一口凉气,怪不得卫士们今天会如此不堪一击,连忙请战道:“狄公,卑职前去帮忙。”说完,从身后掏出链子刀,只等狄仁杰一声令下,就要杀向逆贼。

    “你的责任是保护公主!”

    李元芳可了几下,最后一跺脚,还是守在了李青霞身后。

    李青霞却挺起胸膛说道:“我不需要保护,身为太宗皇帝的子孙,我生要生的堂堂,死要死的硬气。”

    狄仁杰的脸上露出了赞许的微笑:“好一个太宗的子孙!也罢,元芳,你马上前去。”

    遥想当初团结兵作乱之时,李规和虎敬晖在前面冲杀,自己在后面擂鼓助威。如今虎敬晖遁走,李规不知去向,只剩下一个李元芳,还要保护公主。

    如果此时李规还在,恐怕事情不会到如此地步。可要他怀疑李姓子孙是勾结突厥的逆贼,他又做不到。

    李元芳纵身一跃,挥刀杀向人群,左右挥舞之间,几个黑衣人便做了刀下之鬼。放眼望去,李元芳看到一个武功高手,四五个千骑卫士也近不得身,当下纵身跃去:“此贼交给我,你们去对付其他人。”

    说着就和于风交上了手。

    于风虽是高手,但和李元芳一比,实在不够看,只交手了十数招,就被李元芳踢伤。于风口吐鲜血,站起身子又想李元芳杀去,可还没近身,就看见寒光一闪,胸上被砍了一道,连带着左臂被削去。

    李元芳又是几刀,直接将于风砍成了七八块,今日正是他清洗冤屈之日。

    解决掉于风后,李元芳又挥刀杀向逆贼,正好此时千牛卫和大柳树村青壮已剿灭城中逆贼,回都督府支援。

    顷刻间攻防之势逆转,黑衣逆贼被卫士围在了中间,只能做困兽犹斗。

    而后堂,李青霞却掏出一柄匕首,狠狠地刺向了身旁的狄仁杰。狄仁杰躲闪不及,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栽在了一个李字之上。此时周围已无人能够救他,狄仁杰甚至认命的闭上了眼睛。

    说时迟,那时快,一条人影从天而降降,落在了狄仁杰和郡李青霞之间。“扑”的一声,匕首狠狠刺进了那人的前胸……

    李青霞见功败垂成,起事失败,连狄仁杰也没能杀死,状若癫狂,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叫声,挥舞着匕首不断刺向那人。

    狄仁杰听到动静,立马睁开眼睛,只见虎敬晖站在自己身旁,替自己挡住了致命的一击。见李青霞还在不停的用匕首狠刺虎敬晖,狄仁杰怒吼一声:“你给我住手。”

    一手扶住虎敬晖,一手将李青霞推开。

    虎敬晖已说不出话来,扑通一声倒在地上,一双虎目瞪着李青霞。“敬晖!”

    狄仁杰非常痛心,甚至有些懊悔,如果不是自己,,

    这时耳边传来一阵冷冰冰的话语:“别喊了,他已经死了。”

    狄仁杰猛然抬起头,眼中噙着泪水,一字一顿的说道:“你——才——是——金——木——兰!”

    李青霞得意的说道:“不错,我才是真正的金木兰。”

    “看来守矩说的不错,你们没能救下刘金,却还要劫杀公主车驾,就是为了让你能够摆脱身份的桎梏,同时也洗清你的嫌疑。”接着懊悔道:“从你死而复生的那天起,我就应该这么想的。”

    “不错,狄仁杰啊狄仁杰,你聪明一世,却栽在了一个李字身上,连身旁的得力助手也被你气走。”

    “如果我不是太宗的子孙李青霞,而是别的什么人,恐怕你早就猜到我是金木兰了。连李规,是这个名字吧,连他都能猜到的事情,你又怎么会猜不到呢?”

    说着,李青霞发出一阵瘆人的大笑。

    狄公的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目光:“你还有脸提起太宗皇帝!我真没想到,李姓子孙竟会勾结突厥败类,作出此等忤逆宗庙之事!”

    “这有如何,你更想不到,我这个李姓子孙还想做第二个女皇帝!谁敢阻拦,我就让他死!就算他是我的爱人也不例外。”

    说着挥出匕首又要刺向狄仁杰,如今虎敬晖已死,李元芳还在前面苦战,李青霞想不懂还有谁能再次救下狄仁杰。

    然而就在此时,虎敬晖突然睁开双眼,用力爬了起来,随后使出最后的一点气力,双掌齐出,重重的击在李青霞后背。李青霞发出一声惨叫,身体直接飞了出去,“砰”的一声落在了地上。

    这时虎敬晖再无一丝力气,直接瘫倒在地上。狄仁杰见状,连忙扶起:“敬晖,谢谢你,你救了我两次。”

    虎敬晖笑了,用微弱的声音说道:“你知道吗,其实,我一直把您当成父亲。我不会允许别人杀死我的父亲,即使是我的爱人也不行!”

    “我从来没想过,闭上眼睛,那边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但愿别再有仇恨……”

    头一歪,一缕鲜血从嘴角渗,倒在了狄仁杰的怀里。

    “敬晖!”泪水淹没了狄仁杰的眼眶。

    虎敬晖一双虎目睁得老大,似乎还有很多话要说,狄仁杰伸出颤抖的右手,替他合上了双眼。

    两天后,都督府的正堂,狄仁杰双手拔出虎敬晖的宝剑,细细的端详着,剑身镌刻着秀丽的行书,剑刃上则闪烁着清冷的寒芒。狄仁杰长叹一声,将剑收回鞘中,对身旁的李元芳轻声道:“真是把好剑。”

    说着又将剑递给了李元芳,“我将它送给你。”此时狄仁杰已眼含热泪,“记住他吧!”

    李元芳接过宝剑,郑重的说道:“从今日起,李元芳弃刀用剑,来纪念这位……好知己。”

    至于李青霞,则在后堂饮下一杯鸩酒,了却了自己的一生。

    李元芳有些不解:“狄公,为什么要这么做?”

    狄仁杰长叹一声:“如果她不死,就会连累她的父兄以及一大批李姓王公,甚至连太子都有可能受到牵连。皇帝正愁没有机会除掉他们!”

    李元芳这才恍然大悟:“狄公为了李姓宗嗣,真是呕心沥血呀!”

    “可我还有两事不明,那土窑中的刘金到底去了哪里,还有就是他们背后的蛇灵,似乎就此销声匿迹了。”

    “刘金之事,我也无从知晓,仿佛这人从来不曾出现过一般,至于蛇灵已经随着郡主的死,成为了永久的谜团,或许只有等他们再动起来。”

    几天后,政事堂内,武曌坐在书案前,张柬之等一众宰相坐于其下,女官正高声朗读着狄仁杰送来的奏章。

    幽州都督、春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臣狄仁杰顿首再拜书皇帝陛下:突厥使团遇害一案发于九月十五日,结于十月二十日。逆渠金木兰、蝮蛇、假方谦、吴益之、于风、马五及幽州附逆官吏七十五人皆已伏诛。

    今幽州归治,大案结陈。此乃陛下圣服教化,育民之德也。

    原右鹰扬卫校尉李规,忠勇果敢,乱军之中阵斩叛军首领,助臣击破逆党,厥功甚伟。原右鹰扬卫旅帅李元芳,虽遭冤陷,然忠勇不屈,身冒百死,助臣击破逆党,厥功甚伟。臣请封二人为检校右鹰扬卫翊府中郎将,正四品下,赐留用微臣身旁。

    翌阳公主李青霞,沦落歹徒之手,然贞操节烈,不辱国体,服毒以抗暴。臣请谥为翌阳贞公主。

    左千牛卫中郎将虎敬晖,身先士卒、屡建奇功,厥功至伟,为救臣而遭歹人毒手,不幸身亡,臣痛惜之至。臣请追赠云麾将军,左千牛卫将军。

    突厥国可汗吉利,上表谢陛下复国之恩,并上疏请和,意亲身赴阙朝拜,与国朝永结盟好。此事前表已具,今不再详陈。

    臣身在幽州,仰望朝阙,冀能尽早面圣,幸甚之至。上陈诸事,伏请圣裁。

    臣狄仁杰再拜顿首。

    武曌听完,长长的出了口气:“如此悬疑奇案,狄怀英竟旬月便已告破。真是神乎其能啊!”

    张柬之连忙对着自己老师一顿夸,又问武曌关于狄仁杰所请,该当如何。

    “狄卿所奏,除李规朕另有安排,其余之事不必交天官及夏官核查,照准便是。”

    “是!”

    听狄仁杰讲完幽州之事,碗中之茶已经冰冷,李规羞愧的说道:“规因一时激愤,竟弃狄公而去,险些酿成惨祸。而狄公竟还为规请功,规真是羞愧万分。”

    “请狄公受李规一拜!”

    真方谦已通过了狄仁杰的查验,以幽州长史之职摄刺史,至于原先的长史,则被调往洪州都督府担任长史。